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二姐 > 3.第二十七章(3)

3.第二十七章(3)

( 侯四儿眼着山货商,夜住晓行,遛画来到奉天城,山货商没去药材市场,也未去药材行,而是直接叫他把担子挑进一家大公馆内,山货商进后堂去见老爷,把他安排在门房等候,一切交割完毕,山货商满面春光地退出来。ww门房老王一看就知道卖了个好价钱,急忙上前道喜。

山货商从腰里掏出个铜圆递过去说“出来几个月了,家里有山里娃跟着山货商来去匆匆,连个街景都没逛就走了。山货商249事得赶紧回去,不能陪老哥喝几且,深感内疚,请您老自便。”

王老头也寒喧了几句,接过铜板拱手告别。

把侯四儿送出城,引到大路上,给了他一个现大洋的盘缠,叫他在路上省着花,多剩几个子儿,回去背着爹交给娘行个孝心,又叮咛了几句,指点他顺着大马路往北走,山货商自顾自地去了。

侯四儿拿着一个银元,高兴地一路小跑往前赶路,肩上少了百十斤重的担子,走起路来特别轻松,心想赶快回家把钱交给娘,把一路上的见闻趣事告诉同伴听,得空叫他们也出山见识见识。ww

他轻快地跑着,天黑了他走近一家客钱,吃了饭,一个银元找回一大堆铜板,侯四儿很兴奋,他没见过这么多铜钱,高兴地数了半天也没数清找给他的究竟是多少,他把铜板小心地揣进怀里。

不管侯四儿如何机灵,究竟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山里孩子,想法未免幼稚,他不住店,一来嫌住店花钱,想多省几个回去交给娘尽孝心。二来想连夜赶路早些回到青先村,出来一个多月了实在想娘。

侯四儿刚出客钱,现扁担不见了,回客找寻找时,店小二说:“你来时就没拿扁担。”

侯四儿这才恍然大悟,扁担忘在公馆的门房了,心想、丢了扁担回去如何向爹交代,爹的脾气坏是出了名的,一家人谁不怕他,侯四儿最怕的是丢了扁担娘都得跟着受气。他根本不知道寻找扁担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扁担本身的价值,在奉天这样大的城市,单一日三餐的费用就能买几条扁担。

侯四儿吓慌了,掉转头连夜往回跑,等到第二天早晨走进奉天城他傻眼了,偌大一个城市,街巷交织如同渔网一样,房屋比河边的石头还多,人来人往像蚂蚁搬家,要寻的公馆在哪儿,他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在他的眼里几乎所有的门楼,所有的房子都一样。问来问去都不是,碰了几个钉子之后,这才知道在城市寻找去处要有地址,街名巷名门牌号数,要找的人姓什么,叫什么。他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也不知道啥叫街,啥叫巷,门牌是个啥?他盲目地穿大街走小巷,在奉天城里瞎转悠了整整三天,也没寻着他要找的公馆。其实他已经从要找的公馆门前过了好几次,只是山里娃初进城眼拙没认出来,他睡道沿,吃冷馍喝凉水,光饭钱就花去十

几个铜板,庆幸的是在一家土产店花了两个铜元买了条扁担,这才敢回家见老子。

侯四儿在沈阳城转悠了三天,不但没把街道捋出个头绪来。连出城回去的路都寻不着了,他只记得按山货商给他说的往北走,辗转寻找才摸到来时的路上。

侯四儿的脑子里只有个山货商给他说的北字,他盲目地往北走,由于思娘,心切,他昼夜兼程。幸亏是夏天,累了就躺在路边打个盹。当他在无数个人的指点下,穿过了吉林省踏进黑龙江省的交界,到达兰棱镇时。他又一次失望了。在路上有人根据他的描述估计他家住在黑龙江,现在到了黑龙江却不知道音晃村在什么县。

有人把侯四儿引到兰棱镇政府,在公务员的询问下,才知道侯四儿根本就不明白啥叫东南西北。这倒不是说侯四儿傻或者缺心眼,因为他从小住在山沟里,早晚走的只有一条东西向的羊肠小道,迷不了路,根本就用不着方向这个概念。公务员查了兰棱镇乃至双城县管辖范围内及周边地域,根本没有奇究村这个名字。建议他多跑些路,去省城衙门哈尔滨查问,反而比各镇各县盲目寻找更快更便当也更省时间。

有了地名就好问路,侯四儿又是走走问问,问问走走,来到哈尔滨找到政府街门,接待员问明况很同侯四儿的遭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打了个电话,叫他到邮政总局查询,邮政总局接到市政府电话后很重视,邮线管理科的陈科长早把任务布置下去。等侯四儿来到邮电总局时,已在全省范围内查出十三个音究村。互相之间的总距离超出千里之遥。邮线科的陈科长亲自还给他画了张最佳寻找线路图。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