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墨的师伯目不转睛的看着我许久后,上前对我全身上下一阵摸捏后惊奇的说道:“纯阳奇脉,天生异骨!原来如此,难怪鲁兄你会动收徒之心!好好好!”说后看向一旁的小女孩又看看我,怪怪的发笑起来“哈哈哈!”...
鲁爷爷仔细看过那小女孩也是欣然“哈哈哈!”一阵发笑...我和叫欧阳芊芊的师姐自然不知二老为何发笑,愣在一旁。
我的拜师仪式经过这段Сhā曲后自然还要继续完成。
曾见过老爹以前如何三拜九叩首的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对着供像行了三拜九叩首的入门大礼。
只见鲁爷爷坐到一旁的太师椅上对我说道:“啊根你过来,对我也行三拜九叩首吧,行礼后咱们就是师徒关系了!”
我知道这时要正式拜老师了,依言对鲁爷爷行了三拜九叩的拜师大礼。
行礼结束后,鲁爷爷把我扶起来说道:“啊根,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师傅了,以后叫我师傅就行了。”
我起身后答道:“好的!师傅!”
一旁坐着的墨师伯笑道:“恭喜鲁贤弟收得佳徒入门,此后鲁姓南支机关门技艺后继有人了!”
师傅笑着说道:“谢过墨兄你的吉言,你也不错,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芊芊师侄女也是冰玉奇脉之资,没想到我们时到入暮之年也能得到奇脉业徒,真是你我之大幸事也!
墨兄不烦千里前来,见证了我收徒之事,小弟心感涕零。待我与小徒交待一番后,你我兄弟二人今日要把酒言欢!定要不醉不休!好像咱们有十年未曾聚在一起了?”
师傅传头看着我说道:“徒儿,你先坐下,为师要给你讲一讲一些我们师门中的事情。”
师傅指了指供桌上的供像道:“你看到那供桌上的供像了吗?他就是为师的先祖,原名叫公输班,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后人管他叫鲁班。是我机关门的祖先,也是木匠行业的鼻祖。关于他的生平故事我以后会慢慢告诉你。
现在要给你介绍一下为师我的情况。我姓鲁名安字机,湘南人氏。隶属鲁班第三百九十二代后世传人,鲁姓一族南支一脉的机关门掌舵。
早年由于躲避战乱纷争,我从中原来到这滇南一隅,飘零至今未曾回乡故里。
鲁姓一族分有东南西北四支血脉传承,为师隶属鲁姓南支一脉机关门,如今南支鲁姓血脉本家传人只怕唯我一人独活于世了。
你如今入我门下,也不算断了南支一脉的技艺传承。不管你现在听的懂与不懂,你千万记住!从今以后你就是我机关门的外姓弟子啦。
时才六岁的我也不知道师傅所讲的这些什么,当时就只记住了供桌上供奉的祖师爷叫鲁班,原名公输班,师傅他老人名叫鲁安机而已。
师傅和我讲述了这些话后便让我和芊芊师姐相互认识,一旁玩耍起来。他和墨姓师伯走到一间小屋关起门来聊在一起。也不知二老做些什么?
也许是年纪相若,我和才见过的芊芊师姐很快玩在一处。相互讲了一些自己家人之事。知道这位小师姐名叫欧阳芊芊,是H省W市人。算是大城市里富贵子女吧!这次跟随墨师伯前来游玩的。
芊芊师姐和我同岁,个子比我稍高一点,脸圆圆肉肉的,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头发黄黄的,扎着一束小马尾。身上穿戴服饰和我所见过的乡村女孩确实不一样。城市里小女孩的打扮犹如一个洋娃娃一般,长相十分喜庆可爱。。
她给我的第一映像就是娇贵但容易相处。她不善言谈,一口听不太清楚的外地方言。出于礼貌,我不得不陪她讲讲话,可是她讲的话三句中我只能听懂一句,其余的靠猜其意思。我所讲之言语她也是一般听不懂,我们交流起来甚是吃力。
老少四人相处三日后,墨师伯将带着欧阳芊芊师姐离去,临走时墨师伯拿出一本老旧的薄书递给我说道:“小娃娃,咱们相识一场,我也没什么像样的礼物送给你。这是我的一点心得手记,如今就送给你,这也算是一场机缘造化。你能领悟其中多少就看你自己以后的造化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看了看师傅,师傅点头示意我收下,我才接过墨师伯递来的手记,把这看似不起眼的几页纸放入自己衣袋中。
欧阳芊芊张大眼睛对我说道:“阿根师弟,以后欢迎你到我的家中来做客!你一定要来啊!这是一颗骊珠,送给你!”欧阳芊芊小手掌中一颗乳白色,发着荧光的珠子递了过来。
师傅和墨师伯都是一愣......我不知此珠的价值,很自然的接过珠子放入衣袋。礼尚往来,我也把挂在脖子上的黑色配饰取下,递给欧阳芊芊道:”芊芊师姐你给我珠子,这块黑石给你吧。“
我也不知老爹给我的这块黑色石头配饰有何用?但老爹曾说这黑石配饰很稀有的。为了不丢颜面,我把自己身上觉得最贵的东西送给了认识才三天的芊芊师姐。
默默看着墨师伯师徒二人坐上班车离去,心里竟然有一丝不舍的情感。那时起我的小小心头有了一个念想:“大山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走出。”
大班车远离之后,师傅笑着对我说道:”啊根,你小师姐送你的这颗骊珠很珍贵的。你回屋找个碗,装上清水,把骊珠放入碗中泡着。以后口渴了就喝碗里的水,知道了吗?“
此后的日子里,师傅便给我安排一些任务,每天清早七点起床,背起小竹篮,里面装有半篮子石头。向木屋后的小道爬向小山头上,一个来回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行程。
师傅说,这样做是为了锻炼我的腿脚和腰力。
从山上回转后,用过师傅做好的早点之后,让我学习拉锯子。一根木柴一寸寸的用锯子锯断。
师傅说,这样能锻炼我的手臂手腕耐久力和腰部协调之力。
就这样在师傅的指教下,我这样做了近半月有余后。师傅在我的小篮子里加满了石块,我的清晨锻炼加重了负荷。
也不知师傅从那弄来一对石锁,每天一千个双手推举,一千个提拉平举是必不可少。从那以后这对单个近十公斤的石锁,也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小学时期的少年假期生活。
师傅在小木屋传授我斧头使用之法。当时我岁数太小,只是照葫芦画瓢的学师傅所教动作练习,并不知道其中的精要所在。
与师傅相处近半年多,我也长高长壮实了许多。师傅对我说:“阿根,你也七岁了,是该上学的年龄了,我送你回去吧!等以后放假师傅再去接你来。”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