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一家住在镇北城西的林家外宅,多数旁支均住在此地,本家直系则在城南王府之中,城东则是林家的家将。与林家无关的则都集中在城北。林风出了学堂,向家中走去,还在想着今天的一切。
林风本姓云,就出生在这镇北城之中。由于父亲云鹤救过当代镇北王,同时也是林家族长林定山的性命,被镇北王赐姓为林,改名为林定川,归入林家的远亲旁支一系,于是云风也就成了林风。
在镇北王林家中,宗祠学堂是专为直系子弟开设的,授课人均为林家老一辈长老,尤其武技方面教授的是林家的家传绝技混元功,因此是镇北王势力范围内名声最为显赫的一处学堂。只因林风之父林定川在林家定期的剿灭蛮族作战中立下大功,为救族长断了左臂筋络,等同于落下残疾,且武功大损,经族长林定山特准,让林定川之子可以进入宗祠学堂学习。
林定川有两字一女,长子林升,次子林风,最小的是*林霖。林升今年十二岁,已经过了习武的最佳年龄。林风刚满六岁,学武刚好。因此林定川毫不犹豫的选择将林风送入了宗祠学堂。
象林风这样的旁支子弟到宗祠学堂学习的也就少许的几个人而已,均是家中长辈为家族立下大功,经族长特准或长老举荐而来,算是对立过大功的族人的一种补偿和奖励。其余的旁支子弟均由家族指定教习,集中教授学识和武技,学习的也是相对平常一些的功法。
林家旁系子弟很少能够进入家族的核心,家族的执掌者几乎全部出自直系,因此在地位上远不如直系子弟。学堂中也就时常有直系子弟瞧不起旁支子弟的情况,但林家族长及各位长老一方面担心家传功法旁落,另一方面担忧直系子弟过少,日后无法撑起林家。也无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在旁系中挑选资质绝佳的幼儿,然后过继到直系,再送入宗祠学堂,多年以来,倒也能保证林家后继有人。但如林风这样,并未看出资质有多好,又没有过继到直系的旁系子弟,就只有他一个。
林风家中并不十分富裕,但依靠家族的例钱和父亲的抚恤,也能衣食无忧。林定川一家作为标准的外来户,虽说镇北王对林定川一家照顾有加,也曾传令要求对林定川一家必须一视同仁,但对早已养成高人一等习惯的直系子弟来说,对镇北王的这样的命令阳奉阴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直系子弟平日对旁系宗亲也经常是冷眼相向、出言尖刻,何况于对林定川这样严格来算根本不姓林的外族人。
大多数人顾忌镇北王的威严和命令,对镇北王的救命恩人林定川本人还能保持客套,但对他的两个儿子却是毫无顾忌,直系子弟甚至于一些较为强势的家将、仆人的蔑视和白眼。让林风小小年纪就已承受了太多的白眼、奚落。经过最初的气愤、哭泣,再到后来父母教导下的逐渐适应,与相对粗犷很多的大哥林升不同,不满六岁的林风已经学会了隐忍和坚韧。
林风深深不屑于一些旁系宗亲的阿谀奉承,父母的教导,尤其是父亲的实例使林风认定了只有自己变得更强才是唯一出路。
父亲曾嘱咐过他,如果与直系子弟发生冲突,一定要忍耐,要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只有学了家族绝技,才能变强,只有变强了,才能不受欺辱。
今天学堂中的一切为他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林风第一次知晓这世上是有仙师的,而且仙师是有可能收徒、教人修行的,林风不禁想到,如果我能得到仙师指点,是不是就可以变得很强,那样我的父母、哥哥和妹妹是不是就有好日子过了呢。在无限的遐想中,林风已经回到了家门前。
回到家中,晚饭已经做好。对于林定川来说林风能去宗祠学堂学艺已是旁支来说已是莫大的荣耀,若不是长子林升已经十二岁,肯定是让长子去的。可是林升已经过了练武的最佳启蒙年龄,也只能林风去了。林风如能学艺有成,将来再有机会谋得官职,以后的日子自然会好很多,起码不用整天烦心族内子弟的欺辱。
林风看着父亲、哥哥和抱着三岁妹妹林霖的母亲脸上欣慰和期待的笑容,顿时心中不快烟消云散。只有在家人面前,林风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刚刚六岁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欢笑、嬉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