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公孙轩辕 >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西荒首巡华裔国 公孙国瞻始祖迹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西荒首巡华裔国 公孙国瞻始祖迹

!!!!第二十三章西荒首巡华裔国公孙国瞻始祖迹

本章主要讲公孙黄王带了天姥、苍颉、大封、赤将子舆、祝融、后土、屠龙一行七人乘坐应龙在空中鸟瞰了西牛贺洲的全境后,飞抵西牛贺洲与东胜神州相连的地区巡视西荒列国,他们第一站到达一臂国,在了解了一臂国、奇肱国、三身国人的奇异体貌、生活习­性­后,又重点了解了长夫国、女子国的历史与生儿育女的奇闻趣事,然后专访了由伏羲三子翏黄难开创的翏黄国,黄王见翏黄国人不仅长相、穿着打扮、言语都保持了华夏人的本­色­,而且无论男女老少都温文尔雅,待人接物颇有淑士之风,就给翏黄国赐名为淑士国。他听说长寿之国的先君叫公孙氏,这公孙氏是一位天纵圣人,就断定公孙国的先君是自己有熊国的始祖,就专程到公孙国考察,了解始祖公孙氏的生平事迹,参观瞻仰了始祖公孙氏的故居和遗迹。之后,公孙国君决定将国名改为轩辕国。欲知详情,请看本书Vip第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回。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七十五回 西巡首遇独臂人

!!!!第七十五回西巡首遇独臂人

应龙很快就飞抵西牛贺州东部的上空,黄王等他飞越了那座灵秀的群山山脉后说:“行!应龙你就慢慢地下降吧。”

不到半个时辰,黄王看到地面上仿佛有人在走动,就叫应龙降落下去。应龙一落地,等黄王一行人从他背上跳下后,他就默念神咒,悠忽,他就变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将军出现在黄王面前说:“从现在起,我们基本上都是在陆地上行走,不用我载你们了,我还是变成|人和你们一起同行,免得把西方的人见了我的真形,把他们吓坏了。”

黄王说:“你考虑得对,那我们就向前走去,大封,这西方各国归你管辖,你和赤将子舆就在前面开路,要是碰上人,你俩就先打听一下这里叫什麽地方?”

赤将子舆和大封应声“是!”就在前面开路,黄王他们在后面跟着。

走了约两里路,赤将子舆和经大封见到一个独臂独脚的女人在跳跃着走路,他俩忙上前打听,那独臂独脚女人见两个一高一矮的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甚是害怕,拔腿就跳跃着逃开了。赤将子舆要上前去追,大封一把拉住说:“她是残疾人,我们就别追了,等一会见到好人,我们再打听。”

又走了一里多路,他俩见到一个独臂独腿的男子也在一跳一跳地行进,大封便温和地上前打招呼,那人见大封五短身材,面方白净,一团和气,甚有礼貌,就站住说:“你是什麽人?你要问我什麽?”

大封见他只有一只眼睛,鼻孔也只有一个,但能听懂自己的话,并能说华夏语,就说:“我是从西海东边的华夏国来的,不知这里叫什麽地方?所以想请教阁下,问个地名和国名。”

那人说:“你是从华夏上国来的?在下失敬了!我们这里叫一臂国。”

赤将子舆上前吃惊地说:“你们这里是一臂国?怎么会有这样的国名?你的身体是怎么啦?”

那人见赤将子舆身材高大,说话率直,有点害怕,就想跳开。大封见状,就对那人说:“阁下不要害怕,他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的还有六人,他们就在后面呢。”

那人回头望望,只见六个身材高矮不一的人朝他走来,他怕人多势众,自己吃亏,就想赶快跳离开,大封说:“阁下别害怕,我们绝不会伤害你的,你能说说这一臂国名的来历吗?”

那人说:“你不是看到我只有一臂一腿吗,我们国中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一生下来就只有一条臂膀一条腿,一个鼻孔一只眼,平常不能行路,只能靠一脚跃跳,必须两人联合起来,才能好好走路。”

赤将子舆问:“那你们国中有多少人呢?”

那人说:“不多,大约有二三千人吧!”

赤将子舆问:“那你们的国土有多大呢?”

