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曹植现下如何愉悦,不久后的将来又该如何纠结,他到底做出了诗,游戏再度开始。
他便舒坦地继续躺下。心想,这次酒杯该放过自己了吧!
但瞧见片刻后众人凝视自己的目光,他又有了不详的预感。
转头,果真见得那只万恶的酒杯稳稳停在身旁。
手指抽筋地拿起这酒杯,他正要再想一首诗出来,脑中骤地闪现一行字——灵感已死,请勿烧纸。
曹植内牛满面。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呢?
曹植这般问自己。
他凝视着酒杯,良久良久,认命般一饮而尽。
——因为哥对淫湿恨得深沉!
31、如此酿酒
过了祓禊之事,除了偶尔被杨修要求作诗写文章有些焦头烂额外,日子又恢复平静如水起来。请使用访问本站。
——贵公子的日子是怎样的呢?
早晨起来后读读书,午后练练剑,无事可做时寻几个人扯扯淡闲聊几句,一日便过去了。<~read." >read.]
而读书练剑愈发游刃有余的曹植,终于在接二连三被自家三哥拖着闲聊整整一个半时辰后,深深觉得自己快被折磨地疯了。
曹植无力地捂着耳朵,睁着通红的双眼弱弱凝视第十五次说完他在一年半前的打仗经历、尚满脸意犹未尽的曹彰,有气无力道:“三哥……弟弟这才知道,你居然是个话痨……”
曹彰面色微红,有些赧然。但他很快撇撇嘴叹了口气:“没办法啊四弟,这日子都要淡出个鸟来了!父亲也真是的,怎么就只带二哥不带上我呢?哥如今要是在军营里,这区区邺城早就被攻下来了……”
他说到这里,神色间居然又有了兴致。曹植亦是毫不怀疑——倘若不截住他的话头,他家三哥定能再至少说上半个时辰!
“停!”曹植深吸一口气,强自淡定道,“三哥,好汉不提当年勇,您悠着点哇!”
曹彰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府中这么多小鬼头整日缠着哥,哥都不肯说。如今大发慈悲说给你听,你怎是这般无所谓的态度?”
他说完,似乎觉得应将自家四弟也教导地更有男子气概,当下耐心道:“三哥告诉你,大丈夫当如霍去病、卫青那样,当个征战四方的大将军。二哥都去军营了,你整天读书写字,顶个屁用啊!”
曹植嘴角抽搐。
昔日曹操走时命曹彰好好读书,但他的先生根本管不住他。隔三差五便带着侍从纵马离府,读书时更是昏昏欲睡。若待曹操归来,见曹彰依然是这般胸无点墨,恐怕是要怒极了。
曹植叹了口气:“三哥,您今日的功课做完了么,先生要求的文章您背出了么?要是您还没,为什么不先回去温故课业呢?”
曹彰不耐烦地扯了扯嘴角:“得了!每天早上读书哥就已经够烦了……嗤,读书读书,还有完没完!四弟你在下去简直和先生一样啰嗦了。”
“呵呵。”
曹植听闻此言,扯出了个笑容。但他表情之沉,往昔谦和都已如浮云。他一字字咬牙切齿道:“可是父亲要三哥您好好呆家里,乖、乖、读、书!”
“不行!”听闻“父亲”二字,曹彰浑身一紧,立马跳了起来:“呃,今日你我还没练剑。来吧,快点练好,我再回去做功课!”
“……”
自从年后曹彰再一次寻王奇挑战失败,便时常磨着曹植,美其名曰切磋。而这些年曹彰在军营中磨练,剑法自然杀伐果断,充满戾气。然而曹植的武道却截然不同——他善闪躲,身法灵活,若正面难敌与他,便会想尽办法迂回闪躲进攻,直到曹彰烦躁不堪抑或认输。
曹彰认输,曹植却更是难过了。因为曹彰完全不认同他的打法,反而认为这剑法太过绵软,根本不适合男人,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改变他的武学路数。
曹植差点给跪下了。
彼时他才知晓,原来从前面对王奇与杨修不过只是小意思罢——唯有曹彰,他才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终极**oss啊卧了个槽!
