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杨侗就领着几名侍卫闯入尚书府。
杨侗望着王世充道:“王大人,父皇已死。你应该何去何从?”
王世充道:“王爷,大隋现在能与其他割据势力一较高下的也只有您了。下官意欲立您为天子。不知王爷可否愿意?”
杨侗毕竟年轻,不知王世充自有打算,忙高兴道:“小王知道你忠心。选个吉日让小王登基。”
王世充自然乐意,在洛阳帮助杨侗建立了伪政权。
杨侗贵为天子;王世充为太子少保兼尚书令;卫文升为中书令;樊子盖为左仆射;虞世基为阁礼;卢达为右仆射;张永通为淮阳九县都督;元文都为工部尚书;林允亮为亲皇兵总管;桓法嗣为吏部尚书;史万宝为兵部员外郎;单雄信为兵部尚书;史万玉为参军;石文雍为左翊卫将军;史仁为千牛卫;段达为户部尚书;符大用为千牛卫;秦仲连为礼部尚书;薛化为千牛卫;张镇周为洛阳总管;单安为尚书府亲军校尉;杨公卿为御林军总管;向思仁为南阳总管;宋蒙秋为司隶校尉;燕伊为御林军副总管;程洪悦为镇国大将军;长孙安世为尚书府主簿;高德儒为潼关总管;郭士衡为水军都督;升玄信为护国大将军;张金童为陈州总管;周甫为兵部侍郎;郭善才为南城总管;王林为骁骑都统。
胶南关王杨雄听说王世充拥立侄儿杨侗在洛阳建立伪政权,有意来投奔杨侗。在湄洲做总管的武士彟也收到杨雄来信希望一同投奔越王杨侗。武士彟在湄洲也蓄得兵马二万余,准备响应越王杨侗。
王世充这一行动让太原感到不安。李世民与李建成准备挥师向潼关进发。这一行动完全超出桓法嗣计算之外。王世充的计划似乎即将被太原李家破坏了。
不过,李渊意欲先扫平甘陕郡王杨通的势力,遂命李世民离开长安回太原复命。
李建成、长孙晟、长孙无忌、长孙顺德留在长安。李世民则与李元霸按李渊吩咐,回太原,但并不是就这么草率离开了事。按李世民预先的计划,李世民与李元霸先要一举拿下潼关,然后再入太原。
潼关守将高德儒与升玄信并肩作战。杨侗令高德儒潼关统兵正指挥使,升玄信为副指挥使阻挡李世民进攻。升玄信带五百士卒出城,欲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李世民率大军冲过来。两军混战于一处。李世民飞身从马上跃起,挥动定唐刀向升玄信劈过来。升玄信亦跃离马背,挥出钢叉硬撞向定唐刀。升玄信内力不及李世民,被震出数丈之远,连钢叉亦被定唐刀劈为两截。升玄信深知李世民武功卓绝,欲逃回城去。李世民部将马三保飞身冲上来,一剑向升玄信后心刺去。升玄信一掌劈开马三保剑刃,侧踹一记重脚,直向马三保前心撞去。马三保一掌压下,硬抵升玄信一脚。同时疾旋一脚,踢中升玄信面颊。趁升玄信无力抵抗之时,马三保疾劈出一剑将升玄信裂为两半。
高德儒命全军留守城中,不得出城。且史万玉、史万宝兄弟也带兵吗前来解围了。
任凭李世民手下军士在城下叫骂,潼关城始终不开城门。潼关城高四十丈,连李元霸这样的绝顶高手也难以上城楼。李世民为此命大军在城外扎营,思量对策。
马三保向李世民建议道:“潼关城虽高,但在下已设计了一种带人风筝。先让五公子乘风筝上城,杀死城门守军,大开城门,我们可以冲杀而入。”
李世民一听,高兴道:“马英雄,你赶快命人造出这种风筝来。夺取潼关城就要靠这风筝了。”
马三保命巧匠仅用半日就造好风筝。李世民让李元霸上风筝试试。李元霸双手抓牢巨篾,脚也Сhā入风筝巨篾缝隙内,疾速奔跑起来。伴随着一阵大风,李元霸整个身体竟然缓缓升空了。风筝实验成功了。
此时正刮东风,马三保道:“今日凑巧起东风。五公子可借风筝前往潼关城。
李元霸按照马三保所交代的,踏上风筝疾速向潼关方向奔跑。东风与李元霸脚下的气劲风一起刮起,使得风筝升空,一直向潼关城进发。
距潼关城尚有二十米之隔,而且起飞也只升空近三十丈之时,史万宝一箭射出,正中风筝后端的飘带。
李元霸所乘风筝竟然因为这一箭导致下坠,情势开始危急起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