那人说:“你别看我国人少模样不好,可我国的国土不少,少说有百里路长,八十里宽。”

赤将子舆又问:“最近你们国内有没有人作乱,祸害你们呢?”

那人说:“没有啊!我们都好好的,生活很安定。”

大封说:“谢谢阁下,我们打扰你了!”

说完,他俩辞别那人就来到黄王面前,向黄王报告了这个情况,黄王说:“这个小国的名字倒也名符其实,只是苦了这些国人了。苍爱卿,你就把这一臂国的情况记下吧,该国很小,只有二三千人,生活又安定,我们就不进去了。”

大封说:“该国之人都是独臂独腿,行走不便,臣建议我们就不从该国穿过去,大家都会飞升,就从空中飞过去。”

黄王说:“好,我们向西飞行百余里后再下来。”

顿时,他们八人就个个升空,从一臂国上空飞行而过。那些国民见天上有八个人排队飞过,一个个甚是惊奇,那个遇见大封的男人自豪地说:“刚才我遇见他们了,他们是西海东面的华夏人。”

众人听说是华夏人,一个个感叹华夏族人之神奇。

向西飞行百多里后,黄王等见空中有方广不到一丈的飞车在上下升降,十分好奇,就命大封和赤将子舆靠近飞车,探个究竟。可没等大封和赤将子舆靠近,那飞车就都迅速降落到地上去了,大封和赤将子舆立即降落到地上,寻找那飞车,可在方圆十里路内找了个遍,也没有看到飞车的影子。这时,黄王一行也降落下来,来到他俩面前,他俩把这情况禀报后,黄王说:“你俩在前开路。见到该国人问问就是了。”

大封和赤将子舆说声“是!”就朝前走去。行了大约五里路,他们总算见到了一个男子,但那人只有一只手,赤将子舆怀疑地说:“他会不会又是一臂国的人啊!”

大封说:“不管他是不是一臂国的人,我们上前问问就是了。”

于是,他俩快步走到那人面前,但见那人脸上长着成品字形的三只眼睛,十分好奇,赤将子舆大声问道:“喂!这位先生,请问你是一臂国的人吗?”

那人见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白一青的两人突然来到自己面前,大吃一惊,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用他民族的语言反问道:“你们是什麽人?怎么会来到这里的?”

大封听得懂,就温和地用他们的语言说:“我们是西海东面的华夏族人,刚从一臂国那边过来。”

那人连忙施礼说:“原来二位是华夏上国之人,在下失敬了。”

大封问道:“你们这里叫什麽国?你怎么也只有一只手?”

那人说:“我们这里叫奇肱国,与一臂国相邻。虽然我国男女老少生下来也都只有一只手,但我们与一臂国的人大不相同,他们只有一只脚,不会走路,我们都有两只脚,能走路;他们脸上只有一只眼睛、一个鼻孔,我们有三只眼睛、两个鼻孔。”

大封问:“你们怎么会长三只眼睛呢?那多出的一只眼睛有什麽用呢?”

那人说:“你问我们怎么会长三只眼?这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国人一生下来都是长了三只眼睛。至于多出的一只眼睛用处可大了。我们把上面的一只叫作在­阴­眼,下面的两只叫做阳眼,阳眼用于白天看东西,­阴­眼用于夜间看东西,所以我国人在夜里也能工作,无须电灯用火。”

大封说:“那你们国民一定很勤劳,也很聪明。我再问你,刚才我们在天上看到的飞车是你们国人造的吗?”

那人说:“是的,我们国人出行,都是乘坐自己造的飞车,这飞车可容纳二人,能升能降,能进能退,每个时辰能走四百里路。”

大封说:“难怪那飞车一见我们后,就迅速降落,我俩连忙跟踪,就是不见踪影。”

这时,黄王一行来到面前,那人见一下子来了这麽多人,心中害怕,就像离开,大封忙安慰他说:“你不要害怕,他们都是我的朋友,绝不会伤害你的。”

然后,大封转过来向黄王禀报了这人对他介绍的情况,黄王连连点头,并深深感叹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黄王要大封向那人问奇肱国的疆土有多大?人口有多少?那人说:“我国的人口不多,大约是一臂国的二倍,但我们的国土比一臂国要大三倍。”

黄王要大封问“你们国内安定不安定?有没有人来捣乱?”

