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王又问道:“老师,那天地人合一之数是多少呢?”
广成子说:“万物一气,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天地人之数的比例关系为零点六一八、一点六一八、二点六一八,简约起来,就是天一地二人三,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三阴三阳之谓人’之说。”
玉王说:“老师说的‘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我理解为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从一开始,到三时就能独立运行,到五时就壮大成熟,到七时就繁荣昌盛,到九时就达到顶峰,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广成子连连点头说:“对!对!对!”
玉王问道:“老师,那‘零点六一八、一点六一八、二点六一八’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广成子说:“零点六一八是宇宙中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它是將一条线段一分为二,使其中一段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段与这一段之比,其比值是一个除不尽的数字,我们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则得零点六一八。这种分割的比例很严格、既艺术、又和谐,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都十分美丽,让人见了感觉舒服自然。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生灵或植物就都是按这比例生长的,比如人的脸,其额宽与脸长之比就是零点六一八,符合这一比例的脸庞一定很好看,不符合这一比例的脸蛋就难看。又如一棵树的嫩枝,从顶端向下看,其叶子就是按照这比例排列着的。再如正五角星中,所有连线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这个比例的,而五星连接起来的正五边形及其连接对角线后组成的所有三角形,也都符合这个比例。所以,我们说天是最美丽和谐的,因此,我们把天数定为零点六一八。天为一,一除以零点六一八,则得一点六一八,此就是地数。把地数除以零点六一八,则得二点六一八,这就是人数。故我说,天地人之数的比例关系最协调,最和谐,最美丽。”
玉王听了说:“这零点六一八之数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比黃金还宝贵。”
广成子说:“那我们就称它为黃金之数吧!那分割线段的方法我们就叫它黃金分割法。”
玉王又问道:“老师,气数在天地万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广成子说:“气散而亡,气聚则旺。气数尽,则功能衰竭,就无力回天,必将遭受劫难而灭亡。气数未尽,则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躲过一劫。国之将兴,必有禎祥,有道明君,呼之欲出,能量聚积,气数见长,功能增強,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就会统一強大、社会就会繁荣稳定,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兴风作浪,无道昏君,暴掠百姓,系统崩溃,国家分裂、经济衰败、社会混乱。劫难当头,气数已尽,你想治也治不过来。”
玉王问道:“老师,那天地的气数是多少呢?”
广成子说:“首先,我说说大地的气数。大地的气数分‘元’和‘会’,每会有一万零八百岁,一元有十二会,共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岁。”
玉王说:“那就是说,大地经过一元,即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后就得灭亡,要重新去开辟喽。”
广成子说:“不是的。我说的大地气数实际上是指地球的劫数,那一元不是指地球的毁灭,而是指地球遭受的大劫难。当大地过了一元,世界必然出现天塌、地陷、洞毀、神灭的特大浩劫。劫难来临,整个大地又混沌一团,无东西南北之向,无上下高低之差,无方圆曲直之別,无远近明晦之分。无边无际,朦朦胧胧,浩浩荡荡,浑然一体,沒有分界,之后,又有神圣之人顺应自然,将这混元一气状态再次开辟。”
玉王问道:“老师,这大地的气数从哪一会开始算起呢?”
广成子回答说:“甲为天之气,子为地之气,甲子相合则岁立,故大地的气数从子会开始。”
玉王问道:“老师,那我们现在处在哪一会呢?”
广成子说:“大地的气数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从盘古诞生那天开始的。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至今,共有二百七十万七千七百六十四年,相当于过了二十元又十一会,现在应在亥会中。”
玉王说:“那就是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已遭遇了二十次大劫难了。”
广成子点点头说:“是的。”
玉王问道:“老师,您知道那二十次大劫难的情况吗?”
