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轩很怀疑他还能不能再在里面挖到冬笋,没办法,只好往旁边一点的地方挖了。
秦轩不会挖冬笋,小时候虽然每年冬天都会随秦老头进来挖冬笋,但他那时一般都在找乌饭子、地茄子等野果吃,经常沾了一身的苍耳子等草籽。不过正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但多了也就多少知道一点挖冬笋的诀窍。
秦轩先在向阳的位置找了一颗正处于壮年的竹子,就是颜色较青,但又不是刚从春笋长成竹子的那种嫩青,一般是春笋长成竹子两三年的,而且最好还是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的。秦轩找到后,就先在这棵竹子的向阳面离竹子根部一米远的地方挖了起来,一般竹根都是向阳的一面长的比较旺,这一面竹根上长的冬笋也比较硕大。
秦轩在这一面挖了几下后,没找到竹根,又找了一面土地比较松软的挖了起来。这次找到竹根了,然后顺着竹根往上挖了起来,一直快到这棵竹子的根部了,没找到有笋,又顺着竹根往下挖了起来。直到挖了两三米远的距离,秦轩才挖到一颗七八两重的冬笋nAd3(不过由于秦轩没作弊,是凭真本事挖的,这棵冬笋被他一不小心给铲掉了一大截,几乎削掉了三分之一,不过至少这颗冬笋的中间精华部分还是在的,只要在两三天内吃掉,就不会臭掉。
秦轩把这颗已经被“砍头”的冬笋起了出来,放在一边,等要回去的再来捡。一般村里人挖笋是很少挖一根捡一根的,都是先放着,等将这一片地方都挖完后,要换地方了才统一捡起来,用麻袋装好,整袋扔在一边。不过这样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很容易被偷,因为你在挖笋的时候是低着头跑来跑去的,你装好的整袋冬笋不可能随身带着走,而是仍在一边,一不注意就容易被村里的二流子或是外村人偷掉。
竹林里的冬笋也是有分丰年和荒年的。丰年和荒年都是间隔开的,一年是丰年,下一年就是荒年。丰年的时候冬笋大丰收,冬笋的价格就比较贱;荒年的时候冬笋歉收,冬笋的价格就可能很高。而且更奇特的是两个相邻的村子有可能这一边的竹林是丰年,另一边的竹林却是荒年。两个村子丰年荒年不一样,就有可能今年你来我村偷挖冬笋,明年我到你村偷挖冬笋。
因为很多人到不是自家的竹林挖冬笋时都不是很爱惜竹子的竹根,挖的力太大太粗鲁,就会把竹根挖伤,或是把竹根上还没长成的小指头大小的笋蛋给刮掉。这些小指头大小的笋蛋都是为了在开春的时候长成春笋,然后在由春笋长成竹子的。如果笋蛋被刮掉太多来年开春时春笋就会减产,继而导致来年的竹子减产。甚至有一些缺德的人在别人家的竹林挖冬笋的时候碰到长的太弯或是太深不好挖的冬笋时会把竹根给直接斩断。这样这棵被斩断竹根的竹子接下去几年都可能不会长春笋和冬笋,这样造成的减产破坏更为严重。所以一般除非是亲戚或者很相熟的朋友,一般村里人是不愿意让外人来自家竹林里挖冬笋的,更不要说是外乡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附近十里八乡那么多的竹子,村里每年的冬笋收购价格却差异得那么大的原因。其实每年镇上收购的冬笋数量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如果你这个村是丰年,来收购的贩子就会压低价格,但是虽然你这个村子今年是丰年,但光你这个村子产的冬笋数量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贩子就又不得不到下一个是荒年的村子用较高的价格收购一些。
反之亦然,每年就这样循环着,除非你自己贩运出去卖。但是这又往往被道路交通所阻碍,你运出去少了还不够油钱,运多了道路条件又不允许。所以村子就永远只能这样贫困下去,除非把公路修完,但这个对地处深山几十公里只有几十户的小村子来说是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除非这个村子出了一个高官或是富翁,愿意帮老家一把。
秦轩在这根竹子下挖出了一颗冬笋后,又顺着竹根挖了一段距离,看到这根竹根开始变细,质地开始变嫩,结眼出开始出现淡青色后,就知道已经快到了这根竹根的尾部了,接下去应该不会长什么冬笋了。再挖下去就会挖到被壳子包裹住的竹根了,那就是这根竹根的尾巴了。
秦轩正打算换一块地方呢,忽然看到左脚边的地上有一个小突起,突起还有点龟裂,秦轩想着可能是有大笋,就用锄头轻轻地刨了几下。果然,掀掉表层的薄土后,就露出了几根黄黄的笋壳尖。然后秦轩在露出笋尖的四周挖了几下,就将一看一两斤的大笋露了出来。
秦轩轻易地将这颗冬笋起了之后,顺着底下的竹根,又一路挖出了七八根大笋,各个都是一两斤大的,还有一颗三斤多的。可以看出,这是一棵相当丰产的竹子。
秦轩知道这还不算多的,在丰年的时候有的竹子一根竹根上甚至可以连着长一二十根的两三斤的大笋,有时候挖一根就已经有几十斤了。但在荒年的时候也有可能你一天还没挖几斤,相差是相当的大。丰年荒年不管是在冬笋的数量上还是大小上都是相差很大的。
【一凡,更新最快,无广告小说】【】【一凡小说】???·?Y?F?Z???·?С?〇?Μ?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