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天下文胆 > 我这就跟你走(1)

我这就跟你走(1)

永远不要误解了唐太宗那份常人难以企及的胸怀丘壑与大气开合。

拯救老魏于生死一线,并最终将其拔擢使用的根本原因,并非魏征同志那句大义凛然的回答,而是李世民同学一颗包容天下、见贤思用的大心。因为与老魏相同政治背景,并得到相同礼遇重用的,还有王珪等一大批原先紧紧追随前太子的反动阵营遗老们。他们都没有被扫地出门,上大街清理厕所,在劳动中改造,也没有从此窝在家里,一遇运动就被戴上纸帽愤怒声讨,而是各自光荣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

这番话就很能言明李世民宏阔的心胸,“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城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猜忌乎?”闻之者,焉能不人思自励,一心团结在以李世民为绝对核心的朝廷周围竭诚尽力?20世纪中叶的中国,800万美式武装怎么就败在了小米加步枪面前?蒋中正同志显然没在李世民同学这里受到教益。

还有个例子更生动。太史令傅奕同志,和爱琴海边的毕达哥拉斯、泰勒士那帮人一样,有着共同的个人爱好——没事时,就喜欢抬头看天。所不同的是,老毕是观察天体运转的规律,老傅却是通过天象的蛛丝蚂迹预测大地上的一举一动,属于更高深的科研范畴,尽管这门学问现已失传,或者被证明是伪科学。

但玄武门兵变之前,傅奕确实看到了太白经天,依据理论,那是兵丧之兆。老傅连忙将这一大大不利好的消息报告给李渊。结果,李渊将心怀叵测的李世民找来,问太白为什么经天?太白在哪呆着,或不在哪呆着,­干­李世民甚事?但已起异志的李世民与暗窥端倪的李渊,父子双方却都心知肚明。在向父皇如泣如诉地陈述无辜,并替自己万般开脱中,秦王以头戕地,几乎一头撞死。

死了就不好玩了,李世民不会傻到自绝于父亲面前,他只是用剧烈的行动来获取老李的同情。但头上磕出的包实在疼,那一段时间,李世民最听不得现在网上流行的一个字——顶!

大权在握后,李世民也找来了颤颤惊惊的老傅,并赐之美食。

请来吃一顿不是目的。李世民发现老傅太有才了,睁着一双老迈昏花的眼睛,就能提前看到玄武门之变。有这么一位经常能准确预报点问题的人才在,确实很重要。老傅被深切勉励:上次你看天,几乎害死俺,但你只管看你的天,发现天上有什么变化,你还要像以前一样知无不言,千万别因那事不再告诉俺了。

老傅后来脸­色­果真一天天端庄、凝重起来,形同雕塑。就是只井底的蛤蟆,只要天天与夜空对话,将有限的视野投放在无垠的浩瀚星空中,他的面孔都会庄严起来。就连书也一样,你看哪一本哲学类书籍,有着流行书那样俏丽花哨的封面?

新朝的言路,就是这样被李世民一条一条打开的。做人,尤其作君王,和作学问一样。只有通,才会融,才能不囿于细节,不拘泥于死理,不执拗于成见。从而堂堂然走出一条新路,那么,其身后挥洒的,就永是宽博、畅达的气象。

细究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就像看千里马之于伯乐,后者不是前者的必然条件,但后者是前者出现的先决条件。讲这些,是想让所有的人更好理解,老魏日后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不完全是因为老魏的个人禀赋,而是有着供其茁壮生长的极合适阳光、水分和土壤。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