广成子说:“我略知一二。”
玉王着急地说:“那请老师赶快说说。”
广成子说:“在创世元灵创造出地球后,地球遭遇的兩次大劫难,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一次把创世元灵精心培育起来的恐龙王国全部摧毁了,一次把他培育的地球新生灵毁灭一光。这兩次大劫难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以后的二十次是在鸿钧老祖继承创世元灵的遗志,指导盘古开天辟地、筑造九重三十六层天后发生的。其发生的祸因主要是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在押解刑天过经星天时,这刑天居心叵测,抖动脑袋,抖掉头上好多头发,这些头发有十根长的变成了小行星,有八根特长的变成了扫帚星,其余的都变成了陨石。而这些陨石、扫帚星与小行星沒有固定的运行轨道,纷纷坠落,与地球相撞,那陨石撞地还不太要紧,最多撞出一些陨石坑,小范围引起爆炸,造成冲击与破坏,但那十八颗彗星与小行星在后来的二百三十万年內分十八次撞击地球,造成地球十八次大劫难。”
玉王问道:“老师,您前面说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惨像,已惨不忍睹,那彗星撞击地球的惨烈程度是不是更惨呢?”
广成子说:“小行星撞击地球也不是次次都那么惨,这与小行星本身的大小、撞击的速度、撞击的地点有关。而彗星撞击地球所造成的惨况也与彗星本身的大小、彗星內部物质的组成、撞击的速度、撞击的地点有关。第一颗刑天彗星是由稀松的雪团组成的直径有二十来里的大彗星,它撞地时,一颗耀眼得比太阳还要亮的篮白色大火球,拖着长长的烟火尾巴,以每秒二十多里、每小時达八万里的速度,势不可挡地向下冲,它掠过天空时,还发出隆隆的巨雷般轰响。它一进入地球大气层,就开始崩溃,引发一系列的爆炸,炸成无数个火球,落向地球。整个天空都是灰黑色的,反衬出那彗星特別耀眼。而地面上的生灵在旷野上空看到罕见的白夜与明亮的桔红色天光。这时,天空突然起风,风中还夾杂着巨大的杂讯。地下发出一种异常的响声,一下响,一下停,声音怪怪的。这种异常的响动发生五六十次后,地球上空发出惊心动魄的排炮似的爆炸巨响,无数个火球落到地面上,地球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沖天大火形成蘑菇狀的煙雲,向上升騰,雲堆裏火舌繚繞,灼热的气浪此起彼伏地席卷着整个地球上空,強烈的空气对流形成威力极大的龙卷风,所有的树木被连根拔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到地上,所经之处,摧枯拉朽,飞砂走石,尘土飞扬,烟雾弥漫。这种冲击引发地球強烈的震动,有些地方出现地动山搖、山崩地裂,沿海地区发生海啸,海水倒灌,遭成洪水泛滥,生灵躲避不及而遭震死或淹死。有些地方出现冰天雪地,生灵被活活冻死。虽有许许多多的生灵躲过此劫,一时活了下来,但到处都是焦土,找不到食物,就活活被饿死。彗星爆炸后它自身很快就蒸发完了,在地球上不留下任何残骸,但爆炸后的几天里,方圆几万里的天空被一种阴森的橘黃色所笼罩,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南半球广大地区连续出现白夜现象。”
玉王Сhā上说:“那十八颗彗星与小行星怎么不接连撞地,而要分十八次撞地呢?”
广成子说:“这也是天数决定的。一般地球在一元之中只发生一次大劫难,不会连续发生二次以上的。”
玉王问道:“老师,按你的推算,我们现在已处在这一元的亥会中,是不是地球的大劫难又快要降临了呢?”
广成子说:“按我的推算,这一元的亥会还要隔七千七百六十四年才结束,所以,地球下次的大劫难还要过七千七百年左右才来。当然中间的中小劫难也不会少。”
玉王问道:“老师,到时那会是怎样的大劫难呢?”
广成子说:“这劫难会有多大,我现在也不好说。”
玉王问道:“那是什么因素造成地球这次大劫难的呢?”
广成子说:“据我所知,造成地球大劫难的因素很多,导致生灵绝灭的因素有几十种,而最主要的有十三种。”
玉王说:“那请老师快说说,是哪十三种?”