思及此,再想到这三个月以来曹彰从不间断的骚扰,深吸一口气道:“三哥——我觉得,我们兄弟俩应该找点事儿做。”
那么,找什么事呢?
曹植首先道:“三哥为何不去打猎呢?”
曹彰瞧着他眼中俱是认真,面色忍不住有些微妙:“……如今是夏历三月啊四弟,哪来猎物?”
曹植嘴角又是一抽。
——他家三哥这是在拐弯抹角骂他傻Ъ没常识么?
他只能从牙缝中漏出两个字:“呵呵。”
曹彰晃着二郎腿,皱了浓眉思考应该干掉什么。一手摸到除睡觉外从不离身的宝剑,他忽然灵光一闪:“话说回来,父亲此行定能攻下邺城。如此待他归来,我们送他件礼物如何?”
曹植眉梢高高挑起。
他说:“三哥,你为何忽然想到要送父亲礼物?”
呃?
曹彰傻眼了。
他愣了片刻,轻咳几声,眼神闪躲:“咳,你我为人子女,那个,当偶尔表表孝心嘛!”
曹植愈发狐疑:“你不会是想……送父亲礼物,然后父亲便能免去你不读书的责罚罢?”
曹彰咳嗽地愈发厉害了。
曹植哭笑不得:“既是如此,普通的礼物,父亲不但看不上眼,也不能体现三哥孝心。三哥的礼物非但要有诚意,还得弥足珍贵了。”
曹操所得礼物从无凡品,无论是帝王赏赐的黄金白玉,孙权献上的那头大象,抑或西域商人进贡的绫罗绸缎。若他们想要买,恐怕是没什么东西能比之更稀奇的。
曹彰颔首。<~read." >read.]
他思索半晌,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目光熠熠之余,血液中的不安份抑有些蠢蠢欲动:“四弟,你我去野外驯服匹野马如何?”
曹植如遭雷击:“……”
曹彰等了许久,见曹植依旧是这般痴呆模样,当下不悦道:“你这又是什么表情?”
“……哥。”
“嗯?”
曹植艰难道:“……你能靠谱点不?”
“……”
两人想了半晌,曹彰拍掌道:“说起来,父亲最喜欢喝酒。若你我一起酿一坛好酒献给父亲,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亲手酿坛好酒?
曹植微怔了怔。
他下意识记起了出征之时,某人特意停在身边说会想他的酒,忽然也有些期待起来。
既然决定亲手酿酒,两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事实上曹操不久前向帝王进献一种名为“九酝春酒法”的酿酒技术,如今他们两人也正好尝试。
酿酒之术,酒曲、酸浆配比,皆是关键。是以两人并不着急动手,先由得曹植查询文书记载、曹彰寻找酿酒师傅,而后两人再交换意见,进行酿造。
两人奔波,府中自然有所耳闻。有人觉得有趣,有人则不信两人能酿出什么好酒,有人嗤笑一声不屑于此。然而在此外表之下,众人却是不约而同开始思考同一个问题。
——倘若曹操大胜归来,他们又该送什么呢?
不得不说,曹植与曹彰无意之间引起了一阵小轰动,只是两人尚不自知。
当然待曹植知晓时,囧之一字已无法形容他的表情了。
杨修自然亦是知晓。
他看完曹植写的文章,淡道:“这篇文章依旧是和你从前一样的缺点,文辞平淡如流水,并无任何令人耳目一新的词句。”他说罢,轻描淡写道,“你这几日似乎挺忙。”
事实上曹植写文章已长进了许多,只是杨修心中不满,顺势借题发挥罢了。
曹植心下叹息:“三哥说想酿一坛好酒献给父亲,是以学生便给三哥帮忙。”
杨修闻之,不置可否一笑。他掀了掀眼皮,目中轻慢冷淡:“用几个月时间来酿一坛不知好坏的酒,如此不务正业,当真值得?”
