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叔不过是想敷衍虚应他,不相信城里人会喂养家禽和动物。
“ 喽哩罗嗦没个完,再担误时间,等走回去,都可以吃早饭了。我去给你抱只出来”。幺叔早已看出这位在他眼里枉自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侄儿,肯定是从来不会说慌的,不是借故要离开,只怕旷工往后在单位领导心目中造成不太好的印象,不再加以劝留,他说完,就起身走到灶房里去了,一会儿就抱来一只小狗狗搁在秀才手上,跟着带着他,走出村子又过一段泥路,上了公路。
临别前,幺叔担心秀才下次再来,错走了路头还提醒道:“往后有兴趣到我家来,记到我家靠公路的方向有颗第二十七根公桩,是个醒目的标记,走到这就到了!这里一片都看上去都象一个样子。”
秀才点头应允,怀里抱着那只小狗狗站在路边与幺叔分手告别,走在柏油马路上,他不住地偏回头往那间茅屋瞧。这时天色开始渐渐暗下来。他心里多少有些发慌,不敢再浪费时间,就这么怀里抱着那只小狗,加快脚步上路了,大概用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才走回家。
第二天早辰,大妈也对儿子几十里路走回来的感到惊奇,以往没从中看不出儿子单薄的身体,内心却有一种不畏艰难的力量。她老人家特别做好一顿有营养的早饭,便去摇醒正睡得香的秀才,催促他起床吃饭:“天都那么晚,你回来做啥,隔天又是你幺叔的点大烛喝喜酒的良辰吉日,应该在那耍一天回来嘛。”按照她老人家的想法,向门市主任请假不上班这样的事也不常有,但是如遇特殊情况也是可以的嘛,儿子做事也太过于认真。
“ 我要上班!所以忙着才赶回来。再说,又没给人家准备一份贺礼,还要喝人家的喜酒。”秀才提高了嗓子解释道。
“旷工迟到是不行!可我晓得你是不好意思!出还是象“裤档片包大的”,你出不得众。”大妈原本以为儿子在幺叔家里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听他这么一说是缘于面浅心里宽慰了些,她老人家对儿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既喜欢又埋怨。秀才也不想再分辩,他至始至终不能明白,为什么本来做得对的事,落到别人那里难免不惹来一阵喧噪和哄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