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尊重跑在了解的前面
谁说相爱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
谁说了解彼此,就一定幸福?
而谁又能说,
不了解的爱情,就一定不幸福?
相知、相惜、相守,一直是爱情中美好的境界,甚至是有进阶性的幸福层次。很多恋人都以此检视,自己是否爱得够深。
不过关于爱的模式,有太多的约定俗成,反而忽略了个别的差异化。谁说相爱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谁说了解彼此,就一定幸福?而谁又能说彼此不解,就一定不幸?
莲儿是学艺术的,在没毕业之前,她谈恋爱的对象都是同行,从各种学派、不同风格到创意理论……有天南地北谈不完的话题。那些情人对她的个性和兴趣也都有足够的了解,却往往因为太熟悉彼此的一切,就像在跟对方的解剖图生活,相处时少了点想象空间,也缺了点包容范围,常常发生争吵,还是不能相守一生。
莲儿最近的交往对象谷枫,是在科学园区上班的工程师,和她以前的对象迥然不同。谷枫对艺术没有太多研究,谦称自己是门外汉,纯粹只会欣赏而已。他们约会时,并不谈论太多各自的专业,跳过艺术与科技的范围,其他和民生消费、娱乐八卦、音乐戏剧相关的话题,都能聊得很开心。
相处一段时间后,莲儿感受到了从前不曾体验过的轻松。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谁说相恋的两个人,一定要很了解对方呢?
每个人都有被了解的渴望,不过每个人其实也很怕全被看光光。这是人性微妙的地方。伴侣相处久了,必定会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深浅程度却又因人而异。假使过度重视彼此了解的程度,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的经营,相处还是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