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过了五六日,长安来的使臣抵达雅隆
那天禄东赞走时,公主一再嘱托:“让杨恺只身人来见”朵儿自个儿纳闷了许久,公主为何不肯回逻些见杨恺呢?杨恺不是杨政道大人的弟弟吗?杨政道可是爱了公主一辈子的他的一辈了都给了公主待禄东赞离去后,朵儿曾私下问起,公主却说不愿面对杨恺,就怕他会问起自已的兄长他兄长辞世,公主对他自然心存愧疚
杨恺在禄东赞的陪同下抵达雅卢一个仆从也未带朵儿瞅着一身墨青色长袍,系玉片腰带,儒中透着干练,官拜礼部副尚书的杨恺,心里不禁叹道,他长大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与她一同嬉闹玩乐的小子☆恺在踏下马车的那一刻起,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目之所及处,只见一座庄园农家式的竹棚子{在他眼里萨姆宫只能算是竹棚子},扎在半山腰的平地上,门也是竹子捆绑而就的,还是随手一推便开的那种,连锁也没有唯一的城墙{如果算得上城墙的话}是竹子及各种荆刺植物混搭在一的樊篱,也就半人高门前还有一条吓人的大狗在汪汪叫个不停,似乎随时会扑向他这个不速之客在长安,这恐怕连一般农舍也胜之数倍
他简直不敢想象公主在吐蕃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按大唐的礼仪行礼,跪倒后头抵地,久久不肯起来公主见此,讶然道:“杨使为何如此大礼?快快请起”杨恺纹丝未动,保持着头抵地的姿势,用沉痛的声调回道:“臣有罪,臣来迟,让公主受苦了!臣该死!”
公主更惊诧:“杨使何出此言?”杨恺抬起头来,道:“公主,您这二十多年就这样过来的么?”那一瞬,他眼有泪光闪烁
公主顿时明了他的心思,忙扶其起来,指着眼前一片绿野,莞尔一笑:“杨使请看,这都是我亲手所种,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
杨恺失声道:“公主,您”公主打断他,说道:“子非鱼,又焉知鱼之乐?”
到屋里坐定,禄东赞为了避嫌,找个借口出去了公主才轻声问道:“恺儿,先生身体安健否?”杨恺颇为神伤:“有负公主挂念,家父早在八年前便辞世了终前一直悔恨难当,悔当年没让哥哥早早迎您过门,以至”
公主点点头,忆及当年往事,也伤痛难抑:“这都是命,怪不得旁人的,先生对我恩重,一手教导我成人,却末能侍奉在侧,文成有愧啊”
逗停片刻,公主又问:“那我的母亲大人可有家书托你带来?”
“夫人在公主出嫁的第二年就一病不起,没多久便也走了≠终前心心念念的都是你们啊”
朵儿在旁听着,想起夫人平日里视她如已出,打小让她跟从公主一起上学堂,一起学琴棋书画,她名为公主侍女,夫人却从不拿她当奴婢看待不觉心中悲痛,偷偷垂泪公主也上不住泪水簌簌而落她是李家唯一的女儿,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母亲一颗心全在她身上她离了她,母亲怎活得下去呢?半响,她哽咽着说:“罢了,罢了,已然这样,也是命中早定不能侍奉双亲终老,是为不孝,却也无奈”
杨恺道:“公主节哀,得公主如此挂念,两老在天之灵也告慰了”
她想起杨恺此行的目的:“高宗皇帝命你接我回大唐意欲何为?”
杨恺面露难色,道:“臣难测君心,不过奉旨来接而已”公主看着礼数周全,小心应答的杨恺,知道他心存忌惮,一别二十多年,无论曾多么亲厚,许多东西也早已白云苍狗∧里长叹一声后,道:“恺儿莫要忌惮我,我是你的雪雁姐姐啊难道你忘了吗?皇帝心纵然难测,可国内形势你应该也是略知一二吧?”
杨恺一听公主此言,目光便往屋内探视一周,确定没有外人之后,才压低声说:“不瞒公主,松赞干布赞普去世多年,吐蕃国君年幼,大权旁落,实权都掌握在一些有野心的大臣手里,虽有禄东赞主持大局,但他是日渐老去,恐是有心无力了♀几年,我们两国的矛盾时而有之其他的便不好多言,公主莫怪”
公主点头,表示赞同她深知,这几年禄东赞年迈,手中的权力渐渐旁在他小儿子钦陵手里≌陵与禄东赞不同,禄东赞敦厚谦和,对外总主和不主战而钦陵年少气盛刚恢自用,建功心切,有忠心更有野心恐怕日子久了,还真不会甘心臣服大唐♀也是她担忧多年的事她静默思索一会,问:“高宗皇帝是怕两国若起战事会祸及于我吗?”
杨恺点头:“您是太宗皇帝指来的邦交大使,在名分上也算是当今圣上的皇姐,皇上肯定得顾及这一层关系,护您周全,不想他日身后落下骂名”顿了顿,又说:“再来,姐姐您下并无子嗣,皇上也怕您一个人在这边孤苦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