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清道长问:“掌门师姐何意?”
风如真人一怔,似乎后悔说了什么话。
凌云真人是门中辈分最大的,对其中的陈事掌故了如指掌:“说起来,南宫焘和三仙门颇有渊源。三百年前你们龙须一脉曾有过一个叫南宫阳的弟子,长得仪表堂堂,而且天赋甚高,喜欢研究经学要义,深得掌门济善真人喜欢。他虽然不是首席弟子,武功也不是最好,但掌门还是有意传位给他。后来……”目视掌门。
风如真人见事已至此,只好接着说:“后来济善真人出巡,门中大事交于大弟子,也就是前任掌门华阳师宗打理。就在这个时候,皇室派使者拜访,要求联姻。事情重大,三仙弟子尽数下山寻找掌门。但济善真人云游四海,踪影飘渺,一时也寻找不到。使者规定的期限到了,师宗迫不得已,以代理掌门的身份强令南宫师尊入赘皇室,由此结下一段恩怨。后来掌门回来,曾责备师宗,但木已成舟,也就不说什么了。直到十年以后,济善真人神归极乐,师宗接任掌门之位。那时南宫师尊也有了几个孩子,可是公主早死,他便有重归三仙的念头。”
众人听得出神,风如真人突然不说,众人都问:“后来怎么了?”
凌云真人冷冷一笑,道:“掌门不说,我来说。南宫阳已经不是三仙门的人,我师兄华阳师宗不允许他上山,结果他气伤心脾,死在山下,尸首无踪。”
众人不由扼腕,南宫阳少说也是一代宗师,遭遇如此,真是不幸。
凌云真人又道:“公主已死,皇室也无人追究此事,南宫阳的几个子女送到宫外抚养。南宫家族的枝叶渐渐庞大,不过没有大富大贵的人。传到南宫焘这一代才有所改观。南宫焘本来是守边的将领,十五年前不知何故,弃武修真,凭着祖上遗留的三本秘籍,居然悟出大的境界,一跃成为修真高手,深得圣武帝的信任,他创立新的门派圣武院便是圣武帝赐的名。”
净空道长问:“莫非他有我们三仙的秘籍不成。”
“这个难说,我派的秘籍一向由长老收藏,南宫阳当时还是一名弟子,应该没有。或许是他研究经卷悟到了也不一定。”凌云真人道,“总之,南宫焘此行必是为了复仇,甚至不惜血洗三仙门!”
风如真人摇头道:“师叔多虑了,我料他不敢调兵上山。圣武帝还不至于纵容他到这个地步,再说太子还在这里,圣武帝就不怕太子有闪失?”
凌云道长不屑道:“太子只怕是自身难保了。”
风如真人静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说:“如今最要紧的就是要弟子们勤加练习,不可荒废。大敌当前,同仇敌忾吧。”
凌云道长说:“事情关系三仙门的生死存亡,我提议大家选出几个有潜力的弟子,将我派全部武学尽相传授,以为对策。”
风如真人面色凛然,凌云道长的理由冠冕堂皇,内心是想要她把掌门绝学摩罗十二剑式传给他的得意弟子冷雪玉,将来的三仙首脉恐怕要变成拾云山了。怪不得凌云道长白日慷慨激扬,原本预备了这一手,着实厉害。以灭门威胁来逼她就范,太妙,太妙。她说:“为时尚早,看看谁能从比武中脱颖而出,那时再说吧。”她还有隐忧在心,摩罗十二剑式非达到太极法光境界不能发动,门中弟子只怕无一人能学,与其说传给冷雪玉,不如直接说告诉凌云真人。而且,她的得意弟子高佑生是必定要离开龙须山的,那么,将来龙须山这一脉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会后,风如真人回自己的静室思断轩,无心念经入定,正怅然伤怀间,有个年老妇人进来了。她满头银发,面部白皙,仍有淡淡的皱纹,一身灰色长裙,问道:“掌门看来心烦意乱,所为何事吗?”
风如真人道:“沧海婆婆,你常在幽雅居,不知道今天发生的大事。南宫家来人了。”
“是么,都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南宫家的人终于找来了。报应,报应啊。”沧海婆婆长长叹息,“也是你师父他种下的祸根。当初的好兄弟,最后却……”她不忍再说了。
风如真人道:“也不能全怪师父,他也是有诸多无奈。三仙门到今天的地步,不单是南宫焘一人之力,也怪我们门中勾心斗角。我知道师叔一直觊觎掌门之位,我也不想做这个掌门。谁料阴错阳差我竟然坐了。”
沧海婆婆突然变色道:“他说到小姐了吗?”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