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感觉出错,他走到洞外,来到外边宽阔的平地上,捡起一根粗树枝,双手分握两端,想要将之折断。可在又走了一遍感觉后,还是觉得双手无力,树枝没半点儿损坏。他接连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摇了摇头,加上肚子又饿,就丢下手中树枝,跪在溪边喝了几口。
他来到平地边上坐下,向外远望,除了一片绿,根本不能看见他物。他叹了一口气,担心起母亲来,刚才也忘了问真人,是否有带话给她,如果没有,娘亲指不定有多担心呢。
一人在此地坐了一会儿,又无所事事,倍感无聊,感叹道:“若是平rì里,我已辞别母亲,到私塾来,和羽玲霖玩耍。”一想到要在此呆三年,心里不禁浮现一丝酸楚。
一个人无趣到中午,他的肚子饿的叫唤出声来,又跑到溪边喝溪水,可水总不抵饿,忍不住又摘下一大把花给吃了。
整个一下午,他闲得无聊,在平地周边逛了几遍,瞧瞧这瞧瞧那,无意间找到一块木板。那木板方方正正,半张桌子大小,两面都平整光滑。他将木板夹在腋下,起初并不知道该拿它来做什么,只是将它携带着,偶然摸到腰间木牌,才灵机一动要在木板上刻字。
他又找来一块带尖角的石头,在木板上吃力地重复笔画地刻字如下:娘亲,儿子不孝,说出伤害你的话,还望见谅。我已找到桃花洞,现在就在此处。原来传说是真的,确有仙人在此得道成仙。仙人还收我做徒弟,要我在此修行三年。儿子三年不得回家,不能孝顺母亲,再望见谅。
他本想尽可能多的刻字,可这些字就占满了整块木板,而且意思也传达到了,就把石头给丢在一旁。
到了晚上天黑,真人骑着白鹤来到此处,浑身酒气,醉醺醺的,都站不稳。真人开口道:“来,徒弟,陪我喝几杯。”说着话,把酒壶递到苏耽嘴边。
苏耽一个少年,从来不曾沾酒,退却道:“师傅,弟子不喝酒。”
真人紧逼道:“男孩子,哪能不喝酒?”
苏耽实在没办法,就夺过他手中的酒壶,把酒倒在地上,扶着他坐下,又去打一壶溪水,对他道:“师傅,你喝点儿水,醒醒酒。”
真人推开他的手,道:“我不喝水,我只喝酒。”
苏耽问道:“师傅,你去哪里喝酒去了?”
真人听问,神气道:“我受黄龙真人邀约,去他的二仙山麻姑洞喝了个一醉方休。”
苏耽心想:“那黄龙真人也定是个酒鬼。”
他灵机一动,觉得此时正是问事的好时机,于是问道:“师傅,你有通知我娘,我在此修炼一事吗?”
真人迷迷糊糊直摇头,苏耽无奈地吐了口气。
此时,本在一旁静静呆着的仙鹤,走到他面前,用嘴啄他。苏耽明白其意道:“你是想帮我给娘亲送信吗?”
仙鹤轻轻点头。苏耽把刻字的木板送到它嘴边,它衔着木板就飞走了。
当rì,潘氏得知儿子的消息,又见到忠福,心情一扫yīn霾。傍晚,刚天黑就**歇着了。她睡下没多一会儿,就听到院子里有声响,说不清楚是何种动物叫声。
她穿好衣服,以为是儿子回家,就满心欢喜到院子查看,却见是一只白鹤。她见这只白鹤,倒是和帮儿子御寒的白鹤一个样子。
她还没来得及开口说点儿什么,白鹤用嘴敲了两下地上的木板,发出清脆的声响,展开一双大翅膀,扇两下就消失在夜空中。
潘氏捡起地上的木板,摸到上面有字,就拿到屋里,点起火,在微弱亮光下,看出是儿子的字迹。她读完上面的文字,百感交集,且喜且悲。喜的是,儿子拜仙人为师;悲的是,呣子三年分别。
换做别人,读到“得道成仙”等字眼儿,都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她可是亲眼见证过神迹,加之又是白鹤送信,自然对此深信不疑。
桃花洞内,师徒二人呼呼大睡。次rì清晨,苏耽醒来,见真人就要离去,赶紧起**叫住,可不想像昨rì那样又无所事事一天,问道:“师傅,你昨rì让我引出仙力,可我半点儿法子都没有。”
真人道:“办法总是有的。”
苏耽道:“请师傅明示。”
真人道:“既然你不知道怎么办,就爬山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