广成子说:“一是其他星球和地球相撞,势必引起大爆炸,将地球击为齑粉,所有生灵一齐完蛋;二是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地球虽还存在,但物种都会消灭。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恐龙就是因为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绝灭的;三是地球內部压力太大,板块运动造成大地震,这种大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洞毀物亡;四是地球內部的熔浆上冲导致火山大喷发,地球熔岩和火山灰将大部分陆地覆盖,生物无立足之地,活活被烧死;五是海洋大海啸,巨浪席卷陆地,把生灵都卷入海中;六是地球气候反常,炎热大旱,所有物种因久旱无水而灭亡;七是地球大洪水,大部分陆地因洪水泛滥而被淹沒,会造成生灵涂炭;八是冰冻严寒,物种根本无法生存;九是全球饥荒,所有生灵因长期无食而饿死;十是虫族阴谋破坏,派隐形杀手潜伏生灵体內,用细菌侵袭生灵,导致瘟疫流行,物种无抗疫能力而大批大批的死去;十一是地球大气层的空气被毒气污染,生灵被毒死或闷死;十二是生灵之间失去平衡,物种之间相互残杀而互亡;十三是阴神作乱,我们沒有及早发现与抵止。如那次混沌氏和形天勾结就是一例,幸亏被元始天尊及早发现了。至于这次地球遭遇的大劫难是什么因素,我一时还说不准。”
玉王说:“不管它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只要不是地球整个毀灭,那我们都要尽全力去救渡生灵。老师,您说了大地的劫数,那老天有劫数吗?”
广成子说:“有啊!但每一层天的劫数都不一样。”
玉王问道:“老师,那每一层的劫数是多少呢?”
广成子说:“在三十六天的第一层天为每九百万年一劫,往上每高一层增加一倍,到第二十八层天就为每一千二百零七億九千五百九十五万五千二百万年一劫。当一层遇劫时,只有这层以下的都与这层同劫同毀,而上面的各层不会遭劫。”
玉王说:“怪不得鸿钧老祖要盘古造三十六层天,他和三天尊住在最上面的四圣天,那里根本就不会遭劫吗!”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四十六回 漫话人气人心经
!!!!第四十六回漫话人气人心经
玉王听了老师纵论天地之气数后问道:“老师,人的气数是多少呢?人和人的气数相同吗?”
广成子说:“人和天地不相同,自然,气数也就大不相同,就是人与人之间,他们的品位大不相同,气数也大不相同,比如神仙的气数就很长,象天帝天尊就可以与天地同寿,历经万劫而不死。而一般人的气数就很短,有的甚至一出生就夭折了,或者会胎死腹中。”
玉王问道:“老师,为什么人和天地的气数相距这么大呢?”
广成子说:“在这世宇中,天穹广袤,地理深邃,人际复杂。这人尽管皆憑气生,为气血化生,孕育过程相同,外形相似,有头有脸,有眼有眉,有鼻有口,有耳有脖,有身有体,有手有脚,有肤有皮,有发有毛,有五脏六腑、血脉经络、精血魂魄、神灵意志,但五花八门,称谓多多。”
玉王问道:“那人的气数可爬以超过大地的气数吗?”
广成子说:“完全可以,但一定要修练,要得道,鸿钧老祖、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的气数就都超过了大地。”
玉王疑惑地问道:“老师,您刚才说人际复杂,这人有什么复杂的呢?您和我不都是人吗,我们不是都很简单吗?!”
广成子反问道:“那混沌氏、刑天氏、共工氏、康回等不也是人吗,你说他们简单吗?”
玉王说:“他们是人,但他们和盘古、三皇、羲皇、女媧、神农都不一样。他们的野心太大,想独霸世界,独霸天下,不为百姓众生着想。”
广成子说:“这就对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一心为公,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只要对众生有利,那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盘古就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但有的人一心只为自己着想,总想统治人、压迫人、剝削人。那混沌氏就是个典型,而且这种人总是贼心不死,阴魂不散,一遇机会,就会死灰复燃,招搖上世,禍害天下。还有种人明哲保身,只管自己逍遙自在,不乡为天下苍生出力。”
玉王问道:“老师,这人倒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广成子说:“这人有五种产生方式,一种是自然之物经长年累月的潜形修练而成精变人,像鸿钧老祖、陆压道人、混沌氏、女娲等太古神灵就是这样产生的,但这样产生的人很稀罕;一种是天地媾精,阴阳布化,兩种灵气交感而孕生的,像盘古、太上老君、器度、前三皇五帝、后天皇十三兄弟、地皇十一兄弟、人皇九姊妹等就是如此诞生的,这种方式产生出来的人无父无母,一生出来就能自立于世,独立行走,开口說话;第三种方式是经男女结合,雌雄交配,阴阳媾精,育成胚胎才能产生,这种方式在元始天尊遇见他的红颜知己太元圣母,两人结为夫妻,尤其是到人皇兄妹诞生後才出现,它一用上,人的繁衍就突飞猛进,说不定今后地球上会弄到人滿为患的地步;第四种方式是人与其他物种交配而孕育成|人,这种方法产生的人也很少,而生出来的人往往都是神人或圣人,要不就是妖人。”
玉王Сhā问道:“那第五种方式是什么?”
