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道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大约是春深夏初时节,在兰若寺消磨了一段光阴,又在路上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光,等他离开成都府的时候已经将近秋天了原本是应该秋收的季节,地里却罕见丰收的景象,三三两两的农户聚在田头,脸上总带着焦躁和不安
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体恤爱民的政府,如果收成不好,那是实实在在会饿死人的蜀地到底是天府之国,有成都平原撑着,盆地周围的山也都是青山绿水,有足够的野物,饿死人的情况比之偏远的山南岭南两道要好许多
等吴尚道出了蜀地,直入关内道此时此地的关内与黄土高原完全搭不上关系,反而是一个物资富饶的所在不一日,吴尚道与如意进了云阳县地界,再走上几日就能到京师了
两人进了客栈,要了两间上房,正说让店家伙计领了上楼去,只听到外面街上敲锣打鼓,十分喜庆吴尚道自幼就知道了好奇心乃是藏道毒药,如意却是头遭出远门,而且狐狸的天性本就有极大的好奇心,硬要去看
以如意的身手就连燕赤侠都差点着了道,普通道士哪里能奈何得了她?何况这里人气鼎沸,只要如意别闹事,自然不会有人惹她说起来这也是道消魔长,真的敢见妖杀妖,遇魔伏魔的半瓶子水道士少了很多至于那些修为有道的道人,自然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动手
――如果从这个角度说起来,燕赤侠也差不多是半瓶子水道士算他多半瓶吧
吴尚道心中暗笑,已经随伙计上了楼,放下行囊,取了布幡挂在旅杖上那布幡上写着:“本日三方,数满歇业”那小二倒也识字,看了笑道:“小道长,你这是悬壶济世?”
“开两个方子治个头疼脑热的,算不得济世”吴尚道举了那幡子就要走,被那小二拦住那小二道:“小道长,你是外乡人恐怕不知道本地有个弥勒教的神坛,常畅医舍药恐怕你开不了张”
吴尚道笑道:“如此说来已经有道友济世了,那贫道改了便是”道士换了布幡,上面只变了一个字,将那“方”字改成了“卦”那小二一看,只以为是个混饭吃的江湖客,心中有些瞧不起这道士不过江湖客自有江湖术,能拿得出真金白银便是王道,小二也不多嘴
吴尚道持了幡杖,从包里取了个褡裢,前面放了黄历相书,后面放了些纸张,给人测字用这身行头乃是标准的江湖打扮,若不是在成都府做了两套合身的新道袍,恐怕人人都会觉得这道士是个骗钱的小白脸
不想吴尚道刚出店门就碰上了几个泼皮无赖,闲得无聊找人消遣见吴尚道是个外来道士,年纪又轻,硬缠着不放吴尚道也实在无奈,他信奉的是自养自荣,虽然如意那里有用不完的钱,可自己绝对不能不劳而获
“看妖怪啊”隔壁街上突然人声喧腾一群群的百姓往那边涌了过去吴尚道不看都知道,那妖怪一定被抓住了,否则百姓只会反向逃跑
只是这年月,妖孽很多,光天化日之下的妖怪却不多见敢在白天出来的妖怪,一般都是修行有为,否则怎么也扛不住太阳的光煞
吴尚道不理会那几个无赖,径直朝吵闹处走了过去他的人们说的那妖怪不是旁的,正是看热闹的如意而且如意的性子和她姐姐截然不同,绝不能够息事宁人,大事化鞋只会将麻烦越惹越大
果不其然,惹出麻烦的正是如意
说起来也不怪如意多事,只是如意不忍心见一个老妇人被人用一张符纸骗了钱财,上前阻止谁知那卖符的人正是本地的地头蛇,和那弥勒教有些渊源如意这一阻拦岂不成了砸人饭碗?这闹将起来倒也还罢了,偏偏那老妇人执迷不悟,将如意的一片好心当作驴肝肺,反倒和那骗子一起辱骂如意
如意十八九岁的大孩子,又常年在深山,哪里受得过这等闲气,当下放开拳脚,将那几个骗子打翻在地说起来她也不敢大庭广众之下用法术暴露自己身份,但是那些骗子哪里见过如此精妙的功夫,直接将“妖怪”的帽子套了上去
接下来自然就是老套故事,双方家长都赶了过来弥勒教在此地的坛主早到一步,一个略有修为的道士逼着如意露出了尾巴,当时便群情激奋,要打死如意如意一个胆怯,斗法时失手被擒,这才有了万人空巷去看妖怪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