曹植无奈道:“先生,学生与三哥亲自为父亲酿一坛好酒,这怎能算不务正业呢?”
“曹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何会缺你这一坛酒?呵,你若当真有孝心,不如给你父亲出出主意,成就你父亲霸业。”
曹植苦笑起来:“先生,哪怕是荀令君、郭先生、贾大人等谋士齐聚,天下亦难入父亲之手。而他们于学生之对比,犹如云彩于污泥,学生又能出什么好主意?”
杨修冷笑一声:“只怕有人不愿上进,自甘堕落!”
曹植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杨修的意思他很明白,他期望自己能如曹冲一般获得父亲青睐。但一来他明确知晓自己与曹冲并非同一类人,曹冲之聪颖亦是不可复制;而来也想躲在曹冲光辉之下,安然成长,自然是不能得到曹操满意了。
“呵。”杨修勾起唇角,弧度愈发冷峭,“便由着你罢。”
他说罢,并不再多言。然这一日上课时杨修百般挑剔,终于令曹植清晰感觉到,他生气了。
曹植愈发无奈。
无奈归无奈,酒还是决定继续酿的。
分别查阅、寻找师傅的十日后,终于开始动手了。
他们原想酿最容易让人喝醉的酎酒,但曹彰找来的一位酿酒师傅说,这种酒酿造有些复杂,并不适合初学者。且酿造时间长达七八个月。曹植与曹彰商量之后,决定先酿简单的米酒,然后再酿酎酒。
两人亲自在师傅教导下挑选了原料新米,选取酒曲之后,又学着浸曲。但因起初无法将柴火控制得当,浸曲之后酒曲总是无用。如此便浪费了十日。
如今正是夏季,其实并不大适合酿酒,这个时期的酒酿造起来,总要泛出一股子酸味〗人在选择酸浆时又犯了愁。用得少了酒水泛酸,用地多了酒水还是泛酸。
等两人终于确定了酸浆选择,时间又过去五日了。
再装坛以密泥封之。七日后,截取上层清酒,最后再用压板压制、过滤、发酵……<~read." >read.]
如此,几乎两个半月时间,他们终于酿造出了五坛米酒。
曹植与曹彰打开,清香四溢。取之而饮,味道虽有些淡,但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于是两人大谢了酿酒师傅,开始学习酿造酎酒。
酿造时,曹植想到了喝酒如水的某人,不禁叹息道:“倘若这一坛酒能让郭先生仅喝一碗就醉了,那才是好酒!”
曹彰兴奋地往里塞着柴火:“一定能的!父亲最喜烈酒,到时喝了之后,一定会赞赏咱哥俩,然后免了三哥不读书的责罚的!哈哈!”
“……”
许是说到了郭嘉的缘故,曹彰又打开了话匣:“话说回来,这都已六月份了,他们怎么还没攻下邺城呢?难道郭先生又生病了?”
“唉,郭先生如此料事如神,怎么老生病呢!当年我军与袁军对敌官渡,孙策欲偷袭许昌。郭先生一说他恐怕来不了,没几天孙策果然死了!还有袁谭袁尚那两个龟孙子,先生刚说完,他们果然就开始内斗了!”曹彰说起自己最敬佩的郭嘉,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他说完,又加了句总结语:“咦,为何这般一说,我咋觉得郭先生像乌鸦呢?”
曹植转头,定定瞧着曹彰:“……”
曹彰与他对视一眼,莫名其妙挠头:“……干啥?”
“哥……”曹植几乎发不出声音了,“咱能认真酿酒么?”
曹彰愈发莫名其妙:“难道我们之前都不认真吗?”
