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神怨佛痴 > 神仙之灵 第九章车帘后藏深情美目

神仙之灵 第九章车帘后藏深情美目

长安启夏门这一天特别热闹。一大早,京师十虎的马队就来到了城门口,在城门外面前几天就搭好的凉棚中坐下。十虎中有几条虎在棚中饮酒;有几条虎朝着城外的大道打马迎了出去,唯有赵八虎,盘膝坐在大道中间,面前放着一坛酒、两只碗、一把刀。

他在这里等郭子岳。约期一年已到,这一天就是约期的最后一天。郭子岳只要活着,就不该忘了这一天,就应该在这一天的亥时以前到来。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他都应该算好时间,准备赶到启夏门来。

十虎为了表示对郭子岳的敬意,还特意雇了数十个人,天亮时便开始清扫大道,直扫出去好几里远。

如若郭子岳在这十天的亥时不能赶来,赵八虎便当郭子岳已经战死在江湖中了,他将在亥时至第二天子时的交更鼓响起时横刀自刎,以全结义之情。

上午很快过去了,郭子岳没有来。

中午时分,一辆马车从南方的大道上急驰而来。赵八虎立时大声喊道:“兄弟!可是你来了么?”一边喊着,一边站了起来。

马车急驰而至,停在赵八虎的面前。

车门打开,从马车中走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中年和尚。原来并不是郭子岳。

赵八虎失望地冷哼一声,复又在大道中间盘膝坐下,垂下了眼皮。

两个和尚对望了一眼。老和尚上前一步说道:“老衲九华山齐贤。请问施主,为何挡在路中间,不让我们过去?”

赵八虎翻了翻眼皮,大声说:“在下虽然坐在路中间,可这大官道很宽,能并排行马二十匹。你那马车,可以从左方过,也可以从右方过,还非要大爷给你让道么?”

老和尚怒道:“施主身穿神策军官服­色­,须知这里是京师长安,老衲是天子降旨宣请进宫的客人,难道放着大路中间的人行之道不走,要行左道右道么?”

赵八虎喝道:“左道右道就不是人走的么?”

“阿弥陀佛!”老和尚齐贤说:“请千牛将军进出路来。”

这时,从大道边上的凉棚中,闪出三条人影,却是京师神策军十虎中的四虎、七虎、九虎。三虎一闪进大道中间,便坐在赵八虎之侧,将大道中间挡得更宽了。

中年和尚一看,立即失笑道:“有趣有趣,原来是神策军十虎在此公­干­。卫将军。”

十虎之首卫左恒从凉棚中出来,傲慢地问道:“这位大师认识在下?”

“老衲知玄,与将军见过一面,将军忘了么?”

卫左恒仔细一看,道:“哎呀!原来是法门寺的知玄大师。

失敬。”

知玄道:“哪里?卫将军与九位弟兄同守于此,定是有什么皇差大事要办,老衲二人这就回避,改走别门进城。”

卫左恒忙道:“不敢让大法师多有劳顿。八弟,请为大法师让出道来。”

知玄忙摆手道:“千牛将军且请安坐。大道唯一,本无左中右之分。老衲从侧边绕过好了。只是齐贤大师是奉召进宫去参加三教讲论的,是皇上和左右街大功德使的客人,还请卫大将军方便。”

赵八虎听十虎之首吩咐让道,后又听知玄说话谦逊,便已起身,左手抱酒坛,右手提刀,打算让道了。谁知知玄又扣了一句,借口九华山齐贤大师是皇上的客人,奉旨进宫参加三教讲法的,那是抬出皇帝和左右街佛门大功德使的牌子吓人,一下子心中火起,复又坐下去了。

“大哥!”赵八虎大吼道:“我神策军十虎在此迎接朋友,那是只有皇上和仇大人来了,才可叫我十虎让道的。从早到午,半天时间,我等坐在这里,谁说过半句了?偏生这和尚就飞扬拔扈得紧,好象这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和尚和尚!你有本事进宫去将皇上搬来,我赵八虎头朝左边让,脚往右边让,让个千古稀奇给你看!”

