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里的常太尉此刻正在闭目养神,从京城出来长途跋涉了数天,人的确很容易疲惫。
“常爷,前面就到青木关了,最多还有半日就到渝州城,你看我们是在青木关歇息还是直接进城?”说话的正是轿旁的洪七。
毫无疑问,每一个政治人物都会有自己的亲信和党羽,都有自己独立的势力范围,而洪七正是常太尉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洪七跟着常太尉已经近十年,常太尉的野心和抱负他比谁都清楚,他有时候也替常太尉鸣不平。这么多年来,常太尉和千岁爷一直在朝中明争暗斗针锋相对,照常理,朝中掌握兵权的应该是常太尉,不过千岁爷仗着是皇帝的亲叔叔,近水楼台先得月独揽兵权,一直压制住常太尉,常太尉一直郁郁不得翻身,在朝中相当于挂了个太尉的虚名养老,手中没有任何实权。
多年来,常太尉一直都很关照洪七,洪七非常感动,士为知己者死,他一直知道常太尉所谋,洪七几次冲动下都主动请缨要去刺杀千岁爷,以报效太尉知遇之恩,可惜每次太尉都不允。洪七其实很清楚,太尉一直都不服千岁爷,很想千岁爷死,但他不明白太尉为什么就不让自己去下手。
更让洪七不明白的是这次千里迢迢竟然只是为了和一个小小的县令联姻,照常太尉的身份和地位,至少应该找个朝廷兵马使什么的人家好好扩充下自身的势力范围才对啊!
不过这些洪七都憋在心头没敢问,他知道常太尉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洪七这一问把正思潮翻滚的常太尉也惊醒过来,说了声直接进城。
此次渝州行前程是吉是凶,孰难预料,与其这样庸庸碌碌一世,还不如破釜沉舟在此一举,历史上从来就是成王败寇,只要干掉千岁爷,自己身为太尉,兵权毫无疑问不会旁落。而且此次行动,自己根本无需出手,只需要等其他人干掉千岁爷后,自己顺理成章的接管兵权。退一万步,如果吴儒佩的暗杀计划失败,自己也可明哲保身,到时候最多舍卒保帅,把罪魁祸首吴儒佩推向前台,自己大不了退亲,就算有点儿女亲家的嫌疑,想来万岁爷也拿不住自己什么把柄。当今万岁爷向来也知道自己和千岁爷明征暗斗,不过万岁爷一向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乐得坐山观虎斗,万岁爷的意思他也懂,就是让自己来牵制千岁爷,免得他一人独大。
前几次洪七冲动想谋刺千岁爷,但是太尉知道千岁爷身边能人众多,以洪七的武功,恐怕很难一击奏效,洪七行刺一旦失败,势必牵涉自己,所以他坚决不允。可是今次他感觉时机已经非常成熟,千不该万不该,千岁爷你不该自投罗网,闯进人家冷血门的地盘,今次你想不死恐怕都难,何况此次行动自己还只是坐收渔翁之利,不废一兵一卒,想至此节,常太尉不觉得意的笑了。
作为当朝的大人物,江湖上的风吹草动他自然份外留心,冷血门在江湖上的势力谁也不敢小觑,他对冷血门的神秘杀手非常有信心,所以当吴儒佩联系他的时候,他毫无犹豫的答应行动。为了方便他从京城出来,吴儒佩又提议两人结为亲家,自己好顺理成章跟万岁爷请假来到渝州城,不会引起任何人丝毫怀疑。
又行半日,估计已接近渝州城了,常太尉掀开了轿帘,果不其然,渝州城的城墙已经近在眼前。
轿子快进城的时候,常太尉眉头却皱了下,恼火的骂了声胡闹。
只见渝州城的城头和城墙上到处都挂着巨幅标语,有的写着:热烈欢迎中央领导光临我县视察指导工作
也有的写:常太尉与我县联姻,乃我县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
还有写得肉麻的:祝当朝常公子与本县吴小姐永结同心,百年恩爱!
刚进城楼,门楼后整整齐齐并列着两排人,个个批红挂彩眉开眼笑,一见轿子进城,顿时鼓锣齐鸣,唢呐震天,吴县令还煞费苦心的亲自带领一群老年秧歌队,边扭边唱前来迎接。
这一切的确太高调了,难怪常太尉生气。不过当着这么多人,常太尉也不好发作。
常太尉却不清楚,这一切其实是吴儒佩故意安排要这样做的。所谓人心隔肚皮,吴儒佩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打算。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