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分道而行之后,英如晦和沈如风带着姜顺夫妇的孩子就去了振州方向,以这两人武功倒真难有什么人能跟踪的了他们,但两人还是很谨慎,不仅饶了路,还选在子夜雇了船才渡海来到南海大岛的地界。
振州是帝国最南端的南海大岛上的一个州,岛上四州又被合称黎部。黎部大岛方圆约三千里,因在南方温暖之地,又是海岛,所以这里四季如chūn,花鸟繁多,自然是一副山水画卷,黎部也算的上是人间仙境了。
南海大岛与中原大陆相隔水路近六十里,岛上分为振州、崖州、琼州和万州四个州府,共称为黎部,其中以占地三分之一振州为首,这里虽也是帝国的领土,但由于与大陆天然分隔,又远离中原,所以黎部长期处于半自治状态,大小事务皆由帝国派出的四个州的刺史、长史和地方势力共同管理。
英如晦和沈如风渡海来到崖州后便一路南行,黎部人烟稀少,道路难行,在经过三天的急行和马匹累的筋疲力尽的时候两人终于到了振州地界,英如晦和沈如风先在振州北郊十五里处的白岭村寻了一户农家。
白岭村是一个不近海村落,靠土地耕种桑采为生,这里的人生活很淳朴。两人在白岭村寻了一户本姓人家,这家一共有半老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儿媳四人,当家的老汉和族长是亲兄弟,老汉的儿子刚刚娶妻还未有生育。英如晦和沈如风两人之所以选这户人家,是因为一
来稍微打听了一下知道这户人家的口碑很好,二来白岭村与外少往来但离振州城不远,三来就是老汉的儿子读过几年书。
“白老伯,这个孩子我们就托付给你了,五年内我们必会再来,另外这里还有五十两银子权且作为这几年的抚养费用,来rì我们归来,若孩子无恙便还有赏钱。”
“两位少爷放心,老汉自当尽力。”看着这两人的样子,老汉也不敢不答应。
原来怕再有什么变故,故而英如晦和沈如风表现的不怒自威,所以老汉不敢生其它的心思。其实英如晦本想多给些银子的,但得知白岭村也没有几户人家家产能超过五十两的后就只给了五十两,以免以后有不必要的麻烦。临走之时英如晦告诉白老汉,若是又遇上战乱等祸事,这孩子有xìng命之忧时便可以带孩子到振州城找城南林府,告诉林府的人说这孩子是林小姐师兄的徒弟,林府就会收留。做了叮嘱,给了银两,注意到一路上也没有人跟随后英如晦和沈如风两人就离开了白岭村。这姜梦在白岭村被称为白小梦,就在这被抚养了下来,直到五六岁时一直被照顾的很好,当然这是后话。
英如晦和沈如风来到振州便是要接师妹林如梦回东海翁山的宗门剑林。剑林地处越州东方海上百里处的东海的翁山岛之上。越州在杭州东南五百里处,是江南第一大洲,翁山岛方圆九十里,周围有很多小岛屿,紧挨着的是越州第一大岛和第二大岛——方圆六百里的海山岛和方圆一百二十里的岱山岛。
剑林与振州远隔五千多里,来回最快需一个月的时间,英如晦和沈如风这一年多一直在南地历练,刚好到了雷州便顺道来接回家探亲的小师妹林如梦一起回宗门。
林如梦本名林玉萌,是振州第一大户林家家主的唯一女儿,林家这代家主只有一子一女,便是林如梦和他哥哥林玉浚,这次林如梦回来是因为nǎinǎi的六十大寿。一个月前得知林如梦回到了振州后,英如晦、沈如风两人便托信过来说是一道回师门,所以林如梦也在家等着两位师兄的到来。
这英如晦今年二十三岁,沈如风今年二十一岁,虽然两人都还年轻,但这两人都是剑林的得意门徒,而且这两人还都有意于刚刚年满十五岁的小师妹林如梦,这就是为何两人要接林如梦的缘由了。
午时后不久林如梦的两位师兄便来到了林府门前,两人通禀后便被领到偏厅,下人请了茶水并告知小姐一会儿便到就退下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林如梦便来到了偏厅,林如梦对这两位师兄很亲近,所以也没多少礼节。
“两位师兄果然来了,这次两位师兄来要多待几天,让师妹先尽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两位师兄。”见到两位师兄林如梦也是十分高兴。
“师妹不用如此客气,我们师兄妹之间随意就好。”这回是沈如风先说话了。英如晦、沈如风两人长时间在外闯荡,还是颇为想念师妹的。
“要的要的,两位师兄这一年来声名鹊起,我心里也是高兴,这次回来后多次向家人说起你们呢,我父亲可是很想见见你们这对剑林双侠呢。”看到师兄们有成就,林如梦也是由衷的高兴。
“林叔抬爱了,我们理应早来拜见他的。”这回事英如晦答的话,来到林师妹的家,拜见林叔父当然是必要的。
“梦儿已让人去通知父亲了,父亲和哥哥很快就会回来的,今晚定是要好好宴请两位师兄的。”
林如梦说的没错,不多时林父和儿子林玉浚一起回来了,众人又转至正厅聊了一阵,林父虽然很是和蔼,作风也是毫无架子,但英如晦、沈如风两人还是显得比较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