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公孙轩辕 > 正文 第十四章 天庭再开要员会 商派贤良助玉王

正文 第十四章 天庭再开要员会 商派贤良助玉王

翌年,玉王采纳容成之策,西迁隆德。是年清明时节,于摄提出现景云之瑞,有一股紫红气与青篮气相连。在紫气中有兩颗黃­色­的星,在青篮气中有一颗黃­色­的星,容成子对玉王说:“这三星名曰景星。景星现,祥瑞至,国将兴。”

于是,玉王在宫中斋戒沐浴后,坐在玄扈洛水之上,感谢上苍为有熊赐福。后又有凤凰飞集而来,这凤凰不食生虫,不踩生草,或飞临玉王的東园,或筑巢于宫中的阿阁,或鸣叫于宫中的庭院,其雄凰放歌,其雌凤飞舞。麒麟也来到囿中,神鸟也一齐来仪,还有如羊大的蝼蚁,如虹大的螾虫,一齐出现在隆德,容成认为这是土气旺盛的结果,要玉王以土德王天下,玉王便听容成之言,以土德王天下,并以云纪官。

但他因为国力薄弱,老受炎帝罔榆所属各部落及蚩尤所统领的九黎族部落的侵略与­骚­扰,整天为国事­操­劳而形­色­憔悴。他知道自己虽得名师指点,学道成功,又得大仙容成为王师辅政,但国无能臣良将,国弱力薄,不能与強敌对抗,因而又听容成之策,将国又南迁至今甘肃环县,与走葫芦河的分支会合于华池。后来,他又南迁至庆阳。当他在位第十八年时,他再次南迁至宁县,当地部落一位姓宁的首领率国民来归顺于他,姬王见这位宁首领颇具仙风道骨,兩人交谈后,玉王知道这宁首领酷爱天地之道,对道学甚有研究,非常熟悉元阳天帝鸿钧老祖、阐教教主元始天尊、道教教主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截教教主灵宝天尊的历史及其弟子的情况,就称宁首领为宁先生,並封宁先生为当地镇守。有一次,宁先生从河里捕了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烤,结果全烧焦了,宁先生一气之下,就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就在这时,姬王派宁先生出外办事,三天后才回来,有人问起他烧鱼的事,宁先生这才想起自己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就急忙跑到火堆旁去刨。结果,他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沒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他用手一敲,发出了当当响声。他把这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滿了水,发现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于是,他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灭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根本沒有泥湖的半截树墩,只有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先生就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这硬泥筒里,直到灌滿为止,也沒有发现有漏水現象。宁先生就把这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姬王作了汇报,姬王听后非常高兴,就任命宁先生为“陶正”,作杵臼、釜灶,民才开始喝粥吃饭。从此,老百姓皆称陶正为宁封。

再说玉皇大帝和西王母回到昆仑增城行宫后,立即召来天真景星真人伏羲询问其弟子和子孙后裔的情况,伏羲就把自己养子力牧和裔孙风后的情况对玉帝和西王母作了一番简介。玉皇大帝听了很高兴,就说:“那就请真人通知力牧和风后,要他俩下界去辅助公孙玉王,消灭蚩尤,一统天下,但这事涉及天宫机密,真人务必要保守秘密,不知真人将如何行事?”

伏羲说:“这就请玉帝放心,我自然有法子将此事做得稳稳当当,不透一丝风声。”

天真景星真人走后,玉帝又和王母商量让有熊国和西陵国联姻的事。西王母说:“这事不要着急,公孙玉王毕竟才二十来岁,当下派遣贤能志士到有熊辅助玉王,提升其威望为第一要务,等有熊国的国力增强了,那西陵国君自然会去有熊和玉王联姻。”

玉帝说:“夫人说的有理,那就请夫人将你的弟子大封速速派到有熊国去。”

西王母说:“夫君放心,臣妾心中有数。”

当晚,西王母就留在增城行宫与玉帝恩爱相拥了一夜,第二天,西王母回到瑶池,他立即召来弟子大封说:“你师兄容成奉为师之命,隐居有熊国的空桐山多年,现已被有熊国君公孙玉王聘为国师,辅助玉王治国。如今,你也去有熊辅助天下明主,为玉王扫平天下妖氛,建立清平世界而建功立业。”

大封爽快地答应说:“是!弟子谨遵师命,只是,弟子想问,弟子前去,要不要与师兄容成会面?”