好好一场事,一口气不让,又弄僵了。其实天下许多事端源起于此,这个“气”真是古怪,它是“利”异化后的­精­神状态的总称,是一种惹祸的灵质,而不是造福的灵质。偏生人类就要急这一口气。以至几年以后中国中古史上的一件特大教案,也源起于此。而且,恰恰正好是源起于这个知玄和尚。

知玄和尚是唐文宗在位时著名的思辩僧。时常住在风翔法门寺。可是,史料中却没有他究竟为何宗宗师的记载。他讲经亦怪,不专一宗,小乘大乘的教义均有见树。各宗专思的经义,他都要融会贯通。他是雄辩家,教义宣讲家。作为高僧,他到哪里挂单,哪里都迎出寺门之外;他在何处讲经,知者均要连夜赶去。有乐于与他思辩的,有讨教的,而更多是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和尚。连佛门皇帝对他也敬若上宾。他在长安,除了住在功德衙中,有时也住在大雁塔中。武力上的佼佼者傲视天下,智力上的出类拔萃者也傲视天下。如果没有那种视“世人皆不如我”的傲气,或许他也就没有救世主的感觉,也就失去了进行经义思辩的动力了。

只不知是祸是福?

知玄被赵八虎一顶,顿时哈哈大笑:“赵将军顶天立地好汉一条,知玄佩服。赵将军说在此迎接朋友,要是赵将军真的头朝左边让,脚朝右边让,你那朋友来了,又怎么再去迎接他?”

赵八虎一愕,顿时默默无语。

“大丈夫怎能轻言‘死’字?”知玄轻声说,“如若我那郭小兄的友情大于你的­性­命,赵将军又怎可不等他来便妄逞匹夫之勇?

你要郭小兄到地狱中去找你共饮么?”

赵八虎一弹而起:“什么?大师认识我那兄弟?”

“郭家庄还未出事前,他便与老衲认识了。前年老衲在少林寺十住半年,与他更是日日论道。这次来京,老衲还与他相约于?明日午时在大雁塔相见。”

赵八虎默默行礼,默默让在一边。其他三虎见赵八虎不再坚持。便也起身让道。齐贤大师冷哼一声,上车而去。知玄却打了个手势让车先走。

“左大将军,众位将军,后会有期。”他跟着车走,并不上车,那是为了表示对京师十虎的客气。

赵八虎问:“请问大师,郭兄弟是什么时候和你相约明日在大雁塔相见的?”

“半年前。在衡山。”

“多谢大师。”

“赵将军不必心浮气躁,郭小友今日一定会来的。终南山一战之后,赵归真又隐身江湖,再练绝功去了。所以郭小友并未战死。”

“再谢大师传话。”

知玄大师随着马车进城之后,才上了马车,消失在启夏门内的街道之中。

赵八虎复又在大道上坐下,等候郭子岳。

这时接近岁末了。再有十数日,便是春节了。但京师并不热闹,到处有神策军的军士在巡逻。京师刚发生了唐史上后来称为“甘露之变”的政变。宰相李训郑注打算一举除去宦官,与一些文臣武将密谋,由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出面,于元和九年十一月初,韩约在文宗坐朝时上奏:“左金吾厅后,石榴上夜生甘露,为上天降祥瑞征兆。此乃圣上功德感动上苍,方有石榴树之石榴上生出甘露!”

李训等人纷纷祝贺,齐唱颂词,趁机请皇上前往观看,仰承天庥。

文宗应允,乘软舆出紫宸门,升含元殿,令李训率两省官诣左仗先去左金吾卫中审视。

李训与众人去了,好一会儿,回来报奏:“臣与众人验之,殆非真甘露,未可遽然宣布,恐天下人称贺,最后落于笑柄。”

“是这样么?”文宗惊道。他对仇士良与鱼志弘说:“仇、鱼二爱卿,可率人去金吾卫查个究竟。”

仇士良疑狐满腹,道:“此事既然已生疑窦,自然要查个究竟。”他和右神策军中尉鱼弘志带着众宦官往金吾卫查看去了。

在含元殿门外,他对一个亲信说:“赶快有请卫大将军。”

那太监去请卫左恒时,仇士良一伙站在殿外,各自威风凛凛,仇士良道:“此事十分蹊跷,各位务必小心从事。”

神策军与金吾卫同为禁军,各司其职,互有矛盾,谁都想在势力上压倒对方。但金吾卫向来势弱,所司诸职,又无理由大肆,招兵买马,定制有限。金吾卫要压倒神策军,唯有扳倒其中尉所控之宦官集团,才能够削弱神策军的势力。

卫左恒到了。仇土良说:“卫大将军。今日之事,十分怪异,恐于我神策军不利,请将军叮嘱部属,小心戒备。”

卫左恒领令去了,仇土良一伙雄纠纠来到金吾卫。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本来藏兵在幕帘之后,这时见仇士良一伙涌了进来,部属中多佩有刀剑,韩约惧怕神策军人久矣,这时不禁吓得额头上汗水都沁出来了。

仇土良诧道:“韩将军为何如此惊惶?”

