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川子沟 > 225.第十八章(1)

225.第十八章(1)

( 媚瞅准了社会展中潮流的变化,顺应民俗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物质上满足人们这个需求,制作灯笼的事业成功了!

那年她凭自己的手艺和机遇,赚到了让川子沟人人都吃惊的数目,比麻子黑采山货那年赚的还多。ww

时过两年,中国国生了巨大的变化,媚又连进了两宗洪财,更让川子沟穷惯了的人们大为吃惊:“这人的财命咋恁旺的?”

一笔洪财的来源人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她乡下时手里提的那个小皮箱是她当美术教师的父亲留的,里面有她父亲收藏李可染的两幅山水画,还有一幅《醉猴》上有题跋:斋中所畜墨猴盗酒自饮,醉舞案前,乐极。动兴写之。任伯年於光绪戊子五月。钤两枚朱白印章,一为琴剑斋主;一为画家姓名。当时媚结婚后拿了出来想挂在新房里。夏如锦说:“四旧!收起来!你看看这一屋子都贴着伟大领袖**的像,你把个‘猴子’挂在其间算啥话?谁要抓住你这个辫子,新媳­妇­当不成只能当现行反革命分子了!快收起来!媚乖乖地收进皮箱,当时好几个人都见到过。再也没敢朝出拿。就是在她有病垂死之时也想拿它换钱,又一想:不能!不敢!害怕被没收、销毁,再说也卖不了几个钱,没朝出拿。近来形势变了,又觉得自己收存实在没用,省书画艺术馆又有偿征集古书画,也想去一回久违了的省城,见见多年没见的几个同学,顺便将《醉猴》这幅画带去。人家鉴定并非真迹,是摹品,却同意给她两千八百元的补偿。她说:“不是真迹,我带回去,也不要补偿。”人家说:“不是真品也要,意在鼓励群众捐献古书画。”她仍不想给,人家左说右劝:“你手上这幅画多亏不是真迹,要真迹还有些麻烦,真迹是国宝,个人咋会收存?没收国有,给你三千元交了吧。”

她同意了。人家也很负责,认为她带这么多钱不安全,让存到银行。她提出取用不方便。艺术馆正好有一辆车送来瓮城采风的人,顺路把她捎着。热心的-司机还绕道把她捎到二十里铺乡政府所在的那条街。艺术馆的人还看着她把钱存入信用社,又叮咛她:“把存单收好。如果还有什么书画就跟咱艺术馆联系。”她也逛灵了,说:“没有,就这一幅,是死去的爸爸自幼喜爱书画,又上了美院,当了中学美术老师,不知咋收藏了这幅……”

这算是有鼻子有眼儿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经她上访,父亲死得冤枉,教育部门给平了反,补了工资。还有的说他外公是国民党的上校团长,解放前去了台湾,临走时给妻子女儿留下了金条,外婆留给了她妈,她妈留给了她,这时变卖了;还有说她打红苕窨子时挖到了金砖……反正有人见她坐小车到信用社去过。有好事者还通过多方关系打听求证她在信用社存了一大笔钱。

还有一宗明的洪财,是麻子黑右派平反的事已办得有个眉目了。玉川地区有关部门已决定先给他补适当的工资,等待时机安排适当工作。这些补的钱,麻子黑全部交给了媚,支持她展自己的工艺小作坊。媚一下子成了川子沟的大资本家。

媚有了钱,没有忘记曾给“鹐梆梆”等几个穷乡党的承诺,拉他们一把,请他们来到自己的小作坊帮工,每月给他们工资,解决了他们的困难,维持了一片的人。

媚说过,在人前她能拿稳的话,可就是没拿稳,也不知道是没把握好自己,还是故意的。

看她走路行动飘飘儿的,在麻子黑跟前飞眉弄眼的样子。早起端个大尿盆子春风满面地走出街门朝粪堆一泼,转身回去尻蛋拧得生欢,一点也不像个“忍饥挨饿”的年轻寡­妇­。但在这川子沟却没听到半句说她的闲碎语。

不是人们眼笨,看不来她很有可能受了人滋润的这个成­色­,只是没人传。人们普遍认为:她前多年活得太苦咧!如今活得畅快些,可见老天爷是公平的。再说有像“鹐梆梆”、“麻麻­鸡­”这类几个女人都兴着她的利,给她谄眉还嫌自己跑得慢,咋敢去砸讲她呢?更有“麻嫂”对她就像对当年夏如锦一样疼着爱着护着,谁嘴­唇­儿还敢胡闪?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