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距成都府一百余里,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丹梯千级,曲径通幽,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景”,人称“青城天下幽”,与峨嵋之秀齐名。东汉汉安年间,天师张道陵云游至青城,赞叹曰:“真洞天福地也。”遂定居于此,结茅传道,青城成为道教“第五洞天”。百余年前,蒙古人入侵中原,山上数百间道观毁于一旦。后来战火平息,一个自号“凌空”的道人来到青城,重修建福宫,复兴天师正一道道统,传下青城十九剑,开创了青城派百年基业。
“建福宫修到第三年,四川忽遇大旱,凌空祖师慈悲为怀,取出多年积蓄,在崇州成都等地开设粥棚,接济难民。但如此一来,建福宫就没钱再盖下去了,若是从头募集资金,又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凌空祖师心中焦虑,睡不着觉,半夜在屋中踱来踱去,忽听得后山一声巨响,出门看时,只见白光阵阵。第二天一早,凌空祖师带着弟子来到后山,发现山腹裂开,露出一块块青石,堆满山坳。最奇怪的是这些青石全都是两尺宽四尺半长,平整光滑。消息传开后,众皆传言是张天师显灵。那些灾民感激凌空祖师大德,纷纷前来帮工,原本三年没建成的建福宫,竟不到两个月就完工了。”接引众人上山的是青城长老尤名达,这人身材矮胖,其貌不扬,却能言善道,一路上介绍景观,谈论掌故,峨嵋昆仑诸人听得津津有味。
昨日峨嵋派的送亲队伍在安平镇被一群来历不明的黑衣人突袭,险些全军覆没,幸亏昆仑弟子路过,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大家怕黑衣人去而复来,在野外苦守一夜,好不容易熬到天明,一面缓慢前行,一面派两名青城弟子飞马往山上报讯。青城掌门陆羽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急派李奇峰尤名达二位长老带人前往接应。那李奇峰面色阴沉,除了刚见面时客套两句外,便一言不发,一路上都是尤名达侃侃而谈。
“这个李长老怎么回事?好像咱们欠他八百吊似的。”戴飞咕哝道。他和凌若薇贪看风景,四处乱跑,渐渐落在最后面,方小白想讨好两人,在一旁跟随。他从小跟着师父混迹于市井,出道后又在镖局鬼混大半年,凌若薇和戴飞怎是对手,不一会儿工夫,三人就打得火热。
“你别多心,他一向如此。四川武林人士都知道青城李奇峰是冷面剑客,孤僻寡言,据他的弟子说,最长的一次,曾经连续十七个月不笑。”方小白笑道。
“十七个月不笑?”凌若薇伸伸舌头,“那他老婆岂不倒霉?闷也闷死了。”
方小白莞尔,他最欣赏凌大小姐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你们可别小看他,他是青城四长老中武功最高的一个,有人说连陆掌门都逊他一筹。不过,这话千万不要在青城山上说。”
“还用你嘱咐?当我第一天出来跑江湖么?”凌若薇白了他一眼,不屑地说道。
正说得起劲,前面停了下来,原来青城掌门陆羽早就率弟子迎出数里,恭候多时了。
当下双方见礼,互致问候一番。陆羽知众人旅途劳累又经一场恶斗,故长话短说,略谈片刻,便命人安排歇息,并约定晚上在长明殿为峨嵋派接风。
方小白和昆仑弟子被安排在山腰一座小院,周围绿树成荫,院中几丛修竹,一块怪石,怪石上刻着“竹隐”两个字。山风吹过,远处隐隐传来流水声。
看来自己是跟着昆仑弟子沾光了,方小白自嘲地想。以他的身份,当然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若独自上山,肯定会被客客气气地拒之门外。李朝阳和韩宁都是武林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来参加婚礼的,或有许多够分量的人物,正可好好结交一番,以便于将来办事。只是,这次婚礼能顺当吗?
龙在天手下的三员大将,程半鬼、岳通、况啸一齐来到四川,其中深意颇令人玩味。若仅仅与岷江帮商谈会盟,岳通一人足矣,用不到其他两人。特别是“神机书生”程半鬼,乃太行山将军寨的第二号人物,号称“算天算地算人”三神算,出道以来算无不中计无不成,龙在天的江山有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如今亲自进川,必有一番大动作。
正想得出神,忽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士。“方少侠您好,小道清风,负责照顾几位贵客的饮食起居,若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吩咐。”小道士稽首道。
方小白知道是青城派的杂役道士,却也不敢怠慢,拱手回礼。客套两句后,问道:“还有哪些门派的人上山了?”
“婚礼尚早,只来了四个人,有武林四剑中的‘紫电剑’柳青,苗疆的安玉凤姑娘,还有武当派姓顾的两兄弟,”清风答道,接着又赔笑奉承,“这个院子平时很少住人,是接待贵客用的,那四人便没资格住在这里。”
“哦,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和我们住的有什么不同吗?”方小白颇感兴趣。
“他们住在西面山崖下。那边的屋子是连成排的,不像这里独门独院,风景宜人,屋中摆设也不够雅致。贵派所住的院子,青城山上一共三座,另一座静空师太住了,还有一座空着,可见掌门对几位少侠极为重视。”清风把方小白当成了昆仑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