仇士良话声未绝,只见一阵风吹了过来,将金吾卫大堂中的幕垂吹起,现出了里面的伏兵。

仇土良大喝:“汝敢谋逆?我神策军大军就在外面,岂容尔等猖狂?”一边喝着,一边急忙退兵,韩约见仇士良有备,竟不敢挥兵杀出,失去了铲除宦官集团的良机。

仇士良前往金吾卫时,李训即已召郭行余王潘人殿受敕,只等韩约那方得手,便在朝中诛尽宦官,以绝后患。谁知得手的消息没有传来,仇士良一伙却急如风火怒气冲冲地冲上殿来。

李训大叫:“金吾卫士快上殿保护皇上,每人赏钱百贯!”

金吾卫士正待上殿,仇士良已经一边指挥宦官抵挡,一边令人兵持文宗皇帝上了软舆,撞倒了殿后的罘(即古代屏风),即将突围而出。

李训急忙抓住软舆道:“臣奏事未毕,陛下不可人宫!”文宗皇帝如若人宫,李训没有后宫自由进出权,行事就大为不便了。

仇士良圆睁双目道:“李训反了,陛下快回大明宫去!”

这时候,金吾兵已挥戈人殿,其他朝党也率兵杀上殿来,顿时击杀了十余个宦官。其余宦官一同抵挡,只有抬着软舆的宦官只顾抬着文宗往后殿行去。

李训还拖着乘舆,大叫道:“陛下留步,容臣奏事!”

仇士良一边挥拳将攻近的几名金吾卫兵杀退,一边大喝:“李训,你身为朝廷重臣,竟敢谋逆?”杀退了近身的金吾卫士,仇士良身形一蹿,便向李训挥拳打去。

李训正想留住软舆,留住皇帝。心想只要留住皇帝,便可挟天子以除宦官集团,却想不到仇土良身形极快,眨眼间便攻到了面前。李训只好放了软舆,侧身躲过仇士良的拳击,使出年轻时在江湖所习的功夫,侧身之时,暗使勾腿,竟将攻得太急的仇士良勾倒在地。

李训见一记侧身勾腿竟然勾倒了气急招乱的仇士良,心中大喜,从靴中拔出匕首,便向仇士良刺去。谁知匕首刚刚举起,猛然觉得胸部如遭锤击,却是宦官高手郗志荣欺身进来,一拳击中了李训胸部,竟将李训击飞出去一丈多远。等李训爬起身子时,众宦官已经拥着文宗皇帝的软舆进了内宫,将宫门紧闭,脱险而去。从宫门内传出了一片“万岁”的呼声和调兵遣将的喊声。

李训呆立宫门之外,所谋失败了,不禁一声长叹。

这时,喊杀声四起,却是神策军大部人马包抄了过来,只听得京师十虎的吼声犹如炸雷,不断传来金吾卫兵和李训一伙的惨叫声。李训至此已知大势已去,忙命从吏脱下一件绿衫,罩朝服外面,乘马逃去。

李训逃到终南山,投奔住在终南山的华严宗大宗师宗密处。

两人素来交好,宗密也打算剃度并藏匿李训,却为其它和尚劝阻。宗密乃劝李训改投别处。李训改投风翔,为人所擒,在押解进京的路上,李训怕进京后多受活罪,说动解差将他杀于路上。

从此,仇土良宦官集团得势更甚,权倾朝野。一个月之中,仇士良清杀李训一党,以及混进京师趁乱杀人作案,数以万计。元旦刚过,文宗便改元开成,开始了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年皇帝生涯。

京师这时秩序刚定,市民心有余悸。京师十虎在这启夏门一坐,一般人是老远就躲开了。赵八虎坐在启夏门前,倒也不慌。他知道郭子岳今日定会前来。

京师十虎这天齐集启夏门等候郭子岳,一方面是为了感谢郭子岳在华山前面大官道上助其夺回了火玉,另一方面是为了存心结纳他,以利日后办一些事。

这时,从城内走来一个­妇­女,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

这人照直走向赵八虎,一直走到赵八虎面前,跪下道:“乖女,快跪下向赵将军磕头。”

那女孩大约预先受了那­妇­女的教训,这时便乖乖地向赵八虎跪下,连叩了四个响头。

赵八虎惊喝道:“什么人?磕头­干­什么?要饭上别处去!”

那­妇­女连忙道:“赵将军不认识奴家了么?”

