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剑归何处 > 第二十一章 柳青的推断(二)

第二十一章 柳青的推断(二)

柳青看着方小白的表情,心中有些得意:“其实我根本就没回去。众人搜索半夜,什么都没找到,我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对。大家散了后,我就直奔天照顶,垂绳而下,到了这里。青城弟子在下面搜索树林,检查大殿,全都看得一清二楚,李朝阳还跳上屋顶察看,我只好爬到峭壁的树丛里躲藏。青城派折腾了半天,一无所获,陆羽带着弟子们离开,留下几个杂役道士收拾残局。你来的时候,他们刚走不久。”

“这么说,你还没来得及试?”方小白问道。

这句话问得没头没脑,柳青却仿佛知道他的意思,飞快地答道:“我已经试过了。陆羽一走,我就揭开瓦片,钻进大殿,在梁上绑了块手巾,然后原路折回,爬上山顶,用了至少一刻钟的时间。我在山顶看着陆羽等人回到住处后,便沿着山道两侧的树林向山下急奔,抵达岔路口时,花了近两刻钟的时间。然后我又试了后山的路,没敢太靠近青城弟子的住处,隔着数十丈就停步了,粗略估计,从山顶赶到那儿约一刻钟时间。也就是说,敌人若从正面下山,需接近三刻钟时间;若从后面下山,需两刻钟左右,并且,我没有把瓦片放回去,这个时间还不算在内。”

(注:古人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约等于十四分二十四秒,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百刻制才演变为九十六刻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古人对时间不像现代人这么重视,计时仪器很少见,涉及时间时常用“一顿饭”、“一盏茶”之类含混词语。本文因故事需要,略作更改,假设“一盏茶”为十分钟,一刻钟为十五分钟。同时亦顾及历史的真实,不会把时间­精­确到分秒当证据用,仅作为推理的辅助手段。)

方小白沉吟道:“昨天咱们从出殿到派人搜索山道,绝对不到两刻钟时间,按说敌人逃不掉。不过,昨晚的事情惊心动魄,人紧张的时候,难免会把时间估计得慢些,不妨放宽一点,算两刻钟好了。这样的话,敌人从正面下山不可能,从后面下山的话,也许能恰好在钟响前后,赶到青城派的宿处……可是这也不成啊,还是跑不掉。”说到这里,他作出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望向柳青。

柳青冷笑道:“你装什么糊涂?如果是陌生人,自然会被发现,可若是自己人呢?不是正可趁着混乱之际混入人群吗?即便他晚到一会儿也不要紧,可以解释成听到警钟后,去四周查看动静了。还有,这个人十有八九是独居一处的,这样才能自由行动不被人怀疑。我曾去过李朝阳的住处,他独住一个小院,其他普通弟子都是数人一屋。我想,能够与他同一待遇的应当不多,除了几个长老外,无非是他们门下的首席弟子和派内执事。这个好办,具体有谁一打听便知。”

“其实一开始我就怀疑是熟人作案,”柳青从头解释道,“那两个小道士绝不是在门口遇害的,殿前空旷,敌人只要一踏上演武场就会被发现,不可能偷袭。如果放暗器和强攻,殿内肯定会察觉,所以,他们是在远离大殿的地方被害。但他两人受命侍候筵席,不会无缘无故地离开,更不会同时离开,一定是被人引走,然后杀害。”

“也许其中一人去林中方便,被敌人趁机杀害;另一人见他久久不回,去寻他,同遭毒手。”方小白道。

“凶手既然想作案,怎会寄希望于这种偶然之事?他们一定有把握引走清源清泉。凭什么有把握引他们离开?当然是熟人了,而且是有身份的熟人;”柳青为方小白的迟钝大摇其头,“再者,他们的胸前都被开了个大洞,我仔细看过,伤口凌乱不堪,不是一次造成的伤害。任谁胸口被洞穿,都必死无疑,为何还要屠戮尸体?在江湖上混过的都知道,这是为了破坏伤口,教人看不出死者被何种兵器所害。或许敌人的兵器有明显的特征,但我以为,更大的可能是,清源清泉都死于青城剑下!所以,我才顾不得休息赶来此处,趁清早无人重复昨夜凶手的行动,果然发现破绽。”

方小白沉默一会儿,叹息道:“柳公子神机妙算。敌人枉费心机,故布疑阵,却被你片刻间识破,方某实在佩服。”

柳青皱眉道:“方兄,这个马屁甚失水准。你应该像刚才那样,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再用崇拜敬佩的眼神望着我,嘴里说一声‘原来如此’即可。这样或许能骗倒我。”

方小白作恍然状:“原来柳公子也是马屁高手,怪不得对旁人的恭维不屑一顾,小弟班门弄斧,惭愧惭愧。”

柳青忍着笑意,说道:“你跟我来,咱们去看些东西。”说着,从洞口钻入大殿。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