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剑法虽然玄妙,但自那密室中所学的三招剑式洛寒还都没研究明白,这又多出一本来自然也无暇细看,暂时先放了起来。
一本薄薄的《灵虚引》,只有六页,每页一个Сhā图,旁边是文字,全都是教人怎么呼吸,又怎么把吸进来的气体在周身运转的东西。洛寒料想这恐怕就是那木子凌所说的什么修仙之法了,只是这一时之间却也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也是先行收好了放在了一旁。
剩下的最后一本却是极厚,足足有半尺多,几乎和那本《大苍编年史》不相上下。封面上画着一个白发男子的背身像,而旁边却写着《万兽谱》三个字。打开一看,里边却全是彩图,各种各样的狼虫虎豹,雕蟒虾鱼。在图的下边或多或少还都记载着几行概述的文字,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编号。从三到万。独独没有一和二。洛寒大概的翻了翻,这图中所画的万般鸟兽却是一个都未曾见过。
查看完了这一堆东西,洛寒又把目光再次盯向了那个小袋子——他怎么都觉着,这一堆东西里边还是顶数这个小袋子最好玩,也最神奇。
明明它只有半个拳头大小,可这么一大堆东西又是怎么装进去的呢?
他随手拿起一本书来,刚想要塞到里边去试一试,可那书却是忽的一下就不见了,再一看时,却是自己就钻了进去,咦?这倒是挺好玩啊。
洛寒又拿起其他东西依次试了一遍,也都是尽然如此,只要他脑子里想着拿或者放,那袋子就好似能听懂他的想法一般,自行的放入,取出。
这袋子好玩是好玩,就是玩起来有点累……
洛寒渐渐的发觉,每经取放一次,他体内的气流都好似要损失掉一分,他拿取倒是不用手,却好似要生生的耗费掉那体内的气流一般。
而这每次损失的多少,却和那物件的大小,重量,数目都没有丝毫的关系,只和拿取的次数有关。
由此,为了试验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回,他便叫人取了一堆梨子做起了试验来。
最终的结果却是八十二次,哦,对。加上最后全部取出来的那次,一共是八十三次。这已是他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嗯,果然是仙家法宝!真是神奇的紧啊。”洛寒突然间得到了这么多好东西,自是极为开心,只是除了那小袋子外其他的事物又有什么用处,倒是一概不知,他在藤椅上又休息了片刻之后,便随手拿起了那本《灵虚引》来。
这《灵虚引》只有薄薄的六页。按那前言所述。只是一本极为浅显的入门功法而已。
第一页名为开窍,就是能觉察出那灵气所在,并能引之入体。那木子凌也曾几次讥笑过自己,只不过是个仅仅开窍的修为而已。
却是由此想来,我倒是早就莫名其妙的踏入这修仙的门槛了,只是不知那修行之法罢了。
而这接下来的几页当中,各分五层,正是那口诀要义。
就是要念动心神,催动体内那股灵动之气,逆行经脉运转一周,最后落回丹田,凝丝成线。如此为一循环,每运行三十六周为一小周天,六小周天为一大周天。也就是说,要借这运转之机,使体内那股灵动之气渐渐沉落于丹田之中。
洛寒以前也仅是能察觉出那灵气所在,却并不能随心所控,所以自然的也就无法留贮丹田。
如今,知晓了这原因所在,便试着按那书中所述的冥想之法,屏气凝神暗暗入定。
这冥想之法,说来玄妙,其实倒是极为简单。就是心念归一,与那灵动之气合为一处,引动着它逆动而行便是了。
洛寒在藤椅上威威坐正,闭起了双眼,仔细的体察那股灵动之力,进而意念相随,起初的几番,总是不能合为一处,不是快了些,就是慢了些,每每总引得他分心燥动。
几经之后,他终于掌握了那灵气的运行之势,心随念动,慢慢引导着它逆由经脉反向而行。这一情形极似逆水行舟,那灵气便为船帆,心念如桨,在那经脉之中缓缓的破浪而行。
这运行之时虽然极为的艰难,但是那感觉却是颇为舒适,就似那次在血泉旁醒来时一般。只时可惜,他刚刚运行了三个小周天,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那股灵动之力,也渐渐的消散了去,心念再也无法再魂守归一。无奈之下,他只好收气而止,睁开眼来,却见那天色已晚,月落归西。
曲指算来,这才仅仅运行了三个小周天,就已耗费了数个时辰去。若按那书中所记,每日行满七大周天方才有小获,自是差的极远。
不过此时,洛寒却是觉得心神极为的安定,耳目清亮。如是大梦初醒,清雨涤尘一般。那各中滋味自是美不堪言。
“嗯,怪不得那世人口口言传快活似神仙,原来这修仙之法却还有这般受用妙处。”洛寒心中暗喜,随手抓过那本《灵虚引》又细细的研读了开去“引气入道,反逆三潭,初若行舟,一路潺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