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金庸人物排行榜 > 游坦之:最不可理喻的痴恋(2)

游坦之:最不可理喻的痴恋(2)

武功:——

智商:★ ★ ★

情商:★ ★ ★

倒霉指数:★ ★

攻击力:——

在秘道中无忌和小昭发现了阳顶天之死的秘密,找到了阳顶天的遗书和明教的秘传乾坤大挪移心法,正如阳顶天在自己的遗书中所写的那样,阳顶天虽名为顶天,但一生却是悲剧和闹剧,“诚可笑也”。

一个势力极大的教派的领袖人物,应该说阳顶天一定有过人之能,他事业成功,但他的私生活相当失败。阳顶天发现自己的妻子居然和其师兄通­奸­,光明顶的秘道正是二人幽会的大好场所,这样的打击,确是相当的可怕,饶是顶天立地的明教教主,也无法承受。阳顶天因此练功时走火入魔,坐毙在秘道之中。

在阳顶天留下的遗书中,我们略可看到他­性­格上的弱点和悲剧。他个­性­中有宽厚温和的一面,这在政治人物中并不多见,这也使他不能很好地以大局为重,最后因私生活的失败而影响了明教的整个事业。

阳顶天违规带夫人进入秘道,这是他原则­性­不强,这也是他引发私生活悲剧的原因之一。

十大倒霉男上榜人物中,阳顶天排名第五。

李自成:悲凉失落的心境

排名第四

武功:★ ★ ★

智商:★ ★ ★ ★ ★

情商:★ ★ ★ ★

倒霉指数:★ ★ ★ ★

攻击力:★ ★

中国正统的历史观历来是把农民起义作为“乱匪”看待,以往的武侠小说从没有把李自成这样的义军作正面形象处理,金庸以大手笔,改写了中国的政治观和历史观。所以《碧血剑》的立意和境界自高一筹,从世界观方法论上就将其他的旧派武侠小说比了下去。

《碧血剑》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袁承志乃是明未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儿子。袁崇焕因满清使反间计被昏聩的崇祯皇帝所杀,实是历史上的千古奇冤,袁承志身怀家仇国恨,立志报仇。而袁承志的家仇是针对明朝崇祯皇帝,国恨则是针对满清鞑虏,所以立场上当然就站到揭竿而起的义军李自成等人一边去了。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所杀后,袁承志则被袁帅的旧部诸将收养,学成绝艺,矢志报仇,他的仇家正是满清的皇太极以及明朝的崇祯帝。

其时明朝天下风雨飘摇,加之连年水旱成灾,流寇四起,明朝元气大伤,李自成揭竿而起,内抗明朝昏君,外抗满洲鞑虏,袁承志无论是从天下百姓所望还是袁氏一门的深仇大恨,都是理所当然地支持和拥护李自成而反对崇祯,抗击满清。

这部小说表面上是袁承志的学艺报仇的故事,实际上却写了崇祯、皇太极、李自成这三方历史人物,写了大明、大顺、满清这三朝,是明末清初数十年战乱的真实体现。

袁承志的身世决定了他的情感取向,决定了在乱世危邦中,他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站到了同一阵线上。明朝崇祯皇帝这一方,是与袁承志有杀父之恨,而满清皇太极那一方,则是袁承志之父袁崇焕的死敌。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一方面要推翻昏庸腐朽的明朝,另一方面又要抗虎视中原的满洲鞑虏,袁承志很自然的要成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同盟,从而对其抱以极高的期望值。

《碧血剑》一书仿佛是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翻版,金大侠对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态度,在同情和认可中又带着许多批评和惋惜。对照《鹿鼎记》中的描写,显然本书中李自成的形象,有更正面的积极意义,贬抑中却有更多正面的肯定。《碧血剑》一书中的李自成,虽然出场并不多,但却给人一种生猛鲜活的感觉,给人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这是一代天骄,一代英豪,却又是见识不高,目光短浅的江湖草莽,终觉是小模样。

李自成豪迈爽朗,勇猛磊落,同时又狭隘浅薄,好大喜功,命运给了他惊人的机会,但他却没有抓住,胜利很快冲昏了他的头脑,权力腐蚀了农民起义军自上而下的层面。君主专制的独裁制度,是一切罪恶产生的根源,李自成要当皇帝,一切就开始变得丑恶起来。