那人说:“没有,我们的生活很安定。”

黄王又要大封问“你国西面的邻国叫何名?你去过该国吗?”

那人说:“我没有去过,但我知道叫翏黃国,听说该国人和你们华夏人一样,个个都含秀气,言行有礼,连穿着打扮也颇像你们华夏人。”

黄王听大封翻译后说:“奇肱国的人也不多,我们就不进去了,直飞翏黃国去看看。”

他要大封向那人表达谢意后,八个人立即升空,飞行而去,那人见了,吓得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他才离开,并逢人就夸华夏人的厉害。

黄王一行在空中向西北飞行了二个时辰,估计进入了翏黃国,他们便在一座小山顶上降落下来,黄王说:“这山上没有人,我们暂且在此歇一会,还是大封和赤将子舆先去打听,弄清该国的情况后,我们再进去。”

大封和赤将子舆领命后,便走下山来,果见一些男女的穿着打扮确实象华夏人,一个个在急冲冲地行走,大封和赤将子舆就加快步伐,赶上一位秀丽的姑娘,大封温和地问道:“,姑娘,你们一个个都急着赶路,要去哪里啊?”

那姑娘年纪不到二十岁,她突然见到两个陌生人来到自己身边,十分害怕,吓得不敢说话,大封就安慰她说:“姑娘,你别害怕,我们是从华夏来的,请问你是翏黃国的人吗?”

那姑娘一听说他们是华夏人,脸容顿时放松,警惕害怕情绪全消,很有礼貌地说:“你们是华夏人?华夏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你俩怎么跑到我翏黃国来了呢?”

大封和赤将子舆见她不仅能听懂而且能说华夏语,心中十分高兴,但他们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话,而是继续问道:“你和那些人走得这麽急,要去哪里呢?”

那姑娘说:“今天,我们的国君要来视察,他将在前面的广场上接见我们,发表演说,我们是赶去听他演讲的。”

赤将子舆问:“那广场离这里有多远?”

那姑娘说:“不太远,再多八里路。我得赶快去,要不然,我就赶不上国君的演讲了。”

赤将子舆又问:“你怎么会说华夏语的呢?”

那姑娘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奇怪,我国人生下来就都是说这种话的呀!”

大封说:“行,我们就不问了,那就请姑娘先行,并请姑娘向你们的国君通报一声,说是华夏大联盟的首领公孙轩辕黄王已到贵国,即将来拜访贵国君,请他在广场稍候。”

那姑娘一听,大吃一惊,忙问:“华夏天子来了,那他人呢?”

大封说:“我俩这就去向黄王禀报,一会就到广场,姑娘你就快去禀报贵国国君吧!”

那姑娘说:“好!我这就去。”

大封和赤将子舆立即返回到小山顶,把所见到的人的摸样及那姑娘说的话向黄王一一禀报。黄王说:“看来这翏黃国人的祖先是从我们华夏过来的,我们还非得去会会那国君不可。”25807

公孙轩辕TXT下载]

正文 第七十六回 翏黃国名改淑士

!!!!第七十六回翏黃国名改淑士

当下,他们就一齐下山,快步向那广场走去。到了那广场,只见人头挤挤,万众欢呼,接着,里面一人用华夏语高声说:“臣民们,朕这次出宫巡视到你们东部边境,没想到会受到你们如此热烈的欢迎,你们的盛情表明朕的治国主张得到了国民的肯定,朕一路上看到民众安居乐业,国民­精­神,处处和谐安康,朕心里很高兴,但朕自认为做得还很不够,还应该继续努力,把我们翏黃国建成天下人间的幸福乐园。”

顿时,广场上掌声雷动,一片欢呼声。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秀丽的女子挤到前面,对一位官员耳语一会后,那官员走近国君身边耳语了一会,那国君对那官员说了一会话后,就在侍卫们的保护下离开了广场,那官员对全场人群说:“今天是我们翏黃国的大喜日子,华夏天子到了我们这里,翏黃国王要去接待华夏天子,大家就回去吧!”

顿时,大众一片欢呼,大家热情洋溢,议论纷纷,渐渐退去。隔了好一会,那姑娘带着那官员到广场边四下找寻,大封见了那姑娘,立即跑上前去打招呼,那姑娘立即对那官员说:“我碰