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很久以前,在西边一个叫阿育国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叫帕瓦儿的王子,传说,帕瓦儿王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帕瓦儿是佛教徒,但奇怪的是,阿育国是一个排斥佛教的地方,因此帕瓦儿王子并不受国王的待见,自小便将其放置在民间。
被放置在民间的帕瓦儿王子倒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尽自己所能,去宣扬佛教思想,而佛教,也因为帕瓦儿王子的宣扬而得以传播。
而即便如此,佛教在阿育国,也并没有成为什么有影响性的宗教,并没有成为什么势力!可是帕瓦儿是王子。
作为王子,帕瓦儿有继承王位的资格。所以帕瓦儿的兄弟们,就发出流言,说帕瓦儿宣扬佛教是为了积蓄力量去争夺王位。
但事实上,帕瓦儿一直没有力图避开皇族的内争。
早期的帕瓦儿日子倒是过得很惬意,而转折点是有一天,他的一个兄弟(名字都没被留下)因为争夺皇权斗争而死了。
这个兄弟死了!是因为有另外的一个兄弟(也没留下名字)相逼!原本他在斗争中得胜的兄弟并没有注意过帕瓦儿,可是他死去的兄弟,还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组织,这个利益的组织并没有因为首领王子的死去而瓦解,他们也不甘心引颈就戮,所以他们必须得找到一个新的靠山,而在此时能与他们的仇敌相抗衡的,并且有可能接纳他们的,就只剩下帕瓦儿王子了。
所以这个失去了首领的争权组织就找到了帕瓦儿王子,希望帕瓦儿王子能够率领他们去,而他们会助其争夺王位。
帕瓦儿王子并不愿去争夺王位,但是他的这些“手下”们却使出了血腥手段,残杀了手下的佛教徒们——帕瓦儿王子终于被迫妥协。
帕瓦儿王子是个仁慈的人,但也是个非常有才的人。在王位争夺战中很快就夺取了上风,眼看就要成为了国王,但这时候战争暴发了!
敌国派军队入侵阿育国,帕瓦儿责无旁代,便率领军队上了战场,而这也给了他的兄弟反戈一击的机会!
帕瓦儿王子的兄弟并不像帕瓦儿那么仁慈,甚至是阴险无耻——他将帕瓦儿的军情泄露给了敌人,使得帕瓦儿王子在战场上失败了。
这一场内头与战争的结果是:帕瓦儿王子不但失去了王位,还亡了国——阿育国在内斗中耗尽了元气,没能挡住敌国的攻击。
帕瓦儿王子向敌人投了降,因为他不想敌国残害阿育国的百姓!
但帕瓦儿王子率领着他的佛教徒离开了阿育国:因为他不想当亡国奴。
可是敌人并不打算放过帕瓦儿,派出了军队前来围杀帕瓦儿,而这个来追杀他的人,就是他投降敌国的兄弟!
帕瓦儿一路往东逃,他的兄弟为了要抓住他,一路上是到处杀人,只要找到的人不肯说,哪怕是说不知道,不管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都会被杀死。
帕瓦儿不愿生灵涂炭,就想去自投罗网,被他的手下阻止!
而大沙场,是帕瓦儿王子最后的地方。
帕瓦儿的兄弟围住了帕瓦儿,想要帕瓦儿自行屈服,但是帕瓦儿手下的佛教徒坚决拥护帕瓦儿,一个一个的替帕瓦儿去死。
这时候帕瓦儿的威望发挥了作用,他向来围杀他的兄弟的手下宣扬佛法,劝他们弃恶从善,他成功了!帕瓦儿的兄弟再控制不住他的手下人,原本来围杀帕瓦儿的人是纷纷让道,让帕瓦儿离开。
但是那灭掉阿育国的敌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们原本就派了军队跟在后面,此时眼见围剿帕瓦儿失败,他们的大军亲自出来围剿,再次将帕瓦儿以及原本的阿育国人围在了大沙场。
但敌国见帕瓦儿之前创造了奇迹,而且帕瓦儿王子神一般的传奇早已流传在阿育国,敌国怕帕瓦儿是有什么“妖法”,一旦让士兵见到帕瓦儿,会被帕瓦儿所“迷惑”,所以敌国的士兵根本就不去见帕瓦儿,而是采用了断水断粮,往帕瓦儿驻放火烟熏等等隔绝的办法,企图困死帕瓦儿。
对被抓住的帕瓦儿部从,也是实行了非常残暴的酷刑!
帕瓦儿最终于出来了!在敌人面前自尽而亡,但它在死前却是发出了哀怨的诅咒:一支如此残暴的军队,一个如此残暴的国王,绝不会让他去迫害阿育国子民,即便是死了!帕瓦儿也要去招集部众将那侵略阿育国的残暴国王消灭。
而帕瓦儿死了之后,他的尸体也被敌人剁成了千块万块,撒在了大沙场这个异国他乡的干燥之地。
自那以后,大沙场便时常传来哀怨的喊声,人们都说,那是帕瓦儿这位阿育王子死前所发出的号召部份复国的号令。
不管帕瓦儿王子最后是不是变成了鬼,但大沙场闹鬼这的确是真的!入大沙场的人,一旦入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了,真正是成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阿育王子把进入大沙场的人招过去当了他的部众,作为他复国的大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