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昆仑山王宇随三清回到昆仑山后便随同三清闭关体悟此次讲道所得
道祖此次讲道讲的大多是成圣之法成圣有三法,一是以大法力破开天道以力证道,二是斩三尸三尸合一以证道,三是以大功德证道m
以力证道王宇没有想过,盘古尚且失败,他又如何成功
三尸证道也是艰难,善恶易斩自我难,洪荒之上也就道祖鸿钧以此法成圣,而之后的天道六位圣人可以说全是以大功德成圣女娲以造人功德成圣,三清以立教功德引出本身开天功德成圣,准提接引更是以大宏愿提前预支功德成圣
至于鸿蒙紫气成道之基王宇心中对此却抱有不同看法,相对于说鸿蒙紫气是成圣之基,王宇更相信那是天道下在圣人身上的一道枷锁以鸿蒙紫气成圣成的却是洪荒的天道圣人,成圣之后可以借助洪荒天道之力可是若有一天被洪荒天道抛弃,那么是否便会随时跌落圣位如此来说和洪荒天道的傀儡又有何异
至于王宇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他自己一直在规划着,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施为之时
王宇闭关五百年,总结了此次听道所得,同时也对以后的发展做了一些规划
王宇出关后,便见三清正在仙杏下论道,便上前行礼
“弟子见过师尊大师伯二师伯”
“为师正在与你两位师伯论道所得,相互应证,你便在边上旁听吧”通天见王宇行礼完说到
老子与原始也是点头示意
王宇见此便安心坐在一旁听道
老子为三清之首,见王宇坐落之后率先开讲: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冲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原始听着先是点头,又是摇头,接着讲道:“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行以恒中之道,是为恒德,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天之道无亲无疏,恒中之道,是天道之善……”
通天最后一个讲道:“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兮回生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老,神之最灵判吉凶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问道法,扬太上之正教……”
此三者之道,大部分都是鸿钧所传造化大道,端的是无上精妙此番一起讲道,取长补短效果更是好,毕竟鸿钧之道,各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一家之言哪里能体现出鸿钧大道的好来整个昆仑山都充斥着三人的声音,不同的道法回荡起伏,让整个昆仑山的生灵都如闻钟磬,心中明亮
“吾生于混沌初开,感觉世上有一种玄妙的东西,不只其名,不知其形,如风如云,抓不住也看不见,感觉就生于天地间,吾自认为既然抓不见,看不见那么就和他合在一起,吾既是他,他即是吾,一切顺其齐自然……”三人讲完鸿钧之道,老子便接着说他对于道的体悟
“大兄说的有理,吾认为既然抓不见,看不见,那么何不顺应他,但我不同意以身与他相和,应该顺应他,能广泛的感受他,这才是正确的……”原始天尊接着说出了他的体悟
“两位兄长,吾认为你们都不对,抓不见,看不见,也不能知道好坏,为什么不截取他之精华,吸取他正确的地方,让自身得到更加的体悟……”通天教主说道
王宇在边上心想,三清不愧是盘古元神所化,禀盘古的三种意志所生,又有盘古开天心得,现在的道都不同,怪不得后世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法
“徒儿认为既然抓不见,看不见,何不更加了解他,顺也好,逆也好,合也好,只要不偏离了本质,顺应自己本心,又有什么不可”王宇在边上见三清各执己道忍不住说道
“我认为三弟说的有错,截取他,你不知道其形,也不知其状,你又怎么截取他,难道截取他之糟粕吗?”原始天尊说出了他对通天教主所说的道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但是总有一天,我们能体悟他,那个时候截取精华,有何不可?”通天教主反驳道
“两位贤弟说的都有道理,何必如此”老子眼见二人又要开始争论,叹了叹气说道
“师尊二师伯,何不听我一言”看着他们快要争吵起来,王宇也劝解道
“善!”通天教主与原始天尊同时说道
“既然师尊于师伯都认为自己的道是正确的,那么何不在自己的道中融合入别人的道,互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就更能掌握理解吗?需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说完王宇也开始体悟起刚才他们所说的话来
“善”三人皆闭上眼,身上清气散发,头上三花聚顶,胸中五气朝元,修为竟然因为听了王宇的一句话而隐隐精进了
果然不愧为盘古三清呀!竟然只一句话就能让修为提升王宇也忍不住嫉妒三清的资质……
四人悟道,这一悟便是百年,百年后四人相继醒来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