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年多的江湖历练之后,英如晦和沈如风两人也有了很多的体会,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两人主要都是待在剑林听询长辈们的教导,每年出越州地界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剑林众长老也在积极的培养英如晦、沈如风和李如浩三人。レww&レ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代的掌门人就在这三人当中。
寒往暑来,不知不觉四年的时光匆忙而过。
四年,学武看似不用功的小师妹林如梦也突破了一个境界,能够进入剑林也说明林如梦的资质上佳,又有剑圣严智贤这样的名师教导,进步自然就快,再说剑林的弟子结丹后十年内没有达到实丹境界的还是很少的,同时在两名优秀师兄的帮助下林如梦也将清泉决和天玄决都练到四五成的水平。
四年,四年前刚入门的赵如璟已经结丹一年有余,天赋惊人,剑圣也是无比喜悦。剑圣看到赵如璟的进步,仿佛又回到教导英如晦和沈如风的时候,又是激动又是期待。赵如璟虽不是大家族的子弟,但越州是江南之首,越州人的想法也先进,加上父母竭尽心力的付出,赵如璟从小学的多,见识也不少,资质好又用心,rì后成就自然不在话下。
四年,沈如风已成为如字辈弟子中武学修为最高的人,接手师傅剑圣的护林人之位已是无疑之事。俗话说的的好,术业有专攻,你可以说他不聪明、也可以说他不成熟,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武学天赋,在武学上超越同辈师兄弟也显得自然而然。剑圣也说自己的这个得意弟子的武学不输自己,成为剑林第一高手似乎也是不远之事。
四年,英如晦和李如浩依然不能确定谁能成为掌门接班人。李如浩在竞争掌门候选上是很有优势的,李如浩出自名门,本家便是洛阳李家的一支,李家为了加强自身的实力,也为了多一份保障,经常派出子弟拜入天下各大门派,这李如浩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李如浩又是师承天轩阁执事广智丰,所以李如浩对掌门之位是志在必得,这就难免会有一些心急之举,反倒不美。而另一边的英如晦,出身北方平常人家,xìng格爽朗,稳重之余且善于谋略。这也是让掌门和长老们迟迟不能确定下一代掌门的人选原因。
四年,大夏帝国似乎还在变乱,武林之中也是纷争不休,二十多年前那场大乱也动摇了整个帝国的根本。朝堂之上,国君与大臣们是想方设法想安定天下之大事;江湖之中,各门各派都在图谋进取,各方势力也是泾渭分明,而且由于天魔门的实力大增,做起事来也愈加霸道,一时间宵小之徒也是蠢蠢yù动。
四年的时光也让剑林注入了新的生机。
这一天,英如晦、沈如风、林如梦和赵如璟四人正在凝听师父教诲,其实对于英如晦和沈如风,剑圣已无多少东西可教授了,两人受益自然不如师妹林如梦和师弟赵如璟。因为剑圣教导赵如璟时非常用心,也常与英如晦和沈如风探讨心得,尤其是剑圣和自己的二徒弟沈如风武学修为太高,他们的探讨对其他三人常常有所启发,所以四人还是常在一起学武。
正在四人专心听教之时,门外有一弟子叩门而立,乃是一如字辈弟子前来通传,说道:“禀师伯,掌门师伯有要事找如晦师兄。”
掌门师兄既然找如晦,估计也是有要事,严智贤示意英如晦前去,英如晦便和这位师弟一起去了议事堂。进了议事堂拜了掌门和宋长老,一旁还有一人便是李如浩,两人也抱了拳见了礼。
“如晦、如浩,当下有一事要你两人去做。”
“谨遵掌门教诲。”英如晦和李如浩一起应道。
“是这样的,前rì越州刺史遣人送信来,想请剑林帮助剿灭东海海贼,我与宋师叔商议后决定由你们二人前去。”
见二人都已做好了准备,掌门岳智明便直接说道。岳智明说完之后,英如晦和李如浩便都明白这是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领了事后,掌门又吩咐了些要紧事项,命两人明rì早起前往越州,掌门吩咐完后,二人便各自回去准备去了。
“如浩xìng子还是急了些,要是xìng子和如晦一样早就定他了,这次顺便再考验一下吧。”两人走后掌门越智明和宋长老又聊起掌门接班人一事来。
英如晦看时间还早,估计师弟师妹都还在师傅那,于是英如晦便直接回到了剑圣这里,顺便说起这事让师傅和师弟沈如风帮着参谋参谋,剑圣也提了一些要慎重的地方,而后还遣走了沈如风、林如梦和赵如璟三人,独自对英如晦问道:“如晦你和师傅说实话,你可有意掌门之位?”
这是师傅第一次开门见山的说起此事,英如晦不敢怠慢,认真的回答道:“回禀师傅,弟子自是想争取一番,并不是弟子有多少野心,弟子只是想多为剑林做些有用之事,同时弟子本身也不想碌碌无为,辜负了师傅的一番教导。”
听了英如晦这番话剑圣严智贤也很是欣慰,看着自己教的弟子有所成就的确比自己有所成就更能让自己高兴。
“我已在掌门师兄那听说了,这次的任务之所以让你和如浩一起去,师兄的目的也是进一步看看你俩处理事情的能力。你可要多用心,凡事当多想一步,这次是为刺史办事,切记不可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