赵八虎仔细看了看,仍然不认得,便问:“你是谁?”

“奴家是永康坊百美楼的香娟姑娘呀。将军不认识奴家了么?”

“什么香娟姑娘?和本将军睡过觉的女子那么多,谁记得住?走开走开!”

“奴家可以走开,这孩子却得留在赵将军这里,请赵将军将灵儿交与她的父亲。”

“她父亲是谁?本将军怎管得了这么多?”

“她父亲是赵将军的好友郭公子呀!”

赵八虎一听,顿时惊骇得弹跳起来,大骂道:“放屁放屁!我那郭兄弟正人君子一个,怎么与你这等贱人养什么灵儿?快滚快滚!”

那­妇­女一听,顿时大哭起来:“赵将军不能对奴家昧良心呀!

先皇敬宗宝历年间,有天晚上,你半夜来到百美楼,向妈妈要了奴家陪宿,却又叫奴家去陪郭公子。奴家遵令去了,结果有了灵儿。奴家便携带积蓄,逃出了百美楼,回乡下躲着生下了灵儿。

前几年才又带着灵儿来京,靠小生意谋生。如今奴家打听得赵将军在此等候郭公子,奴家才带了女儿来认她的父亲!”

赵八虎呆如木­鸡­,记起了他那晚上作的孽。他的本意是叫郭子岳破一次瓜,靠­淫­欲来转移对王若兰的爱。哪知却弄出了这么个结果。

他骂道:“你们做妓汝的不是要塞一种药,以保不会怀孕吗?

你­干­什么当时不用药了?”

那­妇­女哭道:“半夜三更的,奴家没有客人,已经睡了,哪会想到将军半夜叫走奴家,又吓又催的,奴家吓得将用药的事……

给忘了。”

赵八虎大叫:“你这娼­妇­!做的好事!我那兄弟什么身份?

怎会认你这娼­妇­?何况这女孩子究竟是不是我兄弟播的种?谁又能证明?倒是你这贱货会不会捏造事实,前来敲老子的竹杠?

滚滚滚!再不走老子要踢你了!”

那­妇­女哭泣着跪在地上,说:“将军就算把奴家踢死了,奴家也要把郭公子的女儿留下来让她父女相认!”

赵八虎大怒:“快滚快滚!你要银子,可于十日后到本将军府中来,本将军可以周济你一些。要想在这里赖我那兄弟,老子先一脚踢死你!”

赵八虎越说越怒,肩头斜去,已有起脚踢人的趋势了。

这时,一个清甜,带西北腔的声音说:“且慢踢人!”随着声音,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从远处飘来,身边跟着四个高鼻梁深眼眶的威猛男子,另有两个高大男子抬着一乘小软轿,上面坐着一个也是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赵八虎怒声喝道:“你又是谁?今日怎么这么多事?”但一看来人所穿的西域服­色­,他心中隐约感到不妙。

那女子飘身得很快,那四个男子和那乘小轿也飘掠得一样的快,看去尽是极流之上宗师之间的武功功力。

那女子道:“我是昆仑公主,是子岳的正配夫人,想来将军是听说过的。”

“昆仑公主?你就是昆仑山­精­绝国的昆仑公主?”

“怎么?不像么?”昆仑公主飘到了赵八虎面前,笑着问。

“像!像极了!果然是五月美女,双眼象满月,双靥像满月,一张圆圆的丽容就象满月。弟妹到此何事?”

“我来见子岳。不可以吗?”

“可以可以。小轿上坐的孩子是谁?可是我的贤侄儿?”

“正是。他叫郭守敬,昆仑山的山,太阳的阳。守敬,下轿来见过赵将军。”

那小孩从轿上走下来,磕头道:“小侄拜见伯伯将军。”

“好好好!伯伯将军?这称呼真别致。这声称呼不值千两黄金,也值百两黄金!来人,先带昆仑公主和我这侄儿去将军府歇息!”

谁知昆仑公主一听,立即说:“免了。我得先回家去,以后再见子岳。这位香娟姐姐,你且带着你女儿随我先回郭府,别在这长安为你夫君丢人现眼了。”

“公主承认奴家是郭公子的人?”那­妇­女怯生生地说,为昆仑公主的气派吓坏了。

昆仑公主正­色­道:“什么奴家长奴家短的?和郭子岳有了孩.子的女人,便是天底下最高贵的女人!以后你做人要骨气硬些。

这女孩叫什么名字?”

“平日喊乖女灵儿的喊惯了,还没为她取名呢!”

