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马蹄声在浙闽赣三地的交界地带响起,一人一骑从官道上转了出来,然而并没有因为转弯而放缓速度,依然是全力的奔驰,似乎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办马蹄声渐渐临近,只见马上的人是一个年约四十的男子,身着劲装,马鞍上还挂着一柄长剑那男子的脸上写满了憔悴,显然是已经赶路多日了,突然,他一勒马缰,“吁”了一声,本来快速奔跑的马前冲了一阵之后,终于汀了脚步,却仍在不停地喘气男子回转马头,往回走了几步,目光向一块界碑看去,只见上面写上“浦城界”三个字,中年男子精神一振,拍了拍马的颈部,道:“马儿啊马儿,终于要到家了,你再坚持一会,待会儿我让小斯给你最好的草料,还加半斤上好的黄酒喝”
马儿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随着他双腿一夹,又向前面赶路去了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几天前,告别了章默从南京往浦城赶的章凌,为了能够早日把自己的消息带回浦城,他这几天日夜兼程,中间已经换了七匹马了,现在总算是到了浦城界了
浦城,位于浙闽赣三声的交界之处,隶属于福建省管辖,浦城再往南,就是武夷山了,三十年前,少林三大高僧对决绝地双魔就在离浦城不到百里之遥的武夷山上进行,只可惜当时的对决具体地点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并无其他人知晓,所以也就并没有人真正见证那场决斗,只是后来少林三僧安然归来,并言绝地双魔已经被逼下悬崖,此事就此告终了
浦城自唐末以来,就是章氏家族的源头,有“天下无二章,祖根在浦城”之说章氏家族的繁衍,绵延深远自秦汉以来至唐朝,都是以儒业武功文韬武略而荣耀显赫于世上后来因黄巢起事而去洪州武宁,定居建宁浦城
章凌继续奔驰了几十里路后,浦城的城门就已经在望了现在的浦城几乎是章氏家族的天下,不但家族实力强大,“全城十五子”在江湖上赫赫有名,而且深受皇恩,先后被朝廷褒奖,故虽然浦城知府并非章氏之人,但章氏家族的现任族长章及公在浦城的影响力却并不亚于知府大人,而且永乐皇帝曾御赐蒲城章氏“千古称贤”金匾,福建现任左布政使章侨也是出自浦城章氏,曾题“全城阴德”,故章氏又号全城氏,全城派也是因此而得名
章凌原想直接就骑马入城,却不想被守卫的兵士给栏住了章凌下得马来,却并没有生气,向那负责看守盘问的头儿打听道:“在下章府章凌,不知道城内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大人需要如此盘查?”
“原来是章府的大爷,小人失礼了”守门的听说是章府的,连忙放行,并解释道,“前日我们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配合各地府衙,注意来往人等,若有嫌疑,一律拿下再说”
“哦,大人能否相告,朝廷这次要抓捕的是什么人翱”章凌心中一惊,难道绝地双魔或者金门公子已经逃到福建来了?
“章爷也不是外人,小人也就告诉您好了,据说这次是由朝廷直接下的拘捕令,拘捕的是两个三十年前的江湖大魔头,叫什么绝地双魔”那守将小声地在章凌耳边道,“但是我们却连对方的画像都没有,只好一一盘问,有嫌疑的一律拿下再说了”
“六叔,你回来了?”突然,从后面传来一声交换,章凌回头一看,却是“全城十五子”的十四章俊
“哦,原来是小俊翱几年不见,长这么高了?”
