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晦暗,空气潮湿,阴沉沉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月余。自从先皇去世,举国服丧,天空也不再明媚。就算是新皇登基天也不见转晴,反而更加晦暗阴沉。
先皇有三位皇子和一个小公主,太子是先皇的二子,为皇后所生,大皇子是季妃的儿子,常年戍守边疆,而现在登基做了皇帝的却是先皇的三儿子。先皇在世时与皇后夫妻情深,即使皇后的儿子不是嫡长子,依然立其做了太子。然而在数月前,先皇却一道圣旨将皇后压入大牢,后来更听闻皇后在牢中畏罪自杀了,接着先皇便一病不起。至于其中原由,皇家机密外人不得耳闻。但先皇是出了名的疼宠太子,即使皇后犯罪入狱,先皇依然没有废掉太子。然而就在皇帝一病不起之时,太子却神秘失踪了。先皇驾崩,大皇子未能及时赶回皇城,太子也不在身边,三皇子的母亲江妃和数名大臣却拿出一道圣旨,说是先皇临终前口述由尚书大人所书,圣旨表明先皇的遗愿是传位于三子文。一直默默无闻的三子文却在轮番的变故后,得到了继承大统的权力。这位皇子自小体弱多病,更是传言他胆小怕事,文才武艺无一精通,颇不得先皇的喜爱。坊间更是传言皇后被判入狱,太子的神秘失踪,皆与这江妃有关,就连先皇最后的遗诏的真实性都有待考证。要不骁勇善战,文韬武略的大皇子没得到皇位,反而会是这病弱年幼的三子文?但是大皇子刚刚回到皇城祭奠自己的父皇,边疆就传出战事,催着大皇子又匆匆的奔赴边疆。
新皇即位后,江妃就成了江太后。江太后垂帘听政,新皇却并无实权。因为坊间关于新皇登基秘闻传言不断,朝廷马上就下了禁言令,不仅禁止谈论有关皇家的任何事宜,连行人在路上见面也不得言语。这道法令的颁布,立即引起的民怨,不久后民怨四起,各地造反不断,朝廷不得不撤销此道法令。然而各地兴起的造反势力却很难平息,尤其是其中一只打着太子军的名号的地方叛军,声势越来越大。朝廷无力*,他们的势力反而迅猛增长。新朝廷不仅对民间施压,更是对为先皇效力的老臣们几乎集体处理干净。其中要数左相李爽,御书房大夫张广,太医蒋之容,大将军郑凯,这四位大人皆被满门抄斩,史官赵七海,太师何太生等一些官员家中六岁以上男丁全数抄斩,女子贬籍为奴。
虽然国家败落,新皇不得人心,但是在皇家举行了大型的登基庆典之后,亦要求民间要大肆庆祝十天。沿街店铺皆要披红挂绿,门前灯笼要更是要亮到天明不得熄灭,行人不得穿白衣,连丧事都要延后办理。朝廷如此欺压百姓,百姓心中自然都有不快,但骇其权势,表面看来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好不热闹!
“墨哥哥,我陪你出去走走吧,这两天街市上可热闹了。”自从昨日,爹和他说了些事情后,墨哥哥明显心情很差。
“好。”
“那我去和爹说一声,你在这儿等我。”
“别去,说了我就出不去了。”
“爹不让你出门吗?”
“嗯。”
“哦,那我们不出去了,你到那边的亭子里等我。待会儿教谈我上次没教完的那首曲子,我回房去把琴取来。”不知道爹为什么不让青墨出门,但爹一定是有他的原因。想起第一次见到青墨时的情形,他必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
“展颜?”
“嗯?”
“我可以出去的。”
“可爹那边,那我告诉他,我们只出去一小会儿。”其实以我的武功要保护青墨应该是没问题的。
“走吧。”
拉着青墨悄悄的从后门出去,绕到了街市。街市上真的是一片红红绿绿,热闹非凡。青墨让我拽着他的袖子,我俩穿梭在满街嗡嗡的人群中。虽然是跟在青墨后面,受着他的保护,但是心里却想着如果有人来找他的麻烦,我一定会出手把那人打跑。想到前面这个瘦高的哥哥可以由我来保护,心里就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