西王母说:“当然要会面了,你这次去还要容成给你引荐呢。但你要告诉容成,千万不要暴露了你俩是我的弟子。”

这样,大封就来到巫宁,他先是拜见了师兄容成子,容成子见大封到来,满心喜悦,俩人在国师府中畅叙了一夜,第二天,容成子就把大封引荐给了玉王,玉王喜得人才,自然十分高兴。隔了两天,玉皇大帝的弟子大常、东华大帝的弟子屠龙、紫微大帝的弟子后土、长生大帝的弟子祝融也奉师命,来投玉王。玉王见大常、大封、屠龙、后土、祝融一个个相貌出众,身怀异才,就思量着怎么安排他们的职务。

一天夜里,玉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先是梦见天下到处都是尘垢,自己想打算怎么将这尘垢彻底清除­干­淨,建立一个清白的世界,但他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突然,天上刮起一场罕见的大风,把整个大地刮得­干­­干­淨淨,所有尘垢荡然无存,世界变得清新洁白,面目一新。接着,他又梦到有一个人拿着只有千鈞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动的強弩,驱赶着千万头牛羊,朝他走来。一见到自己,纳头就拜,玉王立即上前扶他起来,这时,他从梦中醒来,他揉揉眼睛,回想刚才的梦境,甚感奇怪。第二天,他对容成国师说了这个奇梦,要国师给他解梦,容成子说:“看来陛下要得梦中贤臣了。”

玉王疑惑地问道:“此话怎讲?”

容成子说:“陛下梦见天下到处是尘垢,是目前炎帝罔榆的朝政腐败,自己想清除这尘垢,是陛下自己心有大志,想扫平天下,取代罔榆,但自己苦于势单力薄,接着,陛下梦见天上突起大风,看来是天帝要帮陛下,而风者,号令也,垢字去土则为后。这就是说,有一个姓风名后的人能为陛下职掌朝政。而千钧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驱赶牛羊千万头,是说他能夠牧民行善。这就是说有一个姓力名牧的人可以辅助陛下治理天下。看来,陛下欲荡平这世界的尘垢,建立这清白的天下,非得这兩个人辅助不可。”

玉王说:“国师说的有理,那本王非得寻找到这两位梦中贤臣不可!”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五十二回 玉王寻贤得将相

!!!!第五十二回玉王寻贤得将相

于是,公孙玉王把国事交由容成子和项先生摄理,并要他俩对大常、大封、屠龙、后土、祝融的才能考察一番,等自己寻贤回来后再商量安排他们的任职,然后,他就带了王亥和一名车夫,驾着一辆马车,依容成所占,到天下四处去寻访那两位梦中贤臣。

为了讯找这兩位梦中贤人,玉王和王亥吃尽千辛万苦,真是到了食不甘味,寢席难安的地步。他们忍受着马车的一路颠簸,翻过千山,涉过万水,穿过平原,直达海隅。有一天,旭日东升,霞光万丈,微风吹拂,绿野吐翠,玉王和王亥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乘车来到海隅(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社东村)之地,在一片良田沃野中,见一人一边在田中耕锄,一边歌唱道:“苍天圆兮绿地方。生逢乱世民心惶,空有一番济世志,隐世田野待明王。”

玉王在车上听了,觉得此人不仅有才学,而且有抱负,有眼光,不像一个耕夫,就命王亥叫车夫停车。车夫立即把马缰一勒,那奔驰的快马就放慢了脚步,走了数十步,马车就停了下来,王亥叫车夫将马车调转头,赶着马慢慢朝那人所在的田头走去。快到那地头,玉王未等马车停住,就从车上跳下,朝那歌唱之看走去,王亥也紧随其后跟着,可那人头都不抬,只顾耕作。玉王就快步走到地里,近前细瞧,那人仍是不顾,只是躬身锄地。玉王在一边观察良久,见其人虽为一介耕夫,却身材轩昂,仪表堂堂,气质高尚,非凡夫俗子可比,就问道:“请问高贤尊姓大名,何处人氏?”

