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 第三十五章八股非祸 自有其说

第三十五章八股非祸 自有其说

基本上,通过这种完全不许动脑子的方法,便可剔除一大半的考卷。对于剩下小半全篇合式,再看其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文脉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清楚。这些方面做得好,同考官便可加上批语,推荐给二位主考最后定夺。

所以,虽然其刻板程式、束缚僵化为人诟病,也确实是使考生只能亦步亦趋,不敢逾闲半步。但正因为其对起、承、转、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和句数上也有严格的规定,这才使同考官可以一目了然的检校每份试卷,大大节省了主观思考的时间,提高了阅卷效率,且增加了阅卷的客观­性­,将考官的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使真正优秀可以可以获取功名。乃是在这个时代里,最客观,最公正的取才之道。

从这一点来看,王安旭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当然这些全部都是他从别人口中听来的,至于是否可以有幸一试。只有天知道。不过,这也让他对八股文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不由的感叹后世对于八股的说法有些偏颇,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古人用八股文作为考试的形式却实有他一定的道理。他不由得说出一句话,“八股非祸,其罪在人。科举非错,其错在人。”可见对于事物的本质,人应该将眼光放在全局的位置上来看。

就在所有考生都焦心企盼着成绩快些出来时,王安旭已经在山中开始修炼了。以他如今的境界水平,去学习一些武术招式是绰绰有余,所欠缺只有经验和熟练程度。于是他专心致志的开始修炼,渐渐的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其他事物。心无旁鹫的在山中修炼了二十天。

直到若琳的提醒,他才从修炼的劲头中清醒了过来。而此时却以到了发榜的日子。

而历次的浙江省乡试,可以说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甚至于比其他几个省乡试的程度还要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年的两榜进士都是江南人居多,而江南又以浙江文韵最盛。所以经过上百年的变通之后,考官们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阅卷只重头场七篇八股文,对于后面的两场,只需文字通顺,没有错别字即可。甚至于在答题纸中也只有这七道题,其余的另外写在其他纸上。

王安旭这一次考试,就是先做了那七道题。其余的那些题犹如喝水吃饭般那样简单。

当日子到了八月三十时,也到了放榜的日子。这一天,整个杭州城都轰动了起来,所有人都一大早起床,在街口等着,看看有没有报喜的队伍来到。说起来这乡试中举也不单单是一家的喜事。就连街坊邻居也是可以沾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按照惯例,那一家的秀才中了第,成了举人。里长是必须上门道贺的,邻居们也会送来贺礼庆贺一番,拉关系。如果是中了解元,那么县令也会上门庆贺的。

所以刚过了卯时,便有许多人已站到了街口。就连当地的赌坊也开出价码,对应举的热门人选及对应名次进行预测,有许多人便­干­脆在哪里投了注,等着结果准备赚上一笔。至于那些考生们,一大早也急忙前去观榜,看看自己是否中第。沈辰等几位王安旭的几位好友也来到了王安旭家,准备相约王安旭。

几人叫门后,由王氏开了门。几人一见,急忙说道:“拜见伯母。”说完鞠了一躬。

王氏笑着说道:“你们几个是来找安旭的吧,真不巧,安旭不在家。”

沈辰说道:“那安旭去了哪里?莫不是独自一人去看榜了?”

王氏摆手道:“他呀,说是出去玩上一段时间,已经走了二十天了,估计今天能回来。”

沈辰听后摇头道;“这个王安旭,真是清闲。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回来可要好好罚他一顿。”

这时只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星卓兄,这可是为难小弟了,我王安旭可没什么钱,不像你能吃得起四海如意楼的美味。我看,要请也是你来请才对。”

几人回头一看,之间不远处站着一个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正是王安旭。

,!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