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早已过去,公路两旁的杨柳树都细枯着,光秃秃的,虽然没下过雪,但给人的感觉也不再是萧瑟,而是萧瑟之后的极为落寞。
公路两旁卖烟花汤圆的摊位一直从市里摆到了去乡镇的公路上。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坐在大巴车上的刘融看着窗外红艳的摊位一排排闪过,却丝毫感受不到节rì的气氛,凝重的眼神中更多的是与树木一样的落寞。
“妈,今年是几几年啊?”刘融突然仰头朝左边座位的老妈问道。
老妈显然受车里拥挤的影响,心情也不是很好,没好气地答道:“马年!正月十五,明天开学啊!你寒假作业写完了吗?从早上一起来就看你皱着眉头!是不是没写完啊?我告诉你啊,必须得写完,今年必须也得全班第一,这学期学费我还想着晚交点呢……”
“妈~!我是问你200几年?马年是哪一年啊?”刘融不耐烦地说道,暗自叹着气,十几年来,老妈的唠叨似乎一点儿都没变啊!
“是2002年哥,你属马,今年可是你本命年哦!”
听到老妈为了省一个座位钱遂搂在怀里,还扎着两个马尾辫的妹妹娇声娇气的炫耀口吻,刘融眉头一缓,伸手摸了摸妹妹的头顶,逗着问道:“那你今年几岁啊?”
妹妹因为坐在老妈腿上,刚好跟刘融高度持平,调皮地伸出手,也在刘融头顶摸了摸,“嘿嘿!我今年10岁。”
刘融眉头一下又皱起来了,他比妹妹大两岁。
刘融手抚脑门,暗自哀叹,睡了一觉竟穿越回了12岁的自己。
“哥!你是不是不想去上学啊?”妹妹看到刘融一脸哀愁的样子问道。
刘融苦笑一声,没好气地反问道:“你想吗?”
妹妹抬头看了正凝眉走神的老妈一眼,轻声叹道:“我也不想。”
刘融突然没忍住被妹妹可爱的表情逗乐了!
今天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连住的房子都变成了小时候没搬迁时的模样,一阵诧异一阵恐惧地让刘融不知所措,顺从地听从家人的指示,买票上车回老家,却是一声都不敢吭,生怕自己露馅以后发生想象不到的后果。
在确认了自己没有危险的情况后,才敢对着陌生而又十分熟悉的家人提出疑问,确定自己穿回了2002年的元宵节。
“哎!”刘融拨开妹妹的手,接着摸着妹妹的头顶,没忍住地叹了一口气。
“小孩子叹什么气啊!说过多少回了,我们家不许叹气!”回过神来的老妈责备道,“家里的事儿又不用你cāo心,给你交一千多学费,让你上最好的学校,你只管学习就行了,整天学别人叹什么气啊……”
“妈,我爸呢?”有着24年与老妈相处经验的刘融,赶忙发挥急智,转移话题问道。
“哎!他昨天就回去了,你老太病了半个月了,他回去,昨天打电话还说快好了,这半个月可没少花钱啊。”
“妈!你也叹气了!”妹妹挑着老妈的毛病指责道。
老妈惆怅的表情被妹妹逗得一下舒展开来,赶忙强装着绷起脸道:“我那是把晦气叹走,你们不许学啊!”语风一转又问道:“你寒假作业写完了没有?前两天我记得你还让你哥帮你写呢,还好你哥……”
老太是刘融小时候家里对曾祖母的称呼,说直白点就是爷爷的母亲,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刘融对这个称呼早已陌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被提起几次,忽然被这么自然地提起,让刘融的心思一下子真正的回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老太很疼他,背他去上村里的学前班,偷偷给他塞鸡蛋,教他在土路上画蝴蝶,让他一边看她畸形的小脚一边讲述以前裹脚的故事,刘融还陪老太晒太阳,搀着她到村中大槐树下,陪她跟村里的其他老婆婆聊天,给她搬小板凳,一边听她讲故事一边活泥巴……
刘融的眼眶有些湿润,幸福的回忆起了一点一滴,从自己记事起到记忆中没有了老太的那个放烟花的rì子。
老太去世是哪一天呢?刘融想着想着,突然呆立当场,整个人如坠冰窖,眼眶中的泪水忽然开始翻涌。
“怎么了?”老妈察觉出了刘融的异样。
刘融赶紧低头,手悄悄擦拭去泪水,强自让自己的语气平静道:“没事!我想我老太了。”
一只有温度的手心抚在了刘融低垂的脖颈上,轻轻拍了拍,道:“没事的!你爸电话里都说了你老太已经快好了。”
老妈一边安慰着,一边又开始了絮叨的碎语:“你爷爷四个孙子当中,你老太也就最疼你了!小时候整天背着你在村里到处转,有一回背你去上学,被绊倒进了医院,你爸把你一顿打啊,还让你以后一个人去上学,你那时多胆小啊,不敢去,最后还是没好利索的老太牵着你去上的学,你那时候还真是,一扭头看到老太不在教室门口,不管在不在上课,马上就哭……”
“妈~!别说了!”刘融把头低得更深了,只传来低沉的说话声。
老妈从刘融脖颈上温柔地拿起了手掌,道:“好,不说了,咱们也快到了,咱们家自打你七岁搬进市里后,你们一年也就见个两三面,这次回去跟她说说你考第一名的事儿,让她好好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