“那就给她取名郭灵儿吧。”

“多谢夫人。”

“起来,随我走吧。”

“去哪里?”

“回郭家庄。”

“郭……夫君的庄子远吗?”

“不远,走几天也就到了。离开这里后,我给你母女二人租两乘轿子。”

“好吧,灵儿,起来,咱们随大夫人去郭家庄。”

昆仑公主转身向来路走去,连告别的话也没对赵八虎说。

赵八虎大叫:“公……公主真要走吗?”

昆仑公主边走边回头说:“真的。这样对子岳不是最好吗?”

说话声中,走得远了。

赵八虎呆呆站在大道中间。

少倾,只见昆仑公主一个人又飘掠回来,她一飘近赵八虎,便直言问道:“请问赵将军,当年你骗子岳和别的女人睡觉,除了这一个什么香娟的,还有别的姑娘吗?”

“没有了,没有了!只这一次,愚兄已经后悔死了!”

“好,你磕头谢罪吧。磕三个响头。”

“什么?凭什么叫愚兄磕头?”

“就凭你做那件下流事!”

“我是为我那兄弟好呀!”赵八虎大叫。

昆仑公主喝道:“磕不磕头?”

“不磕!士可杀不可辱!”

昆仑公主一听,立即飘身离去。而赵八虎突然向后倒去,一声大叫之后,惊叫道:“脚!我的脚!”卫左恒一听,立时明白昆仑公主向赵八虎使了毒,一声大喝,便向昆仑公主猛扑过去,想要擒拿住她,逼她交出解药。而其它几条长安虎,立时包抄上去,围住了昆仑公主。

昆仑公主身形晃动,一边闪动,一边伸指连弹,刹时间,只见六七条京师虎,一个个大叫着倒在地上,各人连声喊:“脚……脚……脚……”

昆仑公主哼道:“先父号称千心毒王。他老人家去世后,本公主便是千心毒王!你这几条虎算什么?赵八虎,磕头否?”

赵八虎眼见得几个结义兄弟抱着脚号叫,知道几个兄弟都象自己一样,双脚麻木,站立不稳,连忙叫道:“在下认栽!磕头!”

“连说三声!”

“磕头,磕头磕头!”

“好!以喊代磕,也算数了。你是我夫君唯一的把兄,莫不成真要你磕头,以后无颜见人?”昆仑公主说着,从怀中摸出一个药瓶,抖了几颗在手中,每人面前弹去一粒,说:“将解药服了,半柱香时候就没事了。得罪各位将军之处,让赵兄长设宴陪罪。”

昆仑公主说着,飘掠而去。

几条虎各人服了解药,果然很快就没事了,各人的双腿又重新恢复了知觉。卫左恒道:“各位兄弟,京师十虎,在京中享受荣华富贵,可不适合再在江湖称雄了。各人饮酒,休要在郭朋友面前提起此事。”

赵八虎向各位兄弟跪下磕头道:“都是小弟害了各位兄弟,八虎在这里陪罪了。”

卫左恒一把提起他道:“八弟这算什么?瞧不起我们么?喝酒喝酒,莫要再提此事。”

于是,各就各位,赵八虎还是坐在大道中间,又继续等下去。

时光渐至下午未时,还不见郭子岳来。

上午打马出去接郭子岳的几条虎,这时也回来了。自然没有接到。九虎在凉棚内喝酒吃饭,只赵八虎坐在大道中间,滴酒不沾,要等郭子岳来了再一起共食。

申时初,一个道姑飘飘而来。十虎之中有几人早年在五坊衙中供职,那晚敬宗皇帝饮着酒突然要去东方渭南看双龙交欢,结果遇到天昊女尼正押着文安公主和阳春霞前往星宿海,为敬宗解救。赵八虎一眼就看见这个道姑正是当年不愿恢复公主封号的老文安公主,顿时心中有些发怵。只因这道姑乃轩辕集的弟子,武功早就已人绝流,如今更不知她的武功修为又进了何等层次。她脾气乖戾,一语不合,就将武林人的武功废了,比杀了还吓人。赵八虎看见她就想躲,但脸面又挂不下来。只好垂下双目,想来个假作不见。

谁知道道姑可不放过他。她飘到赵八虎面前,沉声喊道:“赵将军。”

赵八虎慢慢睁开双眼,假作吃了一惊的样子长身而起,作礼道:“原来是我那义弟的……前辈。请问前辈有何吩咐?”

“郭子岳还没有来?”

“还没有。”

“他今天会不会来?”

“会来。”

“你那么肯定?”

