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大清传奇 > 第 41章

第 41章

螯拜碰壁白云观

海潮 著(版权所有 盗窃必究)

电话 13641017356

第一部:

《大清传奇》

第 41章

鳌府上下,一帮饭桶。

鳌拜看了看阿什济格这个­干­儿子,在子侄辈中,这位­干­儿子,虽非己出,却是很得鳌拜喜欢的一个。他饮了一口茶,情绪平静了许多,道:“我已老了,爱新觉罗氏能不能禅位给人,就要看你们这些晚辈后生有没有这个本事了。不是为了你们,我才不去和康熙较劲呢。”

古云济木格道:“鳌公目下­操­有朝廷大权,正是叱诧风云,推陈出新的大好时机,何以言老。四方英雄,众目所望者,在于革故鼎新,继往开来,若鳌公不思进取,瞻顾畏缩,恐失天下之望。看四个辅政中苏克萨哈已死,索尼病入膏肓,只在这一日半日内必死,遏必隆装聋作哑,推委虚应,只有鳌公擎天理地,何不趁康熙弃朝出家,君临朝堂,更待何时?”

鳌拜自嘲道:“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二王爷可知?我可以告诉你,我也想和康熙那样一走了之,可是,我又走不了。”

班布尔善一直在听各位谈话,分析揣测鳌拜的心思,听鳌拜如此一番话,便笑道:“中堂想走到那里去?除了皇朝之外,鳌公并无路可走!你想后退都无路可退,你别忘了,阁下是大清当朝宰辅,级品至高的护国公,进,或许有路,退则必死!”

这一番话说的鳌拜如五雷凌空,闻声惊魂。在座的众人也如同醍醐灌顶,无不悚然胆寒。鳌拜道:“班公何出此惊人之语,我身为国之宰相,手握权柄,谁又能奈何于我?”古云济木格瞟了班布尔善一眼,道:“班大人懂得时局,可谓一语惊天呀!原闻清教。”他的口吻大由推波助澜之意。鳌拜道:“班公颇有韬略,见识独到。老夫很想听听你的高见!”哈吉那抻长了脖子,亟待下文,着急道:“老夫子,你说呀,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不说也罢。”班布尔善不肯再谈,双手作揖,道:“相爷何等睿智,还用我鸹噪?皇恩浩荡,鳌相英明,大清江山,千秋万代!”

鳌拜道:“班公今日也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你们都退下吧,我和二王爷、班大人有话要说。”穆里玛、哈吉那悻悻道:“班夫子,装神弄鬼的,你有什么了不起。”“哼,他那一套,我都听腻了,走,找个地方喝酒去。”

鳌拜怒道:“两个不争气的东西,胡说什么,还不快滚!” 穆里玛、哈吉那不再吭声,甩手儿去。

班布尔善笑道:“这两位,充其量只配做个马夫!”鳌拜道:“两位,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请到里面去谈。”三人出了东花园,来到鳌拜的内室。鳌拜道:“班公,这里没有外人,请畅所欲言。”班布尔善道:“我料鳌相已知我要说什么。”鳌拜道:“愿闻其详。”

班布尔善道:“愚以为目下局势,相爷只能进而决不能退。鳌相也是饱读史书,五代以来,应了罗冠中那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览夏商周,西东汉,三国两晋,南朝北朝,以至唐宋元明,身为国相之人,落的好下场的有几人?”

“看起来,一国宰相,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统帅百官,总掌朝务。其实,夭夭者易折,佼佼者易祸。自大唐以来,为相者不下数百人,被贬被杀者十有###,仅武则天一朝,十四年间,共任五十九相,被杀的二十一人,被贬的二十一人。宋太祖赵匡胤,一朝共任相十二人,开始宰相奏事看座献茶,后来宰相范质上殿奏事,太祖说:‘朕两眼昏沉,把奏章拿近来我看’。范质便离开自己座位,走进太祖,递上奏章。这时,按照赵匡胤的吩咐,宦官把宰相的座位撤了去,从此,宰相晋见皇上,也只能站着说话了。再后来,张鲛为相,上朝奏事,只能跪着。赵匡胤认为,对宰相‘不可纵权,有权则使之为虎。朝中饲虎,日久则国危。只可使之为犬,犬忠君也!’明洪武帝朱元璋,开国之初,对丞相胡惟庸极为器重,但国家稳定以后,便对胡惟庸置于死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处斩,被株连砍头者达三万多人。胡翁临死之前道:‘早知今日,何不早反!’追悔晚矣。这些教训,鳌相当深思之。”

鳌拜闻之大骇,道:“若非班公提醒,鳌拜也必重蹈覆辙。可是,总要有一个像样的借口。再者,爱新觉罗氏,对我不薄,弑君篡位,有所不忍!”