“呵呵……”
此时已是六月。
四月曹操留曹洪攻邺,自己领兵攻尹楷,破而回。当事时袁尚部将沮鹄守邯郸,曹操又亲自领兵攻破邯郸。
而后,曹操攻邺兵毁去土山,毁去地道。在城外作围城水沟,决漳水灌城。
邺城中饿死者过半,已守不了多久了。
一月后,袁尚回兵救邺。
作者有话要说:有关P和剧情的问题,其实本来没有立大纲嘛,于是总是写到哪算哪,就会经常的卡文了☆近吲吲渐渐顺起来了,不出意外的话P不会是二哥了,一旦曹小植与二哥争,以二哥个,是肯定不会轻易原谅、抑或相信曹小植的。
对了我一直想放个视频,等下!我去找找!!!
我上次发过,不过应该比较少的人看到=A=,每日都要看一遍的真*神作
曹小彰,我知道你蛋疼!你有本事去练武,你有本事去读书,我知道你莽夫!曹小彰,曹小彰,快读书,读书!读书读书快读书!
→→习惯这格式,神马都是神吐槽。跪地
32、如此待修
七月时曹彰与曹植终于酿完了酒,想起大约已有半月未曾拜访荀彧,便收拾了自己前往拜访。请使用访问本站。从前是曹丕时常带着曹植询问前线状况,如今曹丕不在,则成了曹彰与曹植一起来。
先前曹植与曹彰酿酒酿地欢腾,荀彧有所耳闻。近几日也有小公子偶遇上他,询问有关曹公喜好的事。荀彧心中好笑,回答的却十分诚实。<~]
主公虽常在他们面前夸奖曹冲聪颖仁爱,状似要将身后之事交于他。但事实上,如今的曹冲太过年幼,主公也并未真正立下世子。
将来之事到底如何,还有的看。
荀彧心中明了,面上从不表露半分。
两人被请入书房中时,除了荀彧还有一人♀是一位看起来同曹丕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身着一袭白衣长衫,正微笑静立于旁。他眉目十分端正,给人以无限温和儒雅之感。
哪怕是曹彰认为书生百无一用,第一眼瞧见少年,心中也会觉得他气质令人舒服。
见到曹彰与曹植,荀彧拱手道:“荀彧见过两位公子♀是犬子荀恽,表字长倩。”
他说罢,身旁少年也躬身一礼:“荀恽见过三公子、四公子。”
曹彰与曹植从容回礼。
荀彧抚了抚下颚长须,微笑道:“两位公子可是来问前线之势的?”
曹植颔首:“正是。”
仆人已上了凉茶。曹彰不客气一口喝完,才觉得燥热的身体终于凉爽了些。然后他们便听得荀恽微笑道:“既然三公子、四公子与父亲有要事相谈,荀恽便告退了。”
荀彧摆摆手:“前线之事,你在一旁听着倒也无碍。”
嗯?
曹植挑了挑眉。他不动声色抬眼凝视身旁少年,而后敛眸,微勾了唇角。
而后荀彧不语。
众人都有些疑惑他的沉默,曹彰看看荀彧,再看看一脸淡定如初的曹植,忍不住撇嘴道:“荀大人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前线出什么问题了?”
“这倒不是。只是……唉!”
荀彧说完这一句话,面上微笑已隐去了。
他起身走到窗前,倾身眺望远方。他的目光深远,仿佛已看破遥远的战场如何凄凉。终究只是闭了闭眼,怅然长叹:“先前主公命人在邺城之外掘了条壕,引入漳河之水包围邺城。如今邺城已是一座孤岛……听闻这两个半月以来,城中饿死者已有一半了!”
曹彰闻之,眼眸一亮,而后不解道:“这是大喜事啊!大人又为何要叹气呢?”
荀恽骤闻曹彰之言,下意识皱了皱眉。
房内一时无语。
唯有曹彰放下茶杯发出清微的声响,也好似能惊吓到人。
曹彰自然是受不了这等气氛的。他张了张嘴,四顾之下见众人面色都不太好,才不甘不愿地闭口不语了。
曹彰满面不以为然,曹植却有些明白荀彧的无奈了。
父亲起义,也许是为平定天下。但父亲更有一种雄心,更欲成就一生霸业;然而如荀彧这般士大夫起事,却只为匡扶汉室,安宁国家。
一如荀彧,一如孔融。他们始终秉持着忠贞之心,坚守谦退礼让之德。在如今乱世看来也许他们迂腐,但当天下安定,需要的亦唯有这般迂腐之人。
——如今曹操对邺城百姓的做法,何异于当年董卓暴行?