广成子说:“就是用法术造人,象女媧时代,她就用法术造了许许多多的人与康回决斗。”
玉王问道:“老师,你刚才说的精血、魂魄和神灵是什么?”
广成子说:“动而营身,谓之魂;靜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这‘精气神’是人的三宝,在人的头上有太一帝君,也叫泥丸君,人的神灵皆归他总领。人的魂魄能照生识神,司命处心,吸纳生元。故有一诗曰:
‘白元居右拘七魄,无英居左制三魂。
所以周身神不空,桃孩住脐保精根。
元气入鼻灌泥丸,照诸百节生百神。
神气清明形固安,运动住止关其心。
所谓人生有由然,予內观之历历分。”
玉王问道:“老师,人的心是什么样子?它在人身上起什么作用呢?”
广成子说:“我有一篇《人心经》,且吟给你听听,其文如下:
‘吾说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端,食味別声,被色而生。我观人身,从虛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時。天圆地方,头圆足方,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手有十指。辰有十二,足有十指、茎垂以应,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年岁天日,三百六五,人之骨节,三百六十。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十二经水,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十二月,人十二节。地有光禿,人有无子。人与天地,一一相应。天隨人愿,人得天佑,心得天意,天意在心,天人合一,天人相参,天人合德,天人相合、天人相得,乐天知命,顺天休命,方可行道。
心则神也,位于胸內,隔膜之上,兩肺之间,形似倒莲,大小如拳,有包护卫。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不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沒有定形。人身之主,禁人言行,使形不歪,使神不邪,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淨则生,浊躁则亡。为神之舍,为血之主,为脉之宗,主宰人命。人之五脏,藏着五神,肝藏其魂,肺藏其魄,肾藏其精,脾藏其志,心藏其神。心统五脏,协调六腑,心与小腸,互为表里。心主血脉,心之合脉,其荣色也。心气旺盛,血脉充盈,搏动有力。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节律不整。心主神志,心功正常,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心功异常,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汗乃心液,心阳虛脫,大汗淋漓;心气若虛,表卫不固,则出自汗;心阴虛时,阳无所附,心液失敛,盗汗乃发。舌为心苗,心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上焱,舌体糜烂,小便短赤,灼热疼痛;心血瘀阻,舌质紫暗,出现瘀斑。热入心包,痰迷心窍,舌強语謇。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色红润,富有光泽;心气不足,面色苍白、晦滞无华。脾气虛弱,运化失职,血源不足,心血亏虛。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伤脾健运。
心属于火,阳中之阳,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人刚出生,神元清靜,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脫,便至灭亡。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淨,万禍不生。
万物之中,人最为灵。人从道分,谓之曰命;自一稟形,谓之曰性;所以任物,谓之曰心;心有所忆,谓之曰意;意之所出,谓之曰志;事无不知,谓之曰智;智周万物,谓之曰慧;气清而驶,谓之曰荣;气浊而迟,谓之曰卫;总括百神,谓之曰身;万象备见,谓之曰形;块然有阂,谓之曰质;状貌可则,谓之曰体;大小有分,谓之曰躯;众思不测,谓之曰神;邈然应化,谓之曰灵;气来入身,谓之曰生;神去于身,谓之曰死;所以通生,谓之曰道。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守道长生,为善保真。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生不可常,用道以守。”
玉王听了后,连连说:“好!真好!老师这《人心经》不仅讲了天人合一、法天像地和人心的位置、形状,而且论述了心的作用及心与其他脏腑、器官、精神的关系,阐述了人应淨心守道、修心养性、为善保真的道理,真又是一篇传世之作啊!我当好好记之。老师,您能不能把这《人心经》及先前给我唸的《阴阳经》、《天经》、《道德论》一一翻印出来,广为流传呢?”
广成子说:“不可,这仅是我一家之言,只可记于心,不能写于紙。”
玉王问道:“老师,您说人是阴阳二气交感或是阴阳二精结合而孕生的,我搞不明白,那气或精怎么会变成|人的呢?”