那人见问,仍不抬头,一边耕锄,一边应对说:“你是君王,我是农夫,素不相识,各司其职,各安其事,何必问我姓名籍贯呢!”

玉王听了,心中一惊,他心母想,此人头都没有抬一下,根本就没有看自己和王亥一眼,就断定自己是君王,便更加坚信此人定是大贤,绝非农夫,他正要对那人说话,王亥粗声粗气地对那人说:“他是我有熊国的国君,你一介农夫,竟对我君王如此无礼!”

玉王立即阻止王亥说:“王亥,休得无礼!”转而他又对那人说:“高贤真有眼力,不看鄙人之貌,就知鄙人之位,令鄙人十分敬佩。鄙人从有熊出发,一路翻山越岭,就是想寻找梦中贤人,今天,鄙人终于找到了,汝就是鄙人梦寐以求的大贤,请受鄙人一拜!”

那人见玉王真的就要在这田间拜他,忙丟下锄头,上前扶住玉王后,俯伏于田中说:“草民山野之人,何劳玉王大驾远涉来此,行此大礼,这岂不折杀小民也!”

玉王扶起他来,问道:“请问贤士高姓大名?为何隐居此地,不出山来替天行道?”

那人这才通名报姓说:“草民姓风名后,因为才疏学浅,不堪世用,故在此地躬耕,谈不上高贤隐居。”

玉王一听他说姓风名后,心中大悦,暗叹天地有灵,自己梦已成真。就要风后隨他上车,入朝为仕,以扶社稷。风后开始强调自己是一介耕夫,难胜重任,可玉王那里肯信,坚持要他入朝,风后见玉王一片至诚,也就不辞,答应下来,他把锄头一丢,什么都不要了,只是穿起草鞋,拍打一下身上的泥土,就隨玉王同行,登车而去。

在车上,玉王问他道:“先生姓风名后,而天下风姓皆出伏羲,想必先生是伏羲之后了。”

风后说:“王上说的一点也不错,草民的姓名就是这个寓意。”

玉王说:“那鄙人与先生都是伏羲一脉了。”

风后说:“草民不敢高攀,只是草民知道王上之祖少典国君公孙氏是伏羲氏的幼子,封为有熊国君。”

玉王说:“既然先生是伏羲之裔,对伏羲之道定有研究,一定熟悉八卦九宫之术了。”

风后谦虛地说:“先祖之道,草民岂敢不学,但学得不­精­,略通一二罢了。”

玉王说:“刚才,鄙人在车上听汝歌唱,在地头听汝开言,就知汝有未卜先知之术,故肯定汝是高贤,先生就不要谦虛了。既然你我都是伏羲后裔,那就让我倆君臣一心,合力共事,以安营垒,来定万民之竁,继我先祖伏羲之业,卫我天帝天尊创立的天地大道。”

风后说:“小民得君王知遇之恩,实在三生有幸,从今开始,小民愿隨君王左右,尽犬马之劳,为实现君王的宏图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亥这时知道风后的来历与底细,他不好意思地对风后说:“王亥我一介猛夫,刚才对先生无礼了,请先生多多原谅!”

玉王也帮他说:“他姓王名亥,是鄙人儿时的好朋友,他的­性­子急,心直口快,他在田头所说的话,高贤千万别记恨在心。”

风后说:“我怎么会呢,小兄弟­性­情爽朗,我很喜欢,今后我和小兄弟同朝为官,还望王亥兄弟多多关照呢!”