“是的。”赵八虎说。“因为他今日不来,在下就横刀自刎,他不会让我死的。他一定会来。”

“他若被什么事绊往了呢?”

“以他的武功,要走还不容易?”

“他若远在天边呢?”“他会早作安排的,断不会误了今日。”

“他对你就那么好?”道姑冷声问。

“结义兄弟嘛。”赵八虎不无骄傲地回答。

道姑骂人了:“你这下贱胚!”

赵八虎一愣:“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辱骂在下?”

“我那宝贝女儿对他一往情深,他为何不对我那宝贝女儿这样好?你这下贱粗坯哪一点打动了他?”

赵八虎挨了骂,气不打一处来,发作的话到了嘴边,却不敢发作出来。他眨了眨眼道:“江湖义气。你不懂这个!”

道姑双目眯起,­射­出了杀气。

赵八虎后退,后退……卫左恒与其它八虎一涌而出,各自散开,虽未拔出兵刃,却暗自作势,防着道姑暴起伤人。

卫左恒上前作礼道:“神策军卫左恒参见公主。”

“我不是公主。”

“是。神策军卫左恒见过仙姑。”

道姑慢慢松开了眯起的双眼道:“赵将军。”

赵八虎道:“仙姑有何吩咐?”

“郭子岳来了,你转告他,三天之内到骊山来见我。”

“在下可以为你转告。”

道姑听后,转身向着南方的来路,飘然而去。

史七虎道:“大哥,咱们是不是做得太贱了一点?郭少侠纵是人中龙凤,又用得着我们如此恭候吗?”

卫左恒道:“为兄并无怨言,七弟为何不奈?”

“八弟与郭少侠是结义兄弟,如此相侯,还算在理。我们到底隔了一层皮,交情不深——”

“七弟住口。来,咱兄弟再去喝酒。”卫左恒拉着史七虎进棚,其它人跟着进去,众人又再喝酒。

道姑刚走不过一柱香的时辰,从大道上又飞驰而来了一辆马车。这是一辆宫廷才有的豪华轻便马车,却又不是皇上乘坐的那种。这是一辆王府内眷乘坐的马车。车厢两边没有窗,前面却有一道厚帘。前后各有两名王府侍卫骑马护卫。

马车从南边大道上缓缓地驰过来时,马车前面的护卫看见城外大道中间所坐的赵八虎时,曾低头向车内的人问话,车内人和车外人隔着车门帘说了几句,大约又是要不要喝开大道中间的问题。古人有身份的人是很讲究走路的。以为自己是上等人的人,是绝不会放着大道正中间不走,而给身份比自己低的人让道的。

显然车中人吩咐了不必喝道,所以马车驰过来时没有强行中间,而是从赵八虎身边驰过。

赵八虎调头望向马车,看见马车的门帘轻轻撩起,车内有一个头戴黑纱帽的女子正在向他窥看。赵八虎脑中灵光一闪,失声叫道:“颍王姬?!王若兰?!”

马车门帘一下子放下去了,没有人答应,马车也没有停下。

四个王府侍卫目不斜视,护着马车,进城而去。

赵八虎一声长叹,情不自禁地便拍破了他面前那坛酒的泥封,抱起酒坛,一气喝了半坛,放下酒坛时,仍然感到心中闷得发慌,不禁一拳砸在地上,一声大吼,吓得大道上的百姓不住飞跑。

“大哥,你怎么了?”

这时候,一个声音轻声问,赵八虎的面前,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瘦高个子的英俊男子,盘膝坐在赵八虎对面。

赵八虎揉了揉眼睛,大叫道:“兄弟来了!”

正是郭子岳来了。

“大哥等急了么?都怪小弟杂事太多,来迟了半日。小弟先敬大哥一杯,以作赔罪。”“是。”赵八虎说。“咱兄弟先喝一大碗。”他没有说他以拳砸地和忍不住大吼的原因。他直觉到刚过去片刻功夫的那辆马车中坐的是邯郸美女王若兰,那正是他义弟倾心相爱的人啊!她从这儿过是为了什么?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她是知道郭子岳今日要来,所以来瞧瞧吗?那又意味着什么?

喝完了一大碗,他仍然不能恢复往日的豪爽。

“大哥这是怎么了?”郭子岳感到奇怪,“见了面不高兴吗?

你不是在等小弟吗?”

“不是不是。为兄不是为这个。为兄想着这辈子睡过数不清的女人,却从无一人挂念为兄半点。而兄弟从没睡过多余的女人,却有人挂着兄弟。我心中纳闷,所以大吼。”

郭子岳尚未作答,卫左恒一伙已大笑着从凉棚中涌了出来。

卫左恒笑道:“八弟等郭兄弟等出毛病来了!”

