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修真三国杀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诸葛孔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 诸葛孔明

袁绍之死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历史都为之发生了改变哪怕孟获和曹­操­在袁绍死后第一时间闭关不出,北方的诸侯也都再也坐不住为一方诸侯是好,逍以在,另有气运加身,修行飞速,可这些都比不过­性­命重要,没有人想如同袁绍那样遭了孟获和曹­操­的毒手,纵然袁绍起兵在先

北方诸侯虽不在少数,也兵多将广,且没有一人认为能与曹孟联军相敌

故在曹­操­和孟获闭关的这段时间,诸侯纷纷入朝其中就有黑山军头领张燕并州高­干­幽州公孙康等人入朝,名为觐见献帝,实则归附曹­操­

曹­操­虽闭关不出,可自由其麾下文武代劳,尤其是公孙康竟是提着袁熙的头颅来见,表了决心也得了重用如此曹­操­算是一统幽冀并兖青徐豫,整整七州之地

而雍州的韩遂凉州的马腾也都入朝,只是此二人没入曹­操­府郜却至孟获的国师府表示向孟获臣服,加之孟获早年割据河内,如此算来凉州和雍州,外加长安洛阳所在的司隶之地,算得上割据三州之地

这般算来,天下十二州,也就只有益州荆州扬州,三州不曾归于曹­操­孟获

自此也算得上北方一统

袁绍身死道消的影响大,而北方一统的影响则更大尤其是对于孙权和刘备,只让二人加紧割据的步伐

孙权自还好说,孙氏历经三代经营江东之地早成铁板一块,且孙权有得周瑜倾力相助,依周瑜计,孙权移建业据长江之险,势力也随之扩展整个扬州,沿江水而上,荆州大半也落入其掌控之下

如此孙权割据扬州荆州,也算是一统东南,继而励兵秣马却也做好了应对曹孟之势

北方一统,东南一统

剩下的则是西南一带,西南之地唯一州乃益州

益州,亦有巴蜀之称,自古以来此地便易守难攻,早年荒芜却因为远离中原,少了斩获侵扰,却是工农皆有进步,此地蜀锦尤为著名,乃贡品而当时益州更是福泽之地汉室宗亲刘表刘景升分封之地

刘备真是有些走投无路,本为英雄,可却处处碰壁,不得发展壮大的机会尤其是在豫州大败于曹­操­之后却再无出路不得已刘备远离中原,往益州投奔刘表而来

当世□备之名也算是名满天下其德更是天下闻名,甚至已经超越孟获德望尤其是其带着百姓逃离豫州,更是搏了个仁德美名

刘备来投,刘表自然得接着,单单以刘备之名,就由不得他刘表不小心以对,且刘备也汉室宗亲,刘表更得应着于是刘备屯荆州新野

刘表本封地只是益州一地,其官职也是益州牧只是当世天下混乱,根本没有地界一说,诸侯皆都企图扩充势力,便是刘表也不例外而新野一地本就属于荆州,刘表将新野交给刘备,其实也是想要刘备能够为其挡住孟获,却是新野与司隶之地想接

只是刘备才屯新野不久,就闻曹孟联手灭袁绍,北方诸侯纷纷相投诚,刘备顿时再不得安稳本来还想徐徐图之,却不得已加快了步伐

只是刘备依旧不愿抛下他的仁德之名,不愿强夺刘表益州故,刘备其实也没甚良策

刘备是急,可有人比刘备更急而此人便是躬耕隆中的诸葛亮诸葛孔明也

诸葛亮师承数人,其中有老神仙酆公玖汉室遗老水镜先生等,其学更是颇广且­精­

以其对于天下大势的预料,却是不该如此快就出现北方一统之势,便是曹­操­势大,想要一统北方没有十年却未必就能做到,便是曹­操­灭了袁绍,也未必就能真格一统北方,其他诸侯断然不会如此简单就臣服之

北方一统的消息传至隆中,年仅二十的诸葛亮,再也无心躬耕,急匆匆回到他的茅屋,施展神通,召来六丁六甲,道:“且详细与吾道来北方之事”

六丁六甲不敢怠慢,他们可知道眼前这位比之老神仙酆公玖年少时更加突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而他们也重为正神的消

六丁六甲道尽其中详细后,诸葛孔明长叹一声道:“孟获,我这位好师弟可真是给我出了好大一个难题啊”

诸葛亮此话却也不错,孟获乃酆公玖记名弟子,而他却是真传弟子,即使他是后拜师,却依旧是师兄,孟获只能是师弟

而且孟获的的确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莫大难题,他躬耕隆中本是为了修行,消八阵合一再行出山原来诸葛亮尽的酆公玖真传,合丹之物更是一张阵图,本来这阵图是由十座绝阵构成,完整无缺只要用此阵合丹,便是当世最强阵道,只是十绝阵被孟获夺走两阵,诸葛亮虽得到了完整阵图,可少了红水阵和烈焰阵,阵图有缺即使诸葛亮已经合丹巅峰,可他还是不愿进入壮魄境,消能够将阵图补全而他补全的办法则是八阵合一,化出八阵图

不需数年,八阵图当现世只是如今北方一统,却是让他错失这样的机会,不得不提前出山而想要得重用,合丹境修为却不够看,故他也只能提前进入壮魄境,八阵图想要问世,也不知道要得到何年何月矣

“孟获此人命格莫测,师尊当年为之批命也便没能应验,如今却又出乎我的预料,竟然合曹­操­之力灭了袁绍,让北方诸侯畏惧之难道他真是我的命劫?”诸葛亮不由自问

许久,无人回应

至于六丁六甲却不敢多言,当年他们还追杀过孟获,如今想起来便心生畏惧,如今的孟获已经超越他们甚多,只需一个指头孟获便能将他们碾死

“出山吧!”诸葛亮长叹一声,“召吾友元直来此一晤”

六丁六甲立刻应是,继而去请

不多时,就见一文士装扮之人驾云至诸葛亮所居茅屋,此人正是诸葛亮口中的‘元直’,姓徐名庶字元直,乃怀才不遇之隐士,其人满腹经纶,却生乱世,苦报国无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