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忽然看到他身后刘大刘二两人,他跟这俩人可是老相识,笑道:"刘大,什么时候再和老子比试比试角力啊?"
刘大吭吃吭吃说不出话,刘二急忙接道:"五日以后,我兄弟当在白马城中恭候将军大驾。那时,将军可要手下留情喔!"
文丑哈哈大笑。
刘备忽道:"待我送王将军出去。"
文丑怔了一怔,道:"也好,随玄德公。"
路上,刘备反复打量那王偏将,等出了大营,众人已将上马起程时,忽道:"王将军,曹丞相一向可好?"
王偏将身后的众人脸色齐变,一个黑大汉一抬手,从马鞍桥摘下一杆长戟来。
王偏将,也就是我了,轻轻一挥手,让众手下稍退数丈,道:"刘皇叔,可否再送末将数里,末将有心腹话相告。"
刘备迟疑一下,道:"备在袁营,乃客卿地位,恐怕无能送将军数里之遥。"
我知道他心怀疑忌,不能勉为其难,便点点头,道:"那我们就在此聊几句,也是一样。"
刘备道:"愿闻高论。"
我道:"皇叔何以认定,末将来自曹营?"
刘备道:"此事易耳!备略知相人,将军根骨清奇,气度内敛,主为大将之才。备在袁营时日虽短,也知袁营之中并无此等人才。颜良性情狭隘,头脑简单,决不能想到和文丑定下什么五日之约。他若尚在,一定早已亲自出马,来找文丑理论。再者,如果我眼不花,适才那位黑壮士手中所握的,应该是昔日温侯吕布的金银戟,是不是?这支戟落在曹营,天下共知,将军不能否认罢?"
我心中暗惊:"人说刘备一代枭雄,果然不简单。不过,我倒忘了他和吕布是老相识了,自然认得这条戟。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真是不错,以后可得注意这种小地方。"刚才我怕暴露,没敢多看他,此刻细细打量,见他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和传说大致相仿。看他耳朵,倒确实比一般人大上那么一分两分;再看他手,好像就和平常人差不多了,没怎么超过膝盖去。
刘备道:"颜良可是死了?"
我道:"不错。颜良已死在令弟关将军刀下。"
刘备一愣,失声道:"云长?他……他已投降曹操?"
我道:"是啊,我们这次救援白马,就是关将军为首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