广成子说:“那我就给你讲讲人的孕育过程,他吟诗一首道:
若问胎儿何孕生?一月父母精血凝。
二月腹中胞成胎,三月胎动有三魂。
四月靜镇为七魄,五月五行以安神。
六月六律滋灵腑,七月七精通光明。
八月八景真灵降,九月宫室以定精。
十月气足成万象,胎儿从娘腹中生。”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四十七回 细分人类解人字
!!!!第四十七回细分人类解人字
玉王问道:“老师前面说世上的人是五花八门,称谓多多,那都有哪些人呢?”
广成子说:“从性別分有男人、女人;从年龄分有老人、大人、小人;从职位分有农人、工人、军人、官人、商人、学人、僧人;从地位分有凡人、贤人、圣人;从道行分有神人、仙人、真人、异人、怪人;从品行分有好人、坏人与妖人。”
玉王问道:“那这许许多多的人有品位层次之分吗?”
广成子说:“有啊!我且不说世间的凡夫俗子了,就是神道仙界之人虽然修道有先后之序,但成仙有高下之別,也有品位层次之分。我靜心思研日久,觉得神仙可分为五类六等七阶二十七品位。”
玉王问:“哪五类六等七阶叫二十七品位?”
广成子说:“五类是指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他们是因地因名而称谓的,就是在天称天仙,在地称地仙,在人称人仙,在鬼称鬼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六等是指按神仙主管的事情来分的,一是神人主天,二是真人主地,三是仙人主风雨,四是道人主教化吉凶,五是圣人主治百姓,六是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七阶是按神仙在天地间的位置来分的,一是太极,二是玉清、三是上清、四是太清、五是九宫、六是洞府、七是太阴。二十七位品位是九圣九真九仙,三九二十七品。”
玉王Сhā问道:“何为九圣九真九仙?”
广成子说:“玉清境有上圣、高圣、太圣、玄圣、天圣、真圣、神圣、灵圣、至圣这九圣。上清境有上真、高真、太真、玄真、天真、真真、神真、灵真、至真这九真,太清境有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这九仙。”
玉王又问道:“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的品位都有哪些区別呢?”
广成子说:“区別可大了,主要体现在他门修炼达到的程度和最终正果上。如天仙也称仙人或飞仙,是指居于天府、能飞升的神仙。他们的修炼为修证之最上一成,即达到炼虛合道的最上乘即大成境界。因此他们能神化轻举,飞行云中,神光普照,化身万千,一得永得,一证永证,神通恢阔,法力无边。开天辟地,化劫度人。神仙也称真人或仙真,是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他们的修炼达到了炼神还虛之上成。因此他们能炼形为气,以炁合神,神炁为一,重浊之形,化为轻清之炁;胎仙自化,体变纯阳,纯阳之体,尽为神通万化。阳神已成,脱质升举,心无生灭,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寢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息无出入,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热,具有神通万化之功能。地仙为无神通力之仙,他们的修炼处在炼炁化神的胎养阶段,达到中成,为仙品中之中乘,属于中等仙人,尚无神通变化之能,因此他们只能居五岳洞府之中,在地上行走,作陆地游闲之仙。他们虽然容光焕发,步履轻疾,有神仙之才,但仍有呼吸和饮食,形质未能全部化为轻清,无神仙之分,只能寿増无量,长生不死。人仙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他们的修炼处于炼精化炁的筑基阶段,仅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不悟大道,形质且固,孽重福薄,若能信心苦志,行法有功,终世不移,恒久有成,可以安乐延年,返老还童,身体坚固,长寿不老,但有形之躯最终必坏。鬼仙又称灵鬼。是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之人,他们的修炼处在性功修炼阶段,为修炼之最下乘,他们在修证时,不悟大道,而欲速成,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內守,一味闭目寂坐,冥心寂照,则靜中寻靜,悟人顽空,一志不散,定出阴神,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人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因此他们是五仙中最下的一类。”
玉王问道:“老师,您说神道仙界之人就有这么多等级品位,那世上普通人的品位又怎么分呢?”
