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光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白有志同志,是全瓮城县所有公社的副主任当中最年轻、最有文化、工作热最高的漂亮小伙儿。ww***不管抓什么工作,特别是运动性的工作,他都会抓得有声有色,搞得轰轰烈烈,创造出经验,争取到全县,乃至地区到他的工作点上召开现场会的殊荣。
白有志的履历表上,个人出身:学生,家庭出身:贫农。且上索三代,可谓之响当当的贫下中农。解放后读书,—级不留直升到初中,毕业之后考入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红光公社水沩子小学当了一名正式教员。又和大嘴女教师冯倩结了婚,成了家。虽然他对大嘴女人不十分满意,但作为一个农夫之子能找到一个自带粮票的媳妇,也算是值得骄傲,足以令别人羡慕好一阵子的。
不久,又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他挥了自己的敢想、敢说、敢干的“三敢字”特长,而且处事知进知退,又精于待人之道,在群众组织中威信很高,“文革”进行到成立革命委员会的那阵子,就连与他所在的组织观点对立的组织中的群众,对于他作为群众代表,进入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也没有多少意见。进入革委会后,小伙儿对工作更加认真,对群众更加客气,对领导更加尊重,赢得上上下下的一片好评。
在这个玉米半人高的时月,白有志根据公社革委会的决定,冒着酷暑炎热,到了半山半川的川子沟生产队蹲点,他这次的主要任务一是抓好农民意识形态方面的革命工作,组织农村青年也包括知青在内的革命故事宣传队,编写讲述革命的故事,用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二是宣传贯彻中央二十六号文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人和事,确保知青上山下乡工作顺利进行,还有一件县革委时常委叮咛他到这里要多注意夏如锦这个知青的动向,她最近和一个叫许敬修的人联手写了一份材料,对其父夏吉宪的死因提出质疑,其中理由是在文革运动前一个曾经犯过经济错误的干部,被父亲进行过处理,这人在“文革”中一直想置他于死地,这叫人不得不对他的死与这个大权在握的人有一定关系,希望组织调查清楚。
时常委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瓮城工农造反总部的头头时谦后,在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时进入革委会当了革委常委。他接到这份反映材料很吃惊,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我时谦后真是那么卑鄙歹毒了?绝对不是,文革运动中有意想要报复夏吉宪是实,只希望他对我时谦后有个正确的认识,明白他当时对我的处理的确是小题大做,太过分了。“老领导您太过分了!”
为夏吉宪的复出,时谦后的确施了阻挠伎俩,是因为害怕老领导官复原职,把他又搂下去了,至于其他自己连想都没敢想。
夏县长的女儿和别人联手竟然怀疑我时谦后谋害了夏县长,这实在叫人难以接受,老领导的死因是经得起组织调查的,可运动中蓄意整他确是事实,这些兜出来自己还能安宁吗?
时常委也想过找夏县长的女儿好好谈谈,说出自已“文革”中有意整夏县长,现在很后悔,也许会前嫌冰释,可他没有这样做。
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到了有机会让人找夏如锦个麻烦,分散她的精力,压到她的气焰,让她再别胡闹了,正好自己最信任的下属白有志到川子沟工作,临时便交代了他一声。
白有志下定决心,这些事一定要办好,一定要搞出个名堂,争取县革委的领导对自己进一步认识,如果这个机会抓住了,也许能前进一步。他自己猜想:这次派他川子沟蹲点,也许是领导的精心安排,为青年干部的前途做铺垫工作,更不能对时常委的交代任务马虎从事,白有志一路走,一路盘算着,自己到那里不会因人地生疏造成工作被动,在那里他有靠得住的青年积极分子、女民兵排长高秋娃。她是他革命造反时风雨同舟的战友,记得那回眼看着那个高秋娃将向他表现出格的亲热时被其他战友“敌人来了!”的一声报警冲开了。这回要是有好机会,不能再留下遗憾,要抓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