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血残阳浸染罗布泊,斜晖映水,荧光闪动,半湖碧波半湖红。
一阵阵若隐若无的袅袅箫音似云似雾又似风,久久缭绕于炫目的湖面。一位美少女在靡靡箫音中含神秘的微笑,踏着轻盈的步履,义无反顾地走下护坡堤,直奔湖心而去。一圈圈金鳞般的涟漪在她周围闪耀着,直到娇美的身影渐渐被湖水湮没……
这已经是一年来的第98位投湖少女了!
传说在500年前,一个白衣公子暗恋上一位公主,他们仅仅是在罗布泊岸边擦身而过,但公主那高雅的气质、美丽笑貌和袭人香气深深迷住了他。
此后他每年春天来罗布泊,坐在岸边的石头上吹箫等待美丽公主的出现,年复一年,痴情的他再也没有见到公主一面。后来,听说公主已远嫁他国做王妃,公子泣血悲箫三日,然后投湖自尽。直到今日,那边上他常坐过的那块岩石上依然清晰地留有三滴血迹,有人试图将它铲除掉,非但无法清除,而且只要碰到那血迹,它就会往外渗血,并且旋即会听到阵阵悲愤的箫音扑面而来,发聋振聩,大有穿破耳鼓的感觉,不得不望风而逃。
后来有人给这块岩石起了名字:“悲箫泣血石”。
有人说,这个白衣少年是来自雪山的一位情圣。
他死后,人们经常会在春暖花开的春季听到一阵阵悲戚的箫声从湖面传来。它优美的音符里充满了的委婉哀怨的情调,如泣如诉,伤心断肠。
这种箫音具有摄魂的魅力,少女听后即会缭绕心头经久不散,心系那垂柳如烟的湖岸,无比向往湖心深处俊美少年的柔情的召唤,如不能及时接受法力驱逐,女孩就会毅然投湖自尽。
500年来不知有多少女被这箫音所迷,失魂落魄地投入湖水。
八十年前,皇上请来中原的高僧做法驱邪,迷魂箫音才算得以遏制。然而,它却在八十年后的春天重新出现,不断引诱痴情少女投入湖中。
人们纷纷传说他具有无上的摄魂法力,此前已又300余名少女死于他的迷魂魔音。如今,经过漫长八十年的修炼,他更加可怕,简直不可抗拒,那些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旦听到这种箫音就会对罗布泊产生无限的向往,视死如归……
这些女孩子在自杀之前,总会对他人流露出坠入情网的无比幸福,一副情痴的摸样。她们会不停地自语着:“他在召唤我,在等我!哦,好俊美的白衣公子啊!他踏着罗布泊湖水的波浪,为我吹箫,为我起舞……他是那么的爱我,要与我结为百年好合!”
如果家人发现及时,会牢牢的控制住她,然后请法师前来做法驱魔,也许女孩还有救。但是,十有*是无法控制的。因为女孩子一旦中魔,一连多日不吃不睡,整天闹着要去罗布泊,稍有疏忽,她就会疯子一样直奔湖边而去。这时候的女孩子力气大得很,奔跑的速度也相当快,根本就不是常人能够制止的。就算是她被牢牢看住了,投湖未遂,她也会发风魔作践自己,薅自己头发,抓破自己的脸,从此丧失理智。
所以,罗布泊附近的人家是绝对不允许自家的女孩子接近湖边的。
只是那摄魂魔音并不是你远离罗布泊就那能完全避免的,它会随风飘入十里之外的女孩子的耳朵里,让你不由自主地追随着箫音前往,直至淹没于湖心……
更糟糕的是,这些投湖的少女清一色的漂亮,堪称百里挑一的美人。由此可见,这个“雪山情圣”是极其好色的,专门迷惑那些多情美少女。
这些民间发生的离奇事情自然不会很详尽地传到皇宫里,所以,王公贵族并不是很在乎这些。尽管八十年前的皇上请高僧罗布泊做法驱邪,但是那毕竟是很久远的事情,据说已经将那个“会吹箫的色魔”驱逐了。达官贵人喜欢游山玩水,而罗布泊又是最美丽的去处,它的诱人魅力远远超出了什么“魔音”的恐惧。
于是,这一年春天的,楼兰公主鄯奇儿驱车来到了罗布泊,要在这里赏花玩水。
如果你说孔雀河或者雪山去玩,大家都不会反对也不敢反对,因为你是公主。但是,罗布泊就很让下人们头疼了。她们纷纷劝说公主:千万不要去哪里玩!据说美丽的姑娘去那里魂儿就会被色魔摄走,大多有去无还啊!
哈哈,你是说美丽的姑娘吗?
是呀是呀,公主之美倾国倾城,堪称楼兰第一美女!再说,您乃金枝玉叶,行走游玩都需要千万小心的。
哦,本来么,我也觉得去不去都无所谓。经你这么一说啊,我是非去不可啦!备车起驾,去罗布泊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