是以荀彧叹息,黯然。
好在荀彧伤感了片刻,很快调整了心情。
他转身道:“如今我军守邺城,不啻于瓮中捉鳖〗日前荀彧听闻袁尚引军回邺,想来是打算破釜沉舟与主公一战了。”
——那么,主公是战抑或避?
荀彧心中自有定论。但这番定论并不妨碍他考考荀恽,也不妨碍他考考曹彰与曹植。
若面前之人是曹丕,此时定要认真思索。因为他知晓荀彧在曹操心中地位,倘若能得荀彧青眼,于将来世子之位,难道不是一大助力么?
但曹彰却斩钉截铁抚掌大笑道:“好!等袁尚小儿归来,我军便连同他——将邺城一网打尽!”
他说这话时,整个人都似一把出鞘的利刃♀等豪情爽朗,叫人不禁心驰神往。
然而荀彧何许人也呢?他长年跟随曹操,非但没有丝毫影响,反而似笑非笑凝视曹彰,良久才淡道:“三公子这是认为我军当战了?”
曹彰双眸之中骤然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不错!”
“这是为何呢?”
曹彰朗声道:“当年袁绍以七万兵马欺压我军一万兵马,我军亦是大胜!如今那袁尚小儿不过一万残兵,我军如何能当个缩头乌龟?”
曹彰的鲁莽霸道,荀彧早有体会。他心中半是赞赏,半是叹息。他并不反驳曹彰的话,只微笑着循循善诱:“三公子一定听闻过‘哀兵必胜’这个道理。如果是这样,我军即便是胜,恐怕也得付出很大代价。”
曹彰皱眉不语。
荀彧转头看向曹植:“四公子认为呢?”
曹植思索良久才道:“荀令君说的不错,这是一种归家之兵,人人皆可一战。是以我军的确可以避其锋芒,等他们士气低落时再战。”
荀彧顿了顿,缓缓重复曹植的两字:“可以?”
“我听先生说……”
只此五字,荀彧微笑愈深。
瞧见如此意味深长的表情,曹植顿时反映过来。当下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再道:“前些日子,先生同我详细解说了邺城周围地貌。父亲如今驻守在邺城之外,而袁尚自北方引兵归,势必要直面我军。但倘若袁尚为节省时间,从小道山路归来,我军便可利用地形与之一战。”
曹植说得极其笼统,却也笼统得恰到好处。
果然荀彧接下来并不再问了。他仅是微微一笑,而后道:“四公子说的不错〗位公子稍安勿躁,待到一月之后,胜败自见分晓。”
曹植与曹彰已经告退了,荀恽瞧着两人背影,眼中有莫名光彩。
一般人都会认为曹彰莽撞,但荀恽并不这么认为。他曾见过曹公,曹彰今年十六岁,却有了曹公的一分气势。现下曹彰虽有些鲁莽,只要身边有谋士劝得住他……假以时日,定也能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将领。
至于曹植,先前他听闻好友说祓禊事后曹植所作的诗,年纪虽小却也有一分文采。今日看来,并非如此。
曹公之子,莫非都是潜龙不成?
知子莫如父,荀彧一语道破荀恽心中所想:“你是不是觉得,四公子也不似外界传闻的平凡无奇?”
荀恽道:“父亲为何不再问四公子如何利用地形一战?”
荀彧摇首:“他不会说的。”
荀恽微惊。
“为父若在追问下去,四公子只会回答三个字。”
“哪三字?”
