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道家门徒 > 第九十章:仙道各别 2

第九十章:仙道各别 2

?魔僧讲罢三教,接下来说起了仙道。王平便静气凝神,仔细听讲。

“老衲先前说过,道学是一种哲学,一种人生理念和生活态度,其目标为得道,即追求人的行为规范合于自然规律。而仙学,则专门研究生命进化,其目标为长生不死,追求生命永恒。两者可谓是截然两事。”

仙道一体之说,由来已久,早已深入人心,对于这个问题,王平以前还真没考虑过。先入为主,疑惑便在所难免。

于是就问道:“大师以前也说过,丹道仙学理论,绝大部分都是源于《道德》、《­阴­符》二经。丹道修炼的理法,大部分是老氏之清静无为、淡泊虚无、虚心实腹、致虚守静等理论之具体发挥和运用。我现在修炼的五行­阴­阳功,其功法理,大多源于《­阴­符经》之五行生杀造化的论述,类似的例子,也还有很多…”

说到这里,似乎觉得只是自己的看法,还不够分量,便抬了个重量级的人物出来:“张紫阳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字五千,古今上仙无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由此可见,道学和丹功实有无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大师为何说是截然两事?”

说到此处,扯句闲话。王平也幸亏是遇着了开明的魔僧,若是遇着一个古板正统的老顽固,被他这么一质疑,怕是早就被乱棍打出去了,即便是不扫地出门,最好的结局,怕是也得背上个不遵师长,顽劣不堪,朽木不可雕的恶评…

大凡是正统的宗教徒,在传道授业时,最讲究的,便是一个“信”字。比如,儒教讲天地君亲师,佛道都讲皈依三宝,讲尊师信师….三教都要求徒弟对师父保持虔诚的信心,要信任师父。

儒道和佛教显宗还好点,讲究尊师信师,同时也有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的说法。既看重师父也不无视徒弟,重实师传的作用,也看重弟子的个人资质悟­性­和后天努力。所以,这三家的师徒,大致是个礼法约束下的契约关系,相对公平,师徒双方都有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弟子有敬师信师的义务,也有学知识的权利。师父有享受尊荣的权利,同时也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

密宗,就有点那啥,有失公允片面,完全只强调师父了。要求弟子通过所谓的“三支礼敬、三重供养及七支供养”这一套专门的仪轨和功法,来使弟子坚信,传法上师就是三世诸佛,上师就是一切诸佛身语意的总集化现——通过不断的自我催眠和心理暗示,直到弟子完全去除自我意识和主见,无条件的信奉和皈依上师的状态下,才会学有所成。

儒道和佛家显宗讲契约,密宗就完全是霸王条款了,要求弟子视老师为神佛——你要学我的法,就得先虔诚的相信我:我就是大日如来,我就是唯一真神,我就是最高主宰,我就是宇宙至高无上的真理≤之,你的成就,都是我赐予你的,与你的资质悟­性­没关系,也和你的勤学苦练没关系,你只需要虔诚的相信我就可以了,你的成就大小,与你信心的虔诚程度成正比…

按照密宗的说法,疑师忤师,罪同谤佛,是要下阿鼻地狱的。所以说,王平也算是运气好,幸亏是没遇上释迦摩尼化身的仁波切…

在传道授业这点来说,禅宗,可以称得上是最开明的教派。

禅宗虽然也讲尊师重道,但却不搞个人崇拜,提倡破除偶像,有“即心即佛”、“自­性­即是文殊利”的说法。禅宗最看重弟子的个人开悟,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的说法。所以,对于王平疑问,魔僧毫不以为忤,反而一直是抱着提倡鼓励的态度。

闻言,就呵呵一笑,回道:“虽然,仙学的主要修炼理论,源自道家。但若你去翻翻老庄、文始、列子,西升、清净等原始道经,再随便找本丹书仙经,两者一比较,你就会轻易的发现真相——仙学,与道家截然两事。”

再说王平,自打听了魔僧说过“由来名士多耽酒,未有神仙不读书”这句话之后,他是深以为然,奉为金科玉律,故平时治学也颇为勤勉,锻炼之余,亦不释卷。不过,往日里看的多是些参同悟真、黄庭抱朴之类的丹书,原始道经方面,重点也是看看老庄,其余的,还真没怎么翻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