班布尔善笑道:“鳌相怎变得如­妇­人一般。借口?愈加之罪,何患无辞!康熙大病未亡,已经变得半痴半傻,废其皇位,正逢其时。再者说,自古谋大事者,只要得了天下,无需借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古往今来,概无例外。唐玄宗说,‘大唐之君,我当居之。’同室­操­戈,骨­肉­相残,也在所不惜!刘邦说:‘我地方二千里,带甲三十万,就为天子,谁敢禁我?’赵匡胤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如今,鳌相带甲五十万,统御亿兆万方,功盖三皇,德披九州,当居天子之位。”

鳌拜道:“我若为天子,二位当助我一臂之力。事成之日,当同享天下,共受荣华。现在我所虑者,就是江湖武林,尚未掌握。当年,忽必烈、朱元璋谋取天下,无不是一统江湖,借重武林,而今,江湖武林,各大门派,还不能为我所用,是以不能鲁莽行动。”

古云济木格道:“在下与泰山老祖颇有些交情,我可用飞鸽传书,知会泰山老祖,说她来京,重出江湖。另外,蒙古武林,毫不逊于中原,踏平香山,这有何难?我再略施小计,便可让江湖大乱,武林不安,那时,他们各图自保,无暇他顾,我们则可以乘机而动,大事可成矣!”

当下,古云济木格写了两封书信,将书信缚于鸽子腿上,由窗边放飞出去。那两只飞鸽,早已训练有素,听了主人的口令,飞翥苍穹,在天空里盘旋了一圈,一只向南,一只向北,振翅翔去。

鳌拜大笑道:“拿酒来,当饮三杯同心酒,向天盟誓,共举大事。”老仆将酒菜摆上,倒行而去。鳌拜将酒斟了三杯,对班、古二人道:“兄弟同心,力可断金!我们三人共襄大事,若有三心二意,天诛地灭!”班布尔善、古云济木格端杯在手,道:“苍天厚土为证,我二人誓死追随相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若违此誓,天诛地灭!”三人盟誓毕,将杯中酒饮的不留一滴。

班布尔善平素极少喝酒,一杯酒下肚,辣的他五官移位,忙箸了一口菜压酒,边咀嚼边道:“好辣!”老仆突然进来,欲言又止。鳌拜道:“有话就说,他们不是外人。”老仆道:“方才密探来报,说丰台大营有三个叫花子去找吴六奇。”鳌拜道:“有这事?可知道那三人的来路?”老仆道:“他们说,那三个乞丐,都是香山丐邦的人。”鳌拜道:“让他们继续监视,有事马上来报!”老仆应声去了,脚步毫无声响,显见轻功了得。

班不尔善略一沉吟道:“这个吴六奇,可不是省油的灯。据说,他生于丐帮,长于丐帮,后来又被逐出丐帮。此人力大无比,武功高强,为人仗义,誉满江湖。能得此人,殊为不易。可是,当日太皇太后将其拘于大牢,鳌相救此人出来,也是仗义之举,朝野内外为之一惊,堪称当朝之佳话。然则,丰台大营举足轻重,何其重要,若用错了此人,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鳌拜­阴­险狡诈,天下皆知。其实他对吴六奇是“放纵不放心,重视不重用”,不经严密考察,不得其忠心相报,断不会授以丰台大营的军权。他救此人出来,一者固然是他爱其将才,更重要的是做给人看,壮大自己,削弱太皇太后和康熙。他对班布尔善道:“班公多虑,我当收服其心,让他为我们效力。当然,我要对他从严考察,你们看看这样若何?”与班、古窃窃私语,说出了他的计划。

说话间,老仆又若鬼影一般倏然飘走进来,将一只盘龙镀金的柬匣捧到鳌拜面前。这是皇家御用之物,说明太皇太后有紧急公函送来。鳌拜将柬匣打开了,签了回呈。将文折看了一遍,浓眉紧蹙,惊慌道:“硫球国攻占高丽十二城,高丽国王请求派兵增援相救……另外,山东的红旗教赤匪,竟然截了英国商船,英国公使提出交涉,让朝廷赔偿他们损失。这可如何是好,这……这……”

班、古二人见鳌拜如此惊慌失措,探过来看那折子。这是国家极其机密之事,鳌拜是断不可泄之于人的。然而,鳌拜还是将折子递给班布尔善,道:“你们说,这该怎么办?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