荀彧失笑道:“不知道。”
“……”
却并非荀彧不知道,而是曹植决计会回答“不知道”。至于是真的不知抑或假装不知,再无人知晓。
七月末,袁尚果然循西山山路而来,临滏水扎营,夜攻曹军。曹军迎击,破走袁军,包围袁军大营,袁尚惧而乞降。
曹操听闻,大笑拒之。
袁尚便在这夜间逃遁退守祁山。此时袁尚部将马延、张等,临阵投降,袁军士众大溃。曹操获其军全部辎重,得袁尚的印绶和节钺。
而后曹操命袁尚的部下投降之人,将袁尚印绶等物送入邺城袁家,城中人心崩溃。
不久,审荣大开他所守的城东门,迎曹兵入城。审配怒而迎战,为曹操生擒。不久,邺事平定。
曹兵入城那一日,曹植收到了曹丕的信笺,微怔。
他忽然想起前两年过年时总能收到郭嘉给他的信,上面通常没什么事件,除了酒。
思及此,摇头失笑。
他家二哥总不可能问他要酒喝的。
曹丕走后,他有至少两个月时间觉得有某些地方很不习惯。然而时间久了,这些不习惯也就渐渐成了平淡,甚至开始习惯曹彰隔三差五喊的那几声“无趣”了。
算起来,已有整整七个月没有听闻自家二哥的消息了。想来以他家二哥修养、城府,在军营中与众将领谋士相处必是十分融洽的。
他与曹彰的酒已酿好了,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曹植心中想着,展开信笺。
曹丕用极尽华丽的辞藻形容了这七月以来的所闻所见,叫曹植几乎身临其境。而后说到这些日子学到的东西,父亲受的伤,军师的不羁……一大堆琐事,似要将这些日子所有一切都塞在这有限的竹简里。
末了,还轻描淡写提及一个人。
甄姬。
袁煕之妻,甄姬。
甄姬之名,邺城周围广有听闻。她本是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如今不过二十来岁,正是貌如春花,风华绝代。且她知书达理,熟读诗书。
<~]
这些都不。
的是,曹植一见到这两个字,便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
——这个女人,与他有关!
曹植下意识冒出这么个想法,瞳仁骤然一缩。
至于为何有关,又有何关,一如既往的无解。
曹植心下沉重。
这种感觉已许久未曾有了。而从前所有预感都是他人,譬如曹操、曹冲、司马懿……从无一事与他有关。
莫非这个甄姬……是他能否忆起全部的关键?
曹丕收到曹植回信时,曹操已掌握了整个邺城。彼时他亲临祭祀袁绍之墓,为之流涕。而后慰劳袁绍妻,归还袁绍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命定时给予袁绍家人廪食。
曹丕瞧着父亲这般作为,有些明白,有的时候
他微笑着打开曹植回信,初始笑的十分愉悦,但阅至后半,面色却渐渐难看起来了。
曹植斟酌的语句里,有意无意提到了甄氏,甚至后半,曹丕可以看出曹植对甄姬些微的兴趣。
曹丕猛地合上!
他豁然起身,纵马狂奔至袁绍府邸。他凝视着这座犹如牢笼的府邸,微微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家中有客人,先这么写上,一会修改,见谅=A=
郭嘉,江湖人称郭乌鸦==……
十一快来了。嗯,让乌鸦*郭来卖个萌=A=来个自白小剧场,有亲有兴趣可以去收一下我叫T这首歌,超欢乐~!
《我叫郭乌鸦》(改编字《我叫T》)
我叫郭乌鸦~绝顶聪明的脑纸~
我卖血~我爱桃~我用八卦勾引你~
不要再犹豫~2丕德祖不给力~
窝的粉丝亲们~不要再保存冷静~
人人都说窝牛逼~是本文最佳P~
没有人和窝抢位置~没战斗力~尖叫都给窝——————————————
点击啊~不要再百分之一!
留言啊~一定保证窝无懈可击!
蛋疼拉~窝卖萌你不要急!
收藏啊~订阅拉!全体给力!
——以上是卖萌嘉的想法,和作者无关==……你们都知道的,作者从不卖萌,她只测漏霸气……
咳,也好就这样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