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康熙从悲伤中走了出来,我也放心了,又过了些日子,想着康熙的心情已经稳定了,便把前方战事的资料拿了出来。
“凝儿请罪,此事已隐瞒了很久,才拿出来给您。”
康熙疑惑的拿了起来,看了看,说:“丫头起来吧,此事朕早已察觉,朕知你的苦心,你不但无罪,反而有功,那些日子,你和李德全尽心尽力的照顾,朕很是感激啊。”
“皇上的感激,我等哪担待的起,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前方战事已十分紧急,望皇上早做安排。”
“嗯,朕知道。可是朝中的将领,能派出去的不多啊。丫头说说,谁合适?”
“凝儿觉得将领之中年羹尧年将军倒是可以担当重任,不过,皇上的几位阿哥中也有合适的人选。论身手战术,我想十三十四两位阿哥都是不错的。他们也不小了该历练一下了。”说话要公平嘛,谁不知道年羹尧是四阿哥的人,他妹妹可是老四的小老婆呢,所以阿哥还是要说的,只说十四也有些偏心了,就两个一起说。最是公平不起疑嘛。
“嗯,丫头说的不错,朕正有此意,十三他,哎,朕不想他去,战事还是苦了些,这些年的冷淡,怎能在这个时候再将他推倒浪尖那。”康熙对十三还真是没的说呢。
“那皇上的意思是在十四阿哥和年羹尧之中择其一?凝儿觉得,前方战事和后方粮草均是首要之事,分给他二人掌管,互相牵制,必要之时也可互助。十四阿哥毕竟是第一次,无论是前方指挥还是后方支援,都是一种学习,也需要个真正的将领在必要时刻给与些意见。”
“嗯,丫头想的很细致,这个办法好。朕再考虑一下,你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朕要好好看看。”
“是!”退了下去,该说的我都说了,结果应该也差不多,历史始终是历史。到了每月出宫的日子,我又去四阿哥府上看了看喜梅和弘历,弘历已经7岁了,这几年我是看着弘历长大的,他远远的看见我,便迎了出来,想是在这等了很久了。他也知道我每次来,必会见一次他阿妈,也不问。我与他们娘俩聊了聊,就去了书房。
“四爷在练字?”进了屋,便看见老四在拿着毛笔写着什么。仔细一看,竟是楷体,倒是与爹爹有几分相似,只是爹爹的字偏向于文人,虽然强劲有力但少了几分霸气,不似他写出的字,充满了一种高高在上的霸气。微微一笑。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前方战事,欲择十四往。
看到了他眉头一皱,有了几分焦急,看向我。我仍是淡淡一笑。继续写,后方粮草,定归年所持。
“你这丫头,话说一半,诚心呢。”
“呀呀,四爷什么时候会说这种话了?今天太阳是哪边出来的啊,我还真没注意。”看着他一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