广成子说:“普通人总的分兩大类,即好人与坏人,好人占绝大多数,坏人是极少数。但有时坏人的能量很大,一旦坏人得势,小人当道,他们就会大乱天下,把社会搞得翻天复地、乌烟瘴气、一团漆黑。”
玉王说:“那我们就不让坏人产生,更不让他们得势掌权。”
广成子说:“你说的是容易。但从阴阳平衡的观点看,一阴一阳为之道,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阳为正,为君子,阴为邪,为小人,君子道长,则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则正气弱。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气数,劫难当头,气数未尽,你不让小人道长也不行。”
玉王问道:“那要怎样去做,才能防止小人道长呢?”
广成子说:“这里有一个识人、选人、用人的问題。所以,天帝天尊要选用那些道行深、道功強、道德好的人来掌管天下,统率百姓。”
玉王说:“那么前三皇五帝、后三皇氏及史皇氏、巢皇氏、燧皇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都是天帝、天尊选拔、派到人间治世的道行深、道功強、道德好的人了。但弟子不明白,为何到炎帝八世罔榆就这么无道了呢?”
广成子听了,没有直接回答玉王提出的问题,他望望面前这个可爱的弟子,深深叹口气说:“自人皇氏兄妹凹凸互补,产生了新人类以后,这世界成也是人,乱也是人啊!”
玉王问道:“老师为何有此感叹?”
广成子说:“自从这史上有了雌雄男女婚配后,就有了夫妇、父父、子子、孙孙、有了亲属关系,有了君主大位的家属传承,这种传承一代接一代,但总是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由清明到腐败,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腐朽灭亡,所以神农氏开创的华夏盛世传承到八世罔榆,天下就大乱了。”
玉王说:“那天帝、天尊为何不出面干预,不让世间君主搞大位世袭制呢?”
广成子说:“这也是气数使然,天帝天尊不过是顺其自然,按其气数来掌控罢了,到乱得实在不象话时,天帝天尊自然会出手,派遣道行深、道功強、道德好的星君下界,托胎转世为圣人来收拾乱局,开创新的治世局面的。”
玉王问道:“那现在的圣人有没有出世呢?”
广成子没有回答他的提问,而是一转话题,问道:“人字怎么写?”
玉王说:“人字可简单了,一撇一捺就是人字。”
广成子又问道:“你懂得人字的寓意吗?”
玉王不作声。广成子说:“人字虽简单,寓意可深刻。你知道人字左边一撇代表什么吗?”
玉王不明白,搖了搖头,广成子说:“左为阳,男为阳,阳清而轻,阳中有阴,故左撇先重而后轻,它上顶天,下立地,占据着方框字的大部分空间,所以,这左撇代表男人,男人应顶天立地,多出头露面,挑起人生的重担,这是天帝给于男人的责任。你知道人字右面一捺代表什么吗?”
玉王马上说:“代表女人。”
广成子说:“对!右为阴,女为阴,阴浊而重,阴中有阳,故右捺先轻而后重。因为女人有了男人作倚靠,得到了男人的爱护与保护,天塌下来有男人撑着,心中才踏实,有了安全感。这一捺在方框字中占的空间比较少,所以女人比男人弱小,女人的责任、义务、力气都比男人小。”
玉王说:“老师这么一解说,我明白了人字的含义,它是一男一女的结合体,是一夫一妻的代表符号。”
广成子点点头说:“对!你看,在这人字中,左高右低,左大右小。光有左面的一撇,沒有右面的一捺,就不成为人字,沒有女子的支撑与帮助,男子汉就成了单身汉。而光有右面的一捺,沒有左面的一撇,也不成为人字,沒有男人的依靠与呵护,女子就孑然一身,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能倒下成为一字。”
玉王说:“我明白了,人字不管缺少哪一笔,都会东倒西歪,头重脚轻,所以,男女必须相依为命,缺一不可。”
广成子说:“对!人字这一撇一捺必须紧密相连,不能分开,如果分开了,唸什么啊?”
玉王说:“唸‘八’字!”
广成子说:“对!这八字的一撇一捺长短一样,互不干涉,就表明男女之间发生了矛盾,产生了隔阂,成了对立的双方,二人之间就有了距离。我再问你,如左面的一撇短,右面的一捺既高又长,一撇成了一捺的支撑,又唸什么啊?”
玉王不加思索地说:“唸‘入’字!”
广成子说:“对!这入字表明男的赘到女方家,成了赘婿,他就不再顶天立地了,相对来说,其权力、责任、义务都就小多了。”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