李自成对崇祯太子说:“我就是老百姓,是我们百姓攻克你的京城,你懂了么?”李自成一开始出现的是老百姓的形象,正是这个形象夺取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可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入城不到一日,便四处抢掠­奸­­淫­,反而成了老百姓的对头。

《鹿鼎记》中,李自成的形象已改变了许多。其草莽英雄的粗豪,杀人如麻的冷酷,狡诈多智的求生能力,吞吐风云的风采,以及悲凉失落的心境,跃然纸上。

李自成差点就要做成皇帝,他从最辉煌的人生尖峰跌落到逃命的谷底,确实是够倒霉的了,十大倒霉男上榜人物中,李自成排名第四。

萧远山: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排名第三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倒霉指数:★ ★ ★ ★ ★

攻击力:★ ★ ★ ★ ★

萧远山当日投崖自杀,原因之一是痛惜妻儿之惨死,另一个原因却是自悔破了往日不杀汉人的誓言。萧远山大仁大义,其磊落胸怀,天地可表,日月可鉴。后来萧远山­性­情大变,可谓日暮途穷,倒行逆施起来。种种行事极为乖张可怖,与当日之仁义侠胆真是截然相反。

造化弄人,怨毒于人,不知不觉中在时间的沙漏中将痛苦和仇恨刻蚀得愈来愈深。

所以萧远山当日仁义,现在作恶,实是时间和伤心之痛扭曲本­性­使然。

萧远山是邪非邪,看他当初在雁门关的豪情和仁心,是在萧峰之上的真英雄;看他后来为报仇的种种非常极端手段,又与慕容博也差不了许多。

怨毒于人,可以将天使变为恶魔,人­性­的善的一面,也不是永远的可靠。

这世界竟是如此的复杂和难解,何日才是真正大解脱?

最后萧远山和慕容博同时出现,当日雁门关的情仇恩怨,翻出老账,重新清算。真正的罪恶之源头,原来在于慕容博。

天外有天,一山更有一山高。

一个少林寺中执杂役扫地的无名无姓的灰衣僧,举手投足间便制伏萧远山和慕容博两大当世绝顶高手,且一番言语细说从前,诸般因缘业果,尽都了然,说得众人无不大惊失­色­,空叹许许多多的机关算尽,反成一番笑柄。

萧远山本是大好男儿,终因仇恨入心,无处宣泄而扭曲了心­性­;慕容博也并非真正寻常小人,只为王图霸业,复辟大计,行事不择手段而堕入下流。

最后是戏剧­性­的完满结局,在灰衣僧的神力点化下,萧远山和慕容博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最为复杂和深刻的神秘生命的体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报仇也罢,复国也罢,忽然在一种大境界大觉悟中,萎缩如草芥般的轻微,另一种对生命的觉悟的欢悦,使他们熏然陶醉。

萧远山本来是好好地生活,莫名其妙就被改变,闹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十大倒霉男上榜人物中,萧远山排名第三。

林平之:朴素的良心被污染、扭曲和变态(1)

排名第二

武功:★ ★ ★ ★ ★

智商:★ ★ ★ ★

情商:★ ★ ★

倒霉指数:★ ★ ★ ★ ★

攻击力:★ ★ ★ ★

林平之出场,俨然是一翩翩公子。

看他众星捧月,耀武扬威,风光八面,挥金如土,哪里见识过人世间的艰辛苦难、­奸­险欺诈。

在此写出他顾盼生辉的得意情状,和他日后奇惨无比的落魄情景相对照。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林平之好一付少年血­性­!

但毕竟温室里的花朵,哪里见过风刀霜剑的阵势。

失手杀人之后,林平之面无人­色­,心惊胆战,全然不知机变和应付,纸上谈兵的公子哥儿的德­性­,写来如画。

林家忽然已置于必死之地,林平之忽遭此奇难,悲愤之际,只身跨出血线叫骂挑战,傲视四方,却无人答理,林平之气得伏在床上放声大哭。

此处写得极细致,以林平之血­性­之少年,悲愤叫骂,是其本­色­;以他少不更事,不曾见过此等惨烈场面,气极而大哭,是其­性­情。

观全书林平之种种行事,皆脱不出以上两大特点。­性­格即是命运,信然。

林平之忽遇奇变,人生大起大落,从此开始了他千磨万难的惊险不归路。

父母被青城派弟子劫走,林平之只身逃脱,再无依靠,再无锦衣玉食,体面和尊严可以收拾起来了;这刻他就已经学会,忍辱负重,心灵从这一刻已开始扭曲和变形。“宁做乞儿,不做盗贼”,最后的一点骄傲,也是那么的可笑和脆弱。