郭子岳起身,与众人见礼。一时间,只听得酒碗相碰,启夏门前一片酒香。郭子岳尽管对卫左恒这军阀没有好感,可盛情之下,也不便拂了别人颜面,还得应酬。

喝完了第一轮酒,赵八虎问:“兄弟,赵归真那厮,你杀到他了吗?”

“没有。”郭子岳说,叹了口气。“真不知天下怎会有武功那么高的人。”

“没关系。”赵八虎说,叹了口气。“为兄想说想帮你,可自忖武功太低,说想帮你也是一句空话,不如不说。”

“兄长相帮小弟已经那么多了,小弟便下世也还不清。咱们再喝酒。”

卫左恒令人斟酒,说:“少侠面­色­清瘦,在江湖中大约吃了许多苦,不如到咱神策军中来过几天安稳日子。”

郭子岳明白,卫左恒到这启夏门前来恭候他,是有目的的。

或许连赵八虎都不知道。他笑道:“在下闲云野鹤,飘泊惯了,可吃不下皇家这碗饭。朝中党争一起,更是血流成河,那与在下的心­性­更是不合。求将军宽恕。”他这后一句话是为赵八虎才说的,是为了避免大家难堪。

卫左恒混迹官场数十年,要拉拢人当然也不会一语不合便翻脸。他大笑道:“无妨无妨!再来喝过!斟酒!来来来,三巡之后,咱们回府再慢慢畅饮。”

启夏门前一片人欢马嘶,众人喝罢第三巡,便上马进城往赵八虎的千牛将军府而去。这一夜,众人直喝到半夜方罢。郭子岳也就暂时在将军府中住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郭子岳对赵八虎说:“兄长,小弟要去慈恩寺见一个人,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兄长要­干­什么,请自便。”

“你可不能不辞而去呀!”

“不会。我还要在兄长府中多住些日子。”

“那就太好了,你去吧。”

慈恩寺在长安城东南片区的晋昌坊中,离启夏门只隔两个坊区。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纪念他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修建的,规模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慈恩寺“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计一千八百又十七间”。中国最出名的和尚大约要算唐僧玄奘了。他从“西天”取了经回来,就住在慈恩寺中翻译经文。为了“奉安”他从印度取回来的梵文原本佛经,他奏请建造佛塔。于是在唐高宗永徽三年,皇家拨款建了大雁塔。

随唐以前,中国已有塔式建筑,但多为木结构,经不住风雨日照虫食和火灾。不能传之永恒。唐以后开始了砖石仿木构式塔。唐玄奘得到拨款后,亲自设计并主持施工建造了大雁塔,就建在慈恩寺内。只是唐玄奘佛学修为极高,建筑学修为就十分勉强,大雁塔修好后仅过了四十多年就逐渐坍塌了。武则天又拨款拆除重建,直传到今天。

唐朝建筑学极为流行方形的形制。长安城是基本方形的,大雁塔也是基本方形的,底层每边长25米,向上渐收,共七层。

总高64米,即二十一丈左右高。以墙外的隐柱为准在塔内开间,作分类藏经的“奉安”阁。一二层十柱九间,三四层八柱七间,顶上三层为六柱五间。

自从尉迟长孙以唯识宗实际上的宗师住进了慈恩寺后,大雁塔的用途也作了些调整。经文集中藏于了六七两层,第五层是他的个人密室,第四层是他的卧室。第三层是他的书房。第二层是他的六个贴身护卫居住。第一层是至尊教总堂口。

慈恩寺中宽大的殿堂很多。但尉迟长孙一概不用。拥有数万佛兵的至尊教教主居住和发号施令的大雁塔,却比玄奘大法师住在这里译经藏经时还简朴。以他的卧室为例,原有“奉安”

经文的隔间拆除了,偌大一层塔层,只有正中间一尊大莲台,既是卧具,又是打坐练气的蒲团,除此而外,空无一物。简直就不象是天下第一大教至尊教教主的起居室。只有他的密室,天下从无一人进去看见过。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其教理复杂深玄,所以思辩僧一直不多。禅宗的“话头禅”,谁都可以“禅”上几句。玄奘在日,弟子如云。玄奘的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后来将唯识宗贵族化了,传承越来越窄小。教义越思辩越深化。因明学(即逻辑学)在唐代,能“禅”上几句的就少之又少。唐代有数千个诗人,逻辑学家则只有几个。

