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擅长行走者,不留车辙痕迹,擅长言辞者,不留话语瑕疵,擅长计数者,不需要使用算筹,擅长关门者,不用门闩而门不可开启,擅长结套者,没有绳索约束而不可脱其羁縻。
因此,圣人非常擅长使非能者转变为能者,从而没有被遗弃的无用之人;物尽其用而没有被遗弃浪费的财物;而这就是所谓的袭明--明察秋毫。
所以,能者,乃是那些擅长为他人老师的人;而那些非能者,则是能者因材施教的材料或学生。不重视老师,不爱惜学生,这是重视知识吗?正是个大糊涂虫!这才是其中的奥妙和窍要。
注:袭,"无孔不可袭入"之意。
本章通过列举多种能者之能,以圣人所做到的人无弃人、物无弃财、花腐朽为神奇为证而论证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不重视老师和学生,就是不重视知识的大糊涂虫。
许多人都认为老子反对学习知识,提倡愚昧,本章就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子所反对的只是奸诈巧伪之智技,而不是反对所有的知识、智慧和技术。很显然,老子不但不反对本章所列举的一系列能者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它们,以使那些非能者由此转化为能者,因而才会指出"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善人,善人之师",才会斥责那些不重视老师和学生的人为大糊涂虫。}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