看林平之向农村­妇­女讨饭一段,绘声绘­色­,细致入微,虽小处亦可观。

从福建,到南昌,再到长沙,林平之历尽辛苦,一点一滴地在侦知事件的真相。在长沙林平之拿走了青城弟子的包裹,胸中才略吐一口恶气。看他在小店又摆回昔日挥金如土的豪阔,好笑,纨绔弟子,终不成大器。

林平之误打误撞,冒了塞北明驼木高峰的弟子,将错就错。

此段情节,全看林平之忍辱负重之一个忍字,其情可悯。今日所受之折辱,播种于血脉和骨髓的深处,等待蓬勃发芽。林平之日后之怨毒偏激,扭曲人­性­,全在这些点点滴滴之处潜移默化。

岳灵珊道林平之和其父岳不群的­性­格脾气相像,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岳父如此,女婿如此,均是肚里打官司,心里做文章,有戏好看。

令狐冲敢喝药酒,林平之也敢喝药酒,此并非林平之自己说的不怕死,实是林平之暗中与大师哥较劲。

余沧海被七大高手围困,林平之却上前挺身相救,何也?

当然林平之是要留着余沧海自己报仇。

报仇,此时已是林平之惟一的人生目的,要是余沧海死了,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林平之是本书中最被命运捉弄的悲剧人物。

想当年他锦衣玉食,是个娇生惯养享福不尽的富贵公子哥儿,命运的多舛,造化的轻忽,使他彻头彻尾脱胎换骨地进行了改变。

他从一个心地纯良,全不识人间险恶的美少年,终于变成了怨毒刻薄、心胸狭隘、扭曲变态的魔头,这是谁的错?

想当初林平之本­性­并不坏,看他开篇时为素不相识的村野酒店丑女打抱不平,就知道他是有正义感的。

可命运之手将他抛向了噩梦的深渊。灭门之灾降临了,一切都在于祖传的辟邪剑法。

报仇无门,又遇人不淑,投入了更卑鄙的岳不群门下,劫难使他变得更为敏锐,更为多疑,更深入地隐藏真实的内心。

在那些­奸­恶凶险的环境下,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报深仇大恨,他不能不以卑鄙去适应卑鄙,以­阴­险来对付­阴­险,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朴素的良心被污染、扭曲和变态了,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林平之的遭遇实是值得人同情。

难怪岳灵珊在知道了这一切的秘密后,并没有怨恨林平之,还是痴心地体谅他,为他辩解,为他宽怀。

看林平之的行事,听林平之的心声,真是惊心动魄。

用最惨烈的手段,付出最惨重的代价,林平之“挥刀自宫”,终于练就了神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开始了他的复仇行动。

对余沧海的复仇,完全是猫戏老鼠一般,林平之此时的武功,不知高出余沧海多少,看他复仇的手段,完全照搬本书开篇余沧海残害林平之一家的情节。

林平之要在残忍的复仇中细细地品味着扭曲的快感,他并不急于杀余沧海,只是缓缓地戏弄着余沧海。

随后是木高峰,木高峰也是觊觎林家剑法的另一强敌,林平之此时可以扬眉吐气了,但此一战,林平之虽报了大仇,代价却异常惨重,他瞎了双眼。

岳灵珊最后终于明白了林平之并非真的爱她,林平之只不过是要借她来保护自己免受岳不群的毒手,因为林平之看出来了,他最险恶的仇敌并不是余沧海,而是岳不群。

林平之利用岳灵珊,岳灵珊能怪他吗?

林平之竟投向了左冷禅的一边,他宁可与真小人在一起臭味相投,也不能忍受伪君子的­奸­险和可怖。

真小人前能遵守一种罪恶的游戏规则,伪君子却防不胜防,全无从捉摸。

林平之:朴素的良心被污染、扭曲和变态(2)

怨毒于人,可以将人­性­中恶的一面发展到极至。

此时的林平之,早已迷失了其当初朴素的本­性­。

他明明知道岳灵珊是无辜的,岳不群的­阴­谋与她并无关系,明明知道岳灵珊待他是一片真情,他还是将内心的愤怒和怨毒发泄在岳灵珊身上,杀害了岳灵珊。

在十大倒霉男上榜人物中,林平之排名第二。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