尉迟长孙当然不研究这些。他本来是个从武官而至武僧的贵族子弟,任两街大功德使时拚命想要扭转道儒佛这个三教排序。早年玄奘大法师圆寂时,高宗李治亲临慈恩寺,问:“大师有什么遗愿要朕办的吗?”玄奘大法师说:“贫僧唯一的愿望,是希望陛下能将道——儒——佛这个三教排序排回来。”高宗李治当时默默无语。这个排序是李渊、李世民排的,他又怎能将这个排序扭转过来?此事成了二人私交之中的唯一遗憾。

武则天曾将这个排序改了过来。大部分佛门高僧却又不以为荣。武则天以后的中唐皇帝又将武则天改过的排序再改回去。佛门高僧们却又大着其急。到了尉迟长孙这一代,他渐渐不奈了,所以建立至尊教,准备先将佛门弟子扩大,在势上先压倒道教再说。

唐中期的和尚持度牒者在四十万左右,而道士在藉者不足之一二。以《资治通鉴》的这个记载,大约估计在五万左右。在民间,道教的势力实际上不如佛教壮大,可在宫廷中,排序却仍然道一儒二佛三,而且道士对皇帝的影响力比和尚大。

还有一个现象在宗教史上也很奇特:唯识宗是一个在国内弟子稀少在国外却很有影响的佛学宗派。日本人和新罗国人因修习唯识宗教义而成高僧者不乏其人。唐玄奘大法师的两大弟子之一圆测和尚就是新罗国王孙。新罗国是朝鲜的一个古国,要到九世纪才没落。佛教史的唯识宗传承系中,二三四五代宗师中,日本人和新罗国人竟占了几近一半。这是佛教八宗其它宗派中极为少见的。

郭子岳来到了慈恩寺。

已有六名高级职僧和至尊教的绝顶高手等在门外。郭子岳认得其中一人,那是右天王。

右天王见礼说:“少侠来了,主公正在寺内等你。他不愿让人看见他在长安,所以不能亲自出迎,少侠见谅。”“何必如此多礼?天王请。”

“少侠请。”

众人进内,穿过无数天井殿堂,曲栏、幽径、进了大雁塔的底层。

尉迟长孙站在门口,一见郭子岳就说:“老衲因故不能远迎,少侠见谅。”

“教主客气,在下实不敢当。哦,知玄大师,你来了。”

知玄站在屋子中间,含笑望着他,直等他与尉迟长孙见过礼了,才过来见礼。见礼完毕,各自坐下。

知玄道:“少侠,你来之前,我和无明大师正在谈起一件事。

皇上这次根据左右街佛门功德使的提名召了四位佛门高僧进京参加三教讲论,但由于在‘甘露之变’中受了惊吓,又将这次三教讲论取消了。少侠或许不知,自唐朝立国以来,高祖李渊和李世民尽管出于统治考虑,将三教序定为道一儒二佛三,但实际上,佛门但有奏请,各位皇帝均准无驳。当年李世民因智实大师不服这个排序,据理力争,打了智实大师一顿板子。过后李世民心中内疚,托人传话给智实大师说:‘朕以老子为先世祖宗,故令道先僧后,实在是伤害了你们的感情。道佛二教谁胜谁劣,大家自有公论,也不须我说了,没有人会因为道土一时位在僧先便认为道教胜过佛教。朕与老子同姓,故以道教为先,其实朕的心是敬信佛教的。你们想想,昔年在战场上朕还为你们建寺庙,太原的旧府也奉送了佛门,朕却未建过什么道观。其实,道教只得了个好名声,私下里好处都给佛门了。’可是,到了敬宗年间,自从赵归真亲近了敬宗皇帝后,情形就不同了。道士们硬是处处站了上风。修望仙台,修练丹观,拨重金于四方名山找药。无明大师,敬宗所要的不就是几粒大力丸和幸事丹吗?你不也有吗?

为什么你不以之亲近皇上?”

尉迟长孙反问道:“你呢?知玄大师你不也有吗?为什么你又不以之去亲近皇上?反倒见责于我?”

“哦,原来无明大师和老衲一样,都不愿如此下作。那就无法可想了么?”

“只有靠三教讲论了。”

“可是,如若皇上只将三教讲论作一摆设,感情上已经先入为主了呢?”

尉迟长孙沉默了。

知玄大师如此问过之后,他自己也沉默了。

郭子岳Сhā不上话,也沉默了。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启禀教主,两街功德使杨大人求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