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轩稍微吃了点东西,解解嘴馋,就又感到没事可做了。工程也用不着自己整天去盯着,大白天的修炼又怕有人来打扰,天天上山也有点腻了,最后想着既然不想上山那就干脆下河钓鱼吧。
想做就做,秦轩找吃一根缝衣针,用手弯了下,再用锉刀挫了个倒钩刺,鱼线就用比较坚韧一些的棉线,最后再砍跟小竹子,一根最简陋的鱼竿就做好了。这是秦轩小时候跟村里的小伙伴最经常使用的鱼竿了,只要不缠到水草,钓河里的小鱼一点问题都没有■好鱼竿后,秦轩又到菜园子里挖了一些蚯蚓,带上松松就出发了。
秦轩小时候经常去的小河就是横头岭脚下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村里人都叫那里为三岔口,那里水量比较大,鱼也比较多,比较大。
秦轩就这样左肩膀上坐着松松,右肩膀扛着鱼竿,往横头岭山脚下而去。经过正在施工的滩地时,钱大贵还问了秦轩这是去干吗,听秦轩说是去钓鱼时被镇惊得目瞪口呆。
秦轩可不管那些工人的震惊,顺着河流而下,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三岔口。三岔口这里也就是秦轩承包的两条河的边界了,三岔口以上的都已经被秦轩承包了。
三岔口这边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有一个深潭,那里是进入下游的唯一通道。村里人称之为龙潭,意为潭水深得有龙藏在里面。其实是村里人为了吓唬小孩子不要到这里游泳才这样说的。不过村里这样的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这里也经常有下河游玩的小孩或是上山砍柴经过的成年人不小心溺水死在这里,秦轩七岁那年村里就有一个小孩从潭边经过时不小心摔下去淹死。
秦轩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龙潭,因为龙潭*,里面有很多大鱼,所以虽然这里经常淹死人,但还是有一些不怕死的会来这里钓鱼、电鱼和毒鱼。秦轩站在龙潭边上的崖坡上,看着底下十几米的龙潭。
由于现在已经是秋天,河里的水量减少,所以崖坡上都是干的。如果是夏天时,河里水量充沛,到时这崖坡上就会形成一道瀑布nAd1(龙潭的一边是陡峭湿滑的崖壁,普通人是肯定无法下去的;另一边则是一片高大茂密的灌木丛,村里的人为了方便经过不想绕远路,就在灌木丛中间钻出了一条勉强可以让人弯着腰通过的路径。
不过每到春夏季节,灌木生长旺盛,里面就会出现许多蛇虫。如果有人从里面钻过的话,很容易会被灌木上的毛毛虫之类的毒虫蛰出红疹疙瘩,又痛又痒。而且灌木丛里也是十分湿滑,秦轩七岁时在这里被溺死的小孩就是从灌木丛钻过时不小心摔下去溺死的。当时和他一起的其他小孩没人敢下去救他,等回去叫大人下来的时候都已经沉底了
秦轩现在是不用去钻灌木丛的,直接从崖坡上跳到下面的潭边。秦轩站在潭边,感觉还是挺阴深的,潭水里面有很浓郁的阴气,导致潭水十分的阴凉。不过好在每次有人溺死时村里人都会请道士和尚到这里做一场法事,所以这潭里暂时还不会产生阴灵。据老人讲在建村的时候老祖宗有请人过来看过风水,说这龙潭是三条河流的交汇之地,各种污秽的东西都会汇聚到这里,是极阴之地,加上终年照射不到阳光,很容易产生赃东西。虽然秦轩也看出来了这里有很浓郁的阴气,但是这主要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他也没有办法。
潭水四周都被灌木遮挡住,只有正午的一个小时才能有阳光照进来。加上里面的潭水幽黑幽黑的,怪不得即使有人来钓鱼、电鱼、毒鱼,也没听过有谁敢下去游泳的。
秦轩用神识探查了下,潭水竟然也有十几米深,虽然没有老人说的三根竹竿长度深,但在这种山里小河里也算是非常深的了。秦轩坐在潭边的一块大石上,将鱼钩甩进水里,然后就一边修炼,一边等待小鱼上钩,反正这种小河里的小鲫鱼是很难咬钩的。至于小松鼠松松,早就自己跑到河边的山上去玩了。
秦轩就像潭边的一块顽石,从中午坐到日落,中间偶尔也会提几次竿,时不时地有一条两三个指头宽的银白色小鱼被抛上岸。直到红霞满天的时候,秦轩才起身收竿。
秦轩看着脚边藕叶里的十几条小鲫鱼,十分高兴。这可是自己没用修为作弊凭真本事钓上来的,一个下午能钓十几条已经是十分厉害了nAd2(秦轩收拾好后,就准备回去了,回去将鱼杀了煮上一两个小时,到时味道那个鲜美。偶尔的也有城里人过来这边电河鱼,就是因为这种小鲫鱼煮汤的味道十分的滋补营养,而且味道还十分鲜美。村里很多小孩子暑假都会来钓鱼去镇上的饭店售卖,或是用河鱼换草鱼、青鱼,如果是小女孩则喜欢换金鱼回来养,这些对小孩子的诱惑还是很大的,所以一到周末暑假整条河里都十分热闹。不过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了,小孩子也都到镇里或市里读书了,河里冷清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