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生,无常之变;道之灭,无妄之灾!践履天光,平合六气,心息阴阳,升合开降,五行可归,出玄有境,固蒂深根。候一阳初生之正气,母仪教化于丹田,胎玄五脏,散于百骸,气撞三关,行于周天……”一道道生涩难懂的口诀在林宁脑海中,不断重现。
他盘膝而坐,手成莲花,随着口诀的深入,体内灵气归于周天,心境也渐渐平息下来,到的最后,竟是自成了一方境界。
耳不闻花雨焉落,目不观山水明秀。
天边,初晨紫光,化为一线,红晕交错下,仿佛一条紫色游龙,游走于天地之间。从一线天间的缝隙看去,只见无数紫芒,如天剑般笔直的照射下来。
谷内也随之安静了,晨风吹过,竟是带不起一丝草动,划不起一丝波澜,极为静谧。
过了不知多久,天边的紫色游龙,终于消失不见,一道刺目之极的紫芒,从天而降,凝于一线天内,化为了一点,顿时,整个山谷内,明白如昼。
便在此刻,林宁双眼猛地睁开,其内精光连闪,犀利无比,一口浓厚浊气吐出,身心彻底放松了下来。经过一夜的调养恢复,灵气早已充沛,心中静若止水。
东风且来,时机已到,他不再犹豫,口中念念有词,驱物术顺势用出。巨大的丹炉,悬浮在空,一株株草药,也被他整齐的悬浮在丹炉周围。
做了这些,他便停下,双目死盯一线天处。
只等东来紫气凝为一点,便是开鼎炼丹之时。
他犹记清晰,道经所讲,炼丹之时,开鼎之际,极为重要,乃是炼丹不可或缺的气势。炼丹讲究一气呵成,那么开鼎气势,定不能差,若是差了分毫,即便成功出丹,成色也会差许多。
所谓好的开始乃是成功的一半,便是如此,此刻林宁心神俱加,不敢错过分毫,一旦这个时机错过,难等下一次。
他耐心的等待,终于在某一刻,天光乍现,紫芒毫无预兆的凝聚为一个白早已做好一切准备的林宁,立马运转灵气,一个‘开’字脱口而出。
下一刻,丹炉鼎盖,缓缓挪移,便在开起一瞬间,只见紫芒瞬间凝聚在了鼎内。霎时,丹炉浑身紫光闪耀,夺目耀眼。
林宁不敢迟疑,立马按照道经所讲,将几味草药,纷纷投入鼎内,古瓶也顺势祭了出去,置于丹炉下方。
“去。”他一道口诀打在古瓶之上,只见古瓶底部红似岩浆,周遭温度骤然上升,一道若有若无的火焰,缓缓升腾而上。
知道火焰威力的林宁,强压着灵气,不敢一次性给予过多的灵气,害怕温度过高,而把丹炉烧毁了。
维持着火焰的同时,林宁手中并未闲下来,而是不断操控着悬浮的草药,一株又一株的小心添加进去。
丹炉在古瓶火焰的不断加持下,温度渐渐上升,当林宁感到差不多之际,便是果断的切断了古瓶火焰灵气的供给。
火焰温度过高容易爆炉废丹,温度过低,又不能彻底炼化草药。这其中,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不过高,又不过低。
林宁是第一次开炉炼丹,对此的经验还尚有缺乏,他只能按照感觉去调和内部温度,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两说了。
其实,他对于这一次也没抱太大希望,丹道学问,纷繁复杂,就是研究了数年的炼丹大师都不敢包票说第一次就成功的。
更何况,是第一次炼丹的林宁。
所以,他全当这一次是练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