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圣宗,有三庭七阁,除了琅宣阁是最不入流的,其余庭阁,地位相差无几,掌管不同事物。
譬如这玄籍庭,就藏有宗内万千法门。
玄籍庭,坐落在浩气神峰之上,外峰老树盘根错节,粗枝叶茂,有灵猴攀崖,猛虎啸空,许多兽类在山中穿行,空山鸟语,花香阵阵。
但入了内峰就不同了,行人虽多,却是安安静静,互不干扰,连说话也很小声。
宁舟从云头落下,没人看他一眼,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唯有知客道人瞧见,上前来,低声道:“这位师弟,来此可是寻找典籍?”
宁舟点首应是,“在下初入真传,特来此间,找一本凝练神光的法门。”
那道人望了望宁舟,“你知道这里规矩么?”
宁舟愕然,什么规矩?莫非还要给好处不成。
那道人瞧了瞧宁舟,“师弟无有拜师么?”
宁舟如实道:“没有。”
其实师承,是该有琅宣阁将宁舟的消息,传到各岛屿神峰去,哪位前辈看中了,就可收宁舟为徒。
但是李寿卿为了整治宁舟,怎会为他安排师承?宁舟的卷宗,还不知压在哪个角落里呢。
“真是太心急了,没拜师也敢来瞎选功法。”那道人摇摇头,“进去之后,往东角而去便是,那里皆是神光法门,这儿的规矩只有两点,此间的功法,不得宗门允许,不可传授他人,否则以门规论处。还有在里间切莫发声,否则冲撞了修为高深的师兄,别怪我没提醒你。”
宁舟看了看此间众人,心有所悟,“多谢指”
宁舟刚刚进门,一个气息浑厚的道人迎面走来,此人浑身罡气四溢,宛如一尊太古雄山,苍茫沉雄,他心头一凛,明白这是丹境修士。
二人相互一点头,错身而过,宁舟入了里面一看,有许多修士拿着一本书,看到津津有味,摇头晃脑,他无意间瞥了一眼,却见到书本上白白净净,什么都没有。
他也不奇怪,此间所有书册,均是道书,凭借身份牌符,才能观看,其他人根本看不见。而且一人只能看一本,要想再看别的法门,必须立下功劳,宗内才会论功赏法。
一般来讲,所有初入门的弟子,仅一次机会,得到白白看道书的机会。
是以,宁舟也很重视,毕竟是唯一机会,过了今天,再想看也不知猴年马月了。
东角很快就到了,古木书架一排排的,道书摆得整整齐齐,每─本道书道书旁,都有大概的介绍,这是让弟子有个了解,免得浪费机会。
摆在宁舟眼前的是一本星相道书,这门神光也很厉害,根据描述,此神光炼成后,真元充沛,宛如江河之力,绵绵存存,与人对敌之时,真元可站上风。
还有日月两属的神光,日月星三属的,也有不少,不过更多是的,五行之变,雷云气相的神光,唯独那下等气相的神光,近乎寥寥,宁舟看了大半天,也不过才发现三本,可见下等气相,有机缘得道者,是多么少。
越往东角走,旁边的弟子越稀少,而道书越显精妙,阳属阴属的也有,一摞摞的了十几个书架。
宁舟看的暗暗咂舌,他听净无瑕说,悬壶馆的法门,全部加起来,也不到百册,而这里何止千册,怕是连万册也有了。
这还只是神光的,上面还有箓境的,还有神通,宁舟想一想就忍不住惊叹。
玄门正宗!
这就是万载宗门的底蕴,收罗万法,无论什么样的弟子,几乎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而这就是大量培养弟子的基本,也是圣宗强盛至极,万载昌盛的底气之一。
忽然宁舟眼前一亮,瞧见一门神光法门,这门是主修风火的功法,名为《风火一气光》
他拿起那旁边的小牌牌看了起来,此书说的是直通大道,主修阳火和阳风,两阳相合,如同火上浇油,风助火势,其光灼热难耐,销金化铁,沾之即死,触之即伤,说的很是邪乎。
他旁边一位年轻修士,也在择选功法,见他拿了那本书,忍不住道:“这位师兄,这本书你练不得。”
宁舟诧然,“师兄为何这般说?”
圣宗弟子太多了,同辈份之间,大多不知道谁先入门,谁后入门,除非双方明确入门先后,否则多以师兄相称,即是尊敬对方,也是谦和的表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