就在他们君臣三人在车上说得投机之时,马夫驾车来到了牧羊山下的一个大泽边,玉王朝车外一望,只见大泽旁有一樵夫挑了一大担柴禾从山林中出来,那樵夫见一辆马车朝他站的方向驶来,就立足而顾,他抬头看了一会后即回山林中去,玉王注视良久,见其人身材魁伟,威风凜凜,志气轩昂,即命王亥到车门口叫车夫扬鞭,快马紧追上去,眼看快要追上时,玉王叫马夫停车,他未等车停稳,即跳下马车,走几步,赶到那樵夫的身旁问道:“贤士尊姓大名,何故在此地打柴?“

那樵夫朝玉王打量一番,见玉王颇具天子相,不是怀人,就如实说:“在下姓力名牧。”

玉王一听力牧二字,又是一阵惊喜,更叹天地神灵,梦兆不虛,那強力牧羊的梦境又浮现于脑际,心想此人一定是自己又一个梦中贤人了,就说:“鄙人看先生气宇轩昂,面带威风,为何不出山辅国安民?”

力牧说:“山野之人,驾钝之材,不足用世,故避于此。”

这时,赶到玉王身后的风后说:“力牧兄弟,还不快快跪拜有熊国国君玉王!”

力牧一听说是有熊国国君玉王在问自己,忙俯伏跪拜说:“小民有眼无珠,不识泰山,多有失礼,望君王恕罪!”

玉王立即把他扶起来说:“力牧啊,力牧,汝和这位风后先生可让鄙人寻苦了!”

力牧听了,不明白什么意思,玉王就把自己梦见贤人的情景和一路上寻找的经过对力牧和风后说了,力牧说:“草民山野之人,怎劳君王这样记掛劳心!”

风后说:“既然君王诚心寻贤,那就请力牧兄弟隨君而行吧!”

力牧说:“难得君王至诚相邀,小民既得君王知遇之恩,那就将草民的身心全部交给君王,任君王驱使了。”

说完,他拋却柴禾,就隨玉王和风后上了马车,朝有熊国都城而去。

回到国都,玉王把风后、力牧安顿在国宾馆中歇息,第二天上朝,玉王命王亥到国宾馆召风后、力牧入朝,风后、力牧在王亥的带领下,来到朝堂上,刚要拜见玉王,玉王说声:“免礼!”就对众臣说:“朕这次应梦寻贤,在海隅之地喜得伏羲后裔风后,又在牧羊山下的大泽边喜得大力士力牧,二卿之名正如我梦中贤人之名,真乃是上天垂怜有熊,赐朕梦中贤人,朕即封风后为上相,拜力牧为大将,作为朕的左右辅弼之臣。”

风后、力牧立即跪拜叩谢,领命就职,国师容成子和项先生则率众臣一齐向玉王庆贺。

散朝后,玉王把容成国师和项先生留下来,问道:“不知两位国师对大常、后土、屠龙、大封、祝融的才能考察了没有?”

容成和五圣齐声说:“考察过了。”

玉王问:“那你俩对他们的任职有何考虑?”

容成朝项先生望望说:“我俩商量过了,请项先生说吧。”

项先生说:“根据我们的考察,我俩认为大常对地理经常观察,十分熟悉经济,王上可任命他为廩官政,主管农事、粮草和财政;后土对北方的情况十分了解,对北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摸得很清楚,王上可命他为李师,专管北方和冬天的事务,同时主管全国的水利;屠龙熟知东方的情况,对东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十分了解,知天下大势,王上可任命他为土师,专管东方和春天的事务,同时主管农业;大封对西方的情况十分了解,对西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摸得很清楚,王上可任命他为司马,专管西方和秋天的事务,同时主管兵马与军戎;祝融熟知南方的情况,对南方的山水地理和人情世故十分了解,王上可任命他为司徒,专管南方和夏天的事务,同时主管教育。”

玉王说:“两位国师对这五人考察仔细,提出的任职意见恰当,就这样定下吧。”

第二天上朝,玉王即召大常、后土、屠龙、大封、祝融上朝,一一宣布了他们的任职。这样,连同风后在內,玉王在朝中配设了六相,力牧因为是武职,不在相位。他出任大将后,为玉王制定了阵法、设置了旌旄、以兵师作营卫。玉王自己明于天道,又得众多贤能之士为官辅助,他就以风后为主、力牧为副,大封协助,天天­操­练军士,建立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军队,从而使积弊初治,国力大为增強,千里以內的诸国皆不敢侵犯他,许多诸侯都臣服于他。但与炎帝罔榆所属各部落及蚩尤所领导的九黎族部落相比,其封国实力仍然弱小。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