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她比烟花寂 > 第8章

第8章

“怎么才能找到马先生?”

“我们有十多年未曾见过面。”

“怎么能找到他?”

“他一直做成衣外销的生意。”

“谢谢你们,”编姐说,“多谢你们的资料。”

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问她们,“为什么说这么多给我们听?”

赵怡芬忽然说了非常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心中有秘密,不说出来,知道秘密何用?”

说得太好了。

我们把这一段录音对白听了又听,听了又听。

其中夹杂着不少“月娥,快吃,凉了就显油腻”与“喂,灌汤饺,这里”之类的废话。

我与编姐的结论是,她们不喜欢姚晶。

“为什么?”

“因为偏心。”

“别胡说,公道自在人心嘛。”

“人心?人心早偏到胳肋底下去了。”她说,“我弟有两个女儿,大的似明星女,二女似小丑鸭,他有一次说两个孩子俊丑差那么远。”

“谁晓得还有下文,他竟说:‘二女多美,大女多丑。’听者皆骇笑。世事有什么公道可言,爱则欲其生,恶则欲其死,越是与众不同,越得人厌憎,所以都说平凡是福,你懂得什么?”

哗,教训是一套一套的。

我们尚得设法去找马东生先生。

“你去纽约找张煦,我去找马东生。”

“别调虎离山,咱们俩永不分离,一齐找马东生,见完马东生后找张煦。”我们像是得到所罗门王的宝藏地图,一直追下去,不肯放手。

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明查暗访,还出到私家侦探,才追到马东生先生踪迹,并拍下照片。

我已经好久没见到杨寿林,工作很忙的时候抬起头,也很想念他,但不至于想到要找他。淡下来了,毫无疑问,他也没有主动同我说声好。

很令人惆怅,以前有一度,咱们也有颇浓的情意,该趁那时候,加些面粉,冲厚些,不至于弄得现在这样。

太迟了。

我又拿起马东生先生的照片细看。

他刚自家门出来,家住在九龙塘,是那种改建的三层颇具规模的洋房,正在登上一部柯士甸。车子有十年历史,他身上的西装也有十年历史。

他长得像一个江北裁缝,胸凹进去,背凸出来,微驼的身型,已经畸形的脊椎,上了年纪,缺少运动的中老年人都如此。不过马东生先生在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没有英俊过,说不定也就是现在这样子。

二十年前,他是一宗买卖婚姻中的男主角。

姚晶那时大概只有十多岁,她还没有进电影界。

拍戏是她与他分手之后的事。没想到这个秘密维持得那么好,那么久。

孩子也是在姚晶进人艺林电影公司训练班之前生下的。我们不明白的是,照马东生的经济情况看来,他能够负责这孩子的生活有余,为什么女儿会过继给别人?

编姐说:“我看张煦未必知道这么多。”

“我认为他是知道的,这足以解释后期他对她冷淡的原因。”

“为了这么一点小事?”编姐失笑。

我想一想,“或许张煦不介意,但是很明显,他家人很不满意。”

“又不是他家人娶老婆。”

“但你不是不知道,世家子一离开世家,便贬为普通人,他们是不肯违背长辈意愿的。”

别说得那么远,就算是寿林吧,如果家里不喜欢他同我来往,他还不是掉头就走?

新文报只此一家,他身为总经理,离开我还是离开他家,选择是很明显的。

“张家又为何因这种小事而跟姚晶过不去?”

“我不知道。他们有他们的苦处,有点名望的老家族,恐怕人面很广,媳­妇­有这种历史,叫亲友在背后议论纷纷,大概是难堪的。”

“会吗?”编姐很怀疑。

我们是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班把房门一关,扭开电视,又是一天,当然不觉得生活有何痛苦繁复之处。

年前再婚的女友参加新翁姑的晚宴,碰巧是母亲节,那婆婆向我女友说:“你也是母亲,祝你母亲节快乐。”

真是暧昧,也分不出她是关心还是刻薄,我听了马上多心,直接感觉是这个婆婆不好相处,替女友捏一把汗,果然,过没多久,她跟丈夫分开。

人际关系千丝万缕,哪里有什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故事。

是以到后期张煦住纽约,姚晶住香港,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就是因为其中夹杂牵涉的人太广。

我问对编姐说:“你仿佛很久没写稿子,快­操­练­操­练。”

“写不出来,有时候星期五兴致勃勃地开始写,一日也有三五千字,正在庆幸下笔顺利,一个周末后再也续不下去,抽屉里又多了一叠废纸。”

“日子久了也不再尝试,只写一些小品,三五百字,日日清。”编姐说。

“将来谁写姚晶的故事?”我说。

“你。”她始终不肯动笔。

太辛苦了,这样的大任竟落在我身上。

我也得先找到答案再说。

马家佣人对我们很客气,放我们进屋子里。

马东生的屋子布置很舒服,家具是五十年代所谓流线型的式样,保养得很好,现在看上去不但不觉古老,反而新奇,在怀旧狂热影响下,连一支柏克五一金笔都是难能可贵的,何况是满堂名贵家什。

等足一小时,他打过电话到寓所,佣人把我们名字回过去,他约我们第二天见面,打发我们回去。

但是第二天再去的时候,佣人不肯开门,我们中了调虎离山计。

我们立刻知道毛病在什么地方。我俩太过大意,暴露了身份,马东生立刻知道我们是为姚晶而来,警惕十分。

幸亏我们已有电话号码,但打来打去,佣人只说马先生人不在香港。

我看整件事要静一静才能再把他交出来,穷逼一只惊弓之鸟,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好处。

“来,我们先去三顾草庐,别忘记朱老先生。”

我们去得很及时,朱家大小十余口,已办好移民手续,日内就要动身,看到我俩,朱老很是诧异。

他问:“你们还在做姚晶的新闻?”

“不不不,不是做新闻,只是搁不下手。”

“与你没有关系的事,知道那么多­干­嘛?”朱老问。

“不,我一定要查出为何她要把遗产交给我。”

“因为你可爱呀,那还不够?”他也很会说话。

“不够。”

“你们不会在我这里再得到什么。”

“我们已找到马东生。”我说。

这小老头。

他一直知道马东生,偏偏任由我们绕圈子。

“他不肯见我们,那是没有用的,”我用很卑鄙的手法,“朱先生,请你告诉他一声,我们必要时会得在他家门守上几日几夜,请代我们向他保证,我们绝不会把他所说当新闻写出来。”

“这又是为什么?”老先生不原谅我们,“他是个正当生意人,你们何必去­骚­扰他。”他对我们的神­色­有点厌恶,“别人为了二十年前的旧事来打击你的生活,你又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代年轻人只有私欲。”

这样的控诉是很严重的,我马上噤声。

编姐白我一眼,“她不会说话,朱先生,你不要怪她。”

“你们两个人,放着正经事不做,还想知道什么呢?”

我说:“我想见姚晶的孩子。”

“孩子更加与你们无关,为什么不让她好好过日子?”

我勉强地笑道:“朱先生把我们说得像蝗虫似的。”

“你们难道不是?”他站起来,“电话,尽管帮你打,人家见不见你,我可不敢担保。”

他走开。

我无端给他骂一顿,觉得闷。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