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若薇道:“什么行事偏激些,根本就是个疯子!魔教杀他全家,不敢去寻仇,却怪陆掌门报讯不及时,又不敢找本人,只会偷袭女人和不通武功的小道士。哼,卑鄙无耻的小人,下三滥的懦夫,不是男人,亢云龙有这么个儿子,真是丢尽了脸。”
顾乘云附和道:“凌姑娘说得好,这种只敢暗箭伤人的小贼成不了气候,咱们定可捉住他。”
顾乘风有些不以为然:“前日展长老说过,此事与亢家庄后人无关,多半是龙在天搞鬼。”
王奇道:“龙在天虽出身绿林,但向来爱惜声名,信守江湖规矩,应不会行此卑鄙之事。再说,他身为武林第一高手,若凭这种手段取胜,手下也不心服。”其实龙在天仅号称中原武林第一,瓦剌国师赞思巴和昆仑掌门凌向山均与之齐名,但后两人一在蒙古一在西域,江湖中人为贬低他们,往往略去“中原”两字,将龙在天称作武林第一。
顾乘风冷笑道:“只会一路拳法的强盗也敢称武林第一,他作奸犯科之后,擦干净手,又换副面孔大讲武林道义,真是笑煞人。”
王奇知道自己失言,尴尬一笑,不再作声。安玉凤却有意追问:“武当自然是天下正宗,自三丰真人归隐后,无尘道长一直被奉为武林第一人。但不知,若与无名老人比,谁更高明一些?”
武林中几乎没人见过无名老人,亦不曾流传其事迹,这个名字被众人所知,是因为他教出了两个鼎鼎大名的徒弟:龙在天和风随云。在十九年前的问剑大会上,风随云“以招破招”,尽败天下少年英雄,一举夺魁,当今武林许多风云人物亦曾参加过那次问剑大会,如陆羽、华山掌门何逸之等,皆是其手下败将。龙在天则更为了得,出道以来百战百胜,与人对敌只用一套“少林长拳”,从无人能逼他使完全部三十二式。这两人一个擅长各派绝技,一个只用最平常的拳法,从不显本门功夫。旁人难免好奇,询问师承来历,二人皆道,师父自称“无名”,自己所学不过十之二三,若遇上真正的对手,自会使出师门绝学。江湖乃谣言滋生之地,且越是神秘之事,人们就越感兴趣,传到后来,无名老人的风头渐渐压过无尘,更有荒诞不稽的传言,说无名老人即是三丰祖师,见后辈们不争气,只得另觅传人。
十几年前,武林中公认的三大高手是无尘、莫问和赞思巴,后来魔教退隐江湖,无尘道长在朝廷的力捧下成为半仙之体,不再与寻常武人同列,三大高手去了两个。大家不愿鞑子和尚独尊,遂用新崛起的龙在天、风随云和凌向山填补,再加上无尘的首徒观虚道长,并称“五大高手”。谁知风随云听说后,连连摇头道:“我怎能与大师兄相提并论,若与他交手,最多撑百十招。”风随云曾与观虚切磋较量,千余合不分胜负,此言传出后,人们便去掉了风随云和观虚二人,仍称“三大高手”。
因为上述两个原因,一些心胸狭隘的武当弟子最听不得他人称赞龙在天师徒,顾氏兄弟即在此列。顾老大爱慕安玉凤,不愿顶撞,老二对此心领神会,站出来反驳道:“安姑娘此言差矣,无尘师祖系三丰真人的嫡传弟子,那无名老人怎配相比!他从不敢在江湖露面,多半是欺世盗名之辈,龙风二人故意夸大其辞罢了。在我看来,这两人的武功也没什么了不起,说不定根本没有师父,他们潜入各派偷学了些皮毛,为掩人耳目,编了个无名老人出来。”
安玉凤面露钦佩之色:“顾少侠豪气干云,视天下英雄如无物,不愧为武当弟子,小女子佩服。”
顾乘云心中一寒,若这番话传到龙在天和风随云耳中,那可大大不妙,即便师父听说了,也会斥责自己妄言。正自惴惴,方小白忽然Сhā话道:“无名老人姑且不论,不知龙在天和观虚比,谁的武功更高?”
顾乘云无言以对,憋了半天勉强说道:“没比过怎能知晓?江湖传言不可信。再说,徒弟高明不等于师父高明,那无名老人纯属江湖谣言。”
方小白点头赞同:“正是,师父高明也不等于徒弟高明。观虚掌门剑法高强,为人谦逊大度,在下仰慕已久。”这显然是暗讽顾乘云武功低微心胸狭隘,顾乘云大怒,却难以发作,总不能硬往自己身上揽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