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大门在前面探路,突然听到身后喊叫声,知道事情不妙,拨转马头来相救,哪知路旁林中窜出四五个人来道:“哪里去?既来了,就别想回去了。”刘大门哪有惧色,他用大刀左右横扫。有一强盗从马后跳上他的马背与他撕扭起来,两人揪于马下,其余四个强盗一齐围上,刘大门全身贯劲一抖,把缠在他身上的强盗抖掉,挥起浑天大刀来,那刀如生风铁扇,旋转得天昏地暗,碰着成肉瓤,遇者成肉酱,顷刻毙倒两三个,另两个只恨娘少生了两条腿,抱头鼠窜。
刘大门杀退贼人与魏虎会合,想到刚刚进山就遇到这一大群强盗,不免担心起来,魏虎说:“刘大哥,不要紧,凭我俩的能耐与精诚合作,完成这趟差事是没问题的。到京城我俩痛痛快快玩一玩。男儿有志当报国,让我俩永远不分开,共同为国家建功立业吧。”魏虎说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豪情。
刘大门说:“公子,你跟我不同,我一个粗人,又孤苦伶仃的,谁看得起我?能够跟公子有这一段经历,就是我的福分。”
魏虎说:“刘大哥,别这么说,人不在富贵贫贱,只在本事和心肠。不管怎样,我不会忘记你的。”魏虎想到今生能有大门这样的朋友,真是幸运,又是缘份,他们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记得十年前,大门和他母亲流浪到魏坝镇。他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牵着瞎眼的母亲要饭,衣服破烂,污垢满面。魏虎的母亲是个慈善之人,见这娘儿俩如此可怜,就收留了他们。这娘儿俩十分感激这魏夫人,说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人家的救苦救难之恩.这大门比魏虎大三岁,他很懂事,憨厚真诚,勤劳朴实,挑水、砍柴、种地、放牛,样样都干,成了魏家的一个好劳力.魏父在外为官,有了大门,也就省了请奴仆家人了.大门把魏虎也视作亲弟弟,时时呵护着魏虎.魏虎上学,他是书僮;魏虎出门,他是保镖,年龄不大,却有一些武功,说是他爸在世时教他的.他爸去世后,就没人教他了,但他没有放弃练功,而且,他还教魏虎练.稍大,魏虎对练武功更有兴趣了,并且已经不满足于大门所教的这一点东西了,就要求找更高的武功师傅教他。一天,镇里来了一个卖艺的人,魏虎死活要拜他为师,没法,魏夫人就答应了,并叫武功师留在镇里.武功师就在镇里住下来,除了魏虎,镇里还有几个富家子弟一起学.一段时间以后,师傅见魏虎聪慧,又肯刻苦,就对魏母说:“你这孩子是块好料子,如果有良师指引,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前途不可限量。”魏母说:“那就请师傅多费心了,日后当重谢恩师.”师傅说:“这我不行.不过,我可以荐举一位名师,比我强百十倍。”魏母说:“那名师在哪儿?怎么请他?”师傅说:“他呀,是请不来的。他从不下山,必须你诚心去扣拜他,他才会收你为徒。”魏母说:“那如何去拜见呢?”师 傅说:“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可以带虎儿去,三年以后,即可学成.而且学艺要有一定的环境,如果在这儿,就是学他百年也只学个花拳绣腿,没多大用处,只是好看而已.。”魏母仍狐疑不定,师傅说:“你若不放心,我把这个金符给你,”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块心形金符,交给魏母,“你想念儿子时,就对着金符喊一声‘虎儿’,你儿子就会跟你说话.不信,现在就可试试.叫你儿子上楼去,你叫他吧,看如何.?”魏母就如此做了,果然如师傅所说的那样.真是神奇.魏母还不完全信服,就叫儿子下来,问明详细,魏虎告诉她,在楼上站着,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响,他就回应,一点不假.魏母这不仅相信,而且认为这是神仙光顾,是她行善积德的结果,是天意,是福分,怎能不领受呢?就答应了,只是想到他父在外,家里无人,甚为寂寞.她说出自己的心思后,当即大门跪在夫人面前,说:“夫人,大人在上,小人斗胆狂妄,如若夫人不嫌弃小人,小人就拜夫人为干妈,做您的干儿子,尽心服侍夫人.在虎兄弟不在家的日子里,代他尽一份孝心.”刘母在一旁也说:“虎儿有前程,让他去吧,我儿虽然粗鲁些,但他心肠好,又长大了,现在夫人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怎会不管呢?”魏母眼含热泪,看看儿子,又看看大门,就点头了.说:“好吧,你们现在就真正成为亲兄弟了,你们结拜盟誓吧.”他俩就尊照夫人的意愿,互相对拜,结为兄弟.两位母亲看着他们哥儿俩,欣慰地笑了。
三年以后,魏虎艺成下山,母亲盛赞大门哥的尽心服侍,当谈到刘母的去世,魏母不禁老泪纵横.谈到魏父要把大门提到官府听差,转悲为乐,说“给你大门哥谋个立身的根基是应该的,只是你还没回,暂时没能让他赴任.”魏虎听了,百感交集,尤其感激大门哥哥的一片赤诚之心.
此刻听大门这番感叹,他不仅是对大门的安慰,也是自己要表白的心意.
听了魏虎的话,大门更感到魏家是礼义之家,魏虎更是有情有义之人。想到当年来到魏坝镇,镇里的孩子欺负他,,叫他野孩子,找茬儿羞辱他。只有魏虎尊重他,发现别人对他无礼,就站出来维护。如今魏虎学得一身好武艺,在他面前并不甩帽,还如小时一样尊重他,这不仅使他对魏虎喜欢,而且心存感激。现在的魏虎,虽然年轻,却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这使他对魏虎又添了一分敬佩,又对魏虎几年的学艺过程有些好奇,但魏虎回来后,却从没谈及他在山上学艺的详细情景,不禁问:
“公子,你这一身好功夫,这么快是怎么学来的,师傅到底是谁?”
“这个,我师傅说,看人看物,就看它本身怎样,先不要看它的来历和出身,看了来历和出身,就使人有了偏见。我师傅交待我们,不要告诉外人他是谁,不说我们是从哪儿下山的。至于我,也谈不上什么功夫,师傅要我们达到的境界是三个字:准、强、快。我还远远没达到呢。我师傅说,他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学堂。”
天完全黑了,雪还在下,车轮压着山间崎岖路上铺了薄雪的碎石和落叶嘎嚓嘎嚓响。人困马乏了,但魏虎仍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倦意,有的是勇往直前的锐志。第一次独当一面地担当重任,他踌躇满志。
走出黑乎乎的密林,天地间有些亮光。下山坡时,见远处山脚下闪着一两点灯火,军士们顿时一阵喜悦,似乎看到的是希望。来到近前,果然路旁有一户人家,四周有院墙,这是个宿营的好去处。到了院门口,借着地上一层薄雪的反光,可模糊认出匾额上“桃林酒家”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