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挥了挥长剑,重量还可以,道:"为将者,要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剑为百兵之祖,当然要用心学了。"
典满迷惑道:"飞帅,什么是十八般兵器?剑又怎么是百兵之祖?"
我吸吸气,心道:"啊,怎么又忘了?"我在曹营时间也不短了,知道汉代军队中常见的实战兵器没有十八种那么多,主要有三类九种,即短兵器类中的剑、鞭与钩,长兵器类中的矛、戟、斧、刀,以及远射兵器弓与弩。其它和后代兵器都没什么差别,只有钩比较特别一点。道:"算了,以后再跟你说。快出帐练功去吧。"
一说练功,典满劲头上来,也不再追问下去。他和我一样,也配备了刀、戟、剑三般武器,当下抄起自己的长戟,一路小跑,奔出帐去。
到了帐外,骑上马,远远相望,我道:"我剑法比刀法、戟法都好,你是不是穿上甲胄?"这可不是吹,我在我们那时代,最喜欢的就是剑法。因为我们那里敬慕温文尔雅的君子。平日你外出佩上口剑,别人会以羡慕语气说这位一定是"神游世界"里善于装饰的高阶层人士。你要挎上刀,甚至弄根长戟扛上,大家没准要骂你乱出风头,瞎赶新潮,一看就是个"守拙一族"的笨蛋。
说到武艺方面,典满很有自信,大声道:"不瞒飞帅,这些天小满自觉马上拼杀功夫颇有长进。飞帅不穿甲胄,小满自然也不能穿。"
我道:"好。"左脚一磕飞虎镫,枣红马慢慢起跑,渐渐加速。那边典满的黑马也是这般,等到两马相交一瞬间,两匹马正好都达到最大速度。我气顺臂行,臂传剑柄,手腕一振,内力透过剑身,直催至剑尖,抖臂刺出时,剑上突然生出三个剑头来,初升太阳照耀下,反射出灼目的光芒。
这一招唤作"一气三清",一实二虚。我学得杂了,也不知是从那本杂志上看来的。这一个多月行军之余,我陪着典满打熬马上功夫,虽然辛苦,但马战基础却已稳固坚实,渐至熟能生巧阶段,所以很多较为高深的招术也敢在马上使出来了。
典满长戟未出,骤见剑光有异,微吃一惊。他铁戟长逾过丈,我的斩马剑虽然是加长了的,可以当长兵器使用,但长度也不过只有七尺。马上拼杀,不比平地,他本来可以以长欺短,不理我有何奇招妙式,直筒筒一戟刺过来,我这些花招就全无用处,只好变攻为守,横剑格挡。但今日双方是切磋招式,典满又顾着自己高手的身份,心想仗着兵器占便宜,那像什么话?因此一惊之下,凝神急思破解之术。
但战马之上,有进无退,那容得他仔细考虑。两马交错之际,我长剑已在他肩头平平轻拍一击。
这个回合我胜了一招。
圈转马来,我笑道:"可想出破解之法?"
典满大声道:"我戟上有一枪头、二刀头,以此三处同时迎击飞帅的三点剑头,便可破去。"
我一愣,这种破法也亏他想得出来。想了一想,虽然异想天开,但以他武功,倒也确实可行。道:"以拙破巧,发挥兵器本身特点,好!不过下次可得想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