“六叔真是好眼力,一下子就认出小俊了”
刚才那年轻人原来就是章楷当年章凌离开浦城的时候,他才十六岁,现在都二十岁了,不过除了长高了不少,强壮了不少以外,其他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所以章凌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了
“哎?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章凌注意到在章俊的身边还有几个人,看服饰也都是章府的人
“哦,这是族长的意思,让我们协助衙门看守城门,假如有棘手的江湖人物,我们也可以帮上一点小忙,另外的也就是接应各地赶回来的全城子弟”章俊看了一下身边的伙伴,向章凌解释道
“恩,族长现在在哪里?我有紧要的事情要马上见族长”章凌微一点头,表示对这个安排的赞成,这样的话,只要浦城有一点风吹草动,章府的人就能够马上知道了不过他现在并没有心思管这些,他想的是早点见到族长章及公及其他的全城子
“族长这几天也正在等六叔呢,现在全城十五子除了二叔和十一哥还没有回来外,其他的都已经赶回来了”
章俊口中的二叔就是章风,擅长轻功,常年在江湖上走动,而十一哥却是章药,一直在外行医,行踪也是飘忽不定
“景值明昌茂,隆高厚裕能,泰运旋添仲,曾元复秀升”全城章氏除了姓名外,还按字辈排行,族长由辈分最大且德高望重的人担当,而“全城十五子”也并非是同一个辈份的,而是老小不等,从各个字辈中选拔最优秀的人任之老大章火乃是“旋”字辈的,也是全城十五子中唯一跟族长同一个字辈的人,从老二章风到老七章谋都是“添”中辈的,从老八章笔到十五章腾却是“仲”字辈的全城十五子在章府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不但是对外实力的象征,更是在紧要关头要担负起守护章府,保全全城派的重任
章凌章俊两人上马,直接向章府而去,城门自然是有其他的全城子弟帮助看护不一会儿,两人就到了章府大门外章府虽然位于浦城城中,却是占地极广,先是一道山门,然后才是大门庭院,只见山门上写着“全城阴德”这四个大字
*****
说起这“全城阴德”里边还有着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章氏太傅公练夫人舍小己而保全城的事迹
太傅公名仔钧,自小就具有极高的品行,豁达大度,好学不倦唐天佑年间,驻福州的闽王是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很得民心,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凡是前来投奔的人,王审知都加礼重用,对逃难而来的百姓都给予周济太傅公闻听其名后,拟就了“战策”“攻策”“守策”三部兵法,直奔福州求见闽王,并献上“三策”闽王大喜
第二日天明,闽王立即表奏朝廷,请委任太傅公重任,朝廷准奏,当即授公为高州刺史检校太傅,任西北面行军招讨制置,特封夫人练向为渤海郡君太傅公由建安至浦城,治军有方,凡事都有法可依,而且非常体恤爱护士兵,了解士兵的甘苦公很善于观察下属,启用有才干的人当时,军中有边镐和王建封二人,是太傅公的心腹大将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两人因为老天连日下雨而误了军情,理当问斩练夫人闻知后,与太傅公商量,最后由练夫人放两人逃走,而太傅公假装不知道不了了之
边镐和王建封两人投奔南唐,后奉命乏建安,并且要屠杀浦城全城百姓当时太傅公已经过世,但练夫人带着几个儿子还住在浦城之中,王建封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解下兵甲,徒步去拜见练夫人可是夫人避之不见,命家丁传话于建封:“司空奉国命行兵讨伐,建安全城老小都引颈待罪老身已是万死之际,命在顷刻不料司空降临府郜老身焉敢当拜受礼?”
建封恭恭敬敬地立于庭前,拍胸痛哭道:“建封我恨不能生见太傅面,今欲拜见夫人,也觉来迟了”
夫人不得已只得下阶受礼建封挥泪再拜伏于地,因涕泣哽咽,话也说不出来了,左右见了,无不感动民居坊内外市民,不知建封为何如此痛哭,但想到明日将被屠杀,也不觉跟着痛哭起来,哀哭声数里外都可听到
建封禀告夫人道:“只要是夫人的亲属,不管内外,不限人数,望乞录名单,明日屠城当以保全”
谁知练夫人将金银玉帛和白旗退还给建封,并说:“妾已老了,愿在众人之前先死”
建封大惊:“夫人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