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道家门徒 > 第五十章:刘老爷子的故事。 1

第五十章:刘老爷子的故事。 1

?听完刘老太爷的生平事迹后,王平不由肃然起敬。

王平不单是尊敬其身份地位。虽然,刘老太爷身前位极人臣,曾经达到的从一品兵部尚书和正一品少师高度,外加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已经很值得人仰望、敬畏了。但王平认为,和地位高度比起来,老人家的生平丰功伟绩,高尚情­操­,更值得尊敬!

大师说过:真道人,最终追求的是出世之超脱,而非世俗功业。对这世俗间权力富贵,帝王将相的态度。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可以学达摩、张三丰那样,假死远遁,一走了之。但也别去忤逆对抗。

孤身一人,与帝王将相这个掌握着凡间最大的力量的群体…与国家机器对抗,殊为不智,也没这个必要。

对世俗权势富贵的态度如此,对于世俗中其他的行业,其他人士,如士农工商等,也是如此。并不是说修道者就高高在上,天生就要比俗人高出一截!只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选择不同,追求不同罢了!

对于凡俗推崇的仁人志士,智者圣贤,忠臣良将,节­妇­孝子等…你可以选择另外一挑道路,可以不走他们的路,但你并没有资格鄙视、俯视他们。对于他们的高贵品质,也还是应当心存敬仰!

魔僧大师,总是一贯正确的!

确实,了解刘老太爷的生平,情­操­之后,由不得王平不敬仰钦佩!

历来,华夏人做官从政的目的,就并非只是儒教提倡的“修齐治平”那么单纯。历来,正统的儒生从政的目的,除了建功立业,一展生平所学,实现胸中抱负,报效国家的同时。也无不在此“名留青史”的“修齐治平”的过程中,顺便,还博个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意思。

正统的儒生尚且如此,就遑论单纯为荣华富贵而求官的“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普通人了。

从这个角度讲,就可以武断的说上一句:“金钱美­色­”、“荣华富贵”等功利因素,乃是铭刻在传统华夏人基因深处的、传统华夏人求做官的最大动力…没有之一!

古人求官从政,为的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如今,也有句俗话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局长儿科长!”

这样的说法,虽有失武断片面。虽然,必然会引起道学家、卫道士们的唾骂、攻击。但却不得不承认,以上这些,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求官的目的…

王平觉得,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值得自己钦佩。而文正公、刘老太爷等前辈先烈,就不一样了。因为,文正公、刘老太爷等,就是剩下的那百分之一…

这个念头,在得知刘老爷子的生平履历和职位之后,就更加强烈了!

刘老太爷官至尚书,一品少师虚衔。刘老爷子,生平最高官职,也不过做到从三品的滇南布政使府右参政而已,与其父相差五个品阶。从这个角度来讲,刘老太爷这堂堂一品大员,能量还不如现代的七品。那些七品县太爷,还能把子女推上九品之位呢…

王平一念之此,忍不住说问了一句:“老爷子心中对您父亲没有半点怨怪么?”

闻言,刘老爷子脸­色­就有些复杂,仔细思考一下后,才呵呵一笑,颇有些自嘲的回道:“若说半点怨愤都没有,不光是小友不信,就是老头子自己,怕是也不相信的,若说有,其实也谈不上是怨愤…”

现场沉默了一会后,老爷子又率先打破沉默:“有这么一个光芒四­射­的父亲!既是老头子一生之大幸,也是一生之不幸!

呵呵一笑,颇有些感触的道:“年轻时,对于父亲的感情很复杂…既骄傲,又沮丧。骄傲的是,只要根别人提起我父亲,就会从别人脸上看到钦佩、敬仰的神情。沮丧的是,父亲的光芒太耀眼了,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无论我有多出­色­,无论我努力把工作做得多好...人们提起我,首先想到的,还是我的身份。而不是单纯的只因为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刘老爷子说到这里,摇了摇头,说道:“总之,年轻的时候,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以至于有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我父亲!”

顿了顿,哑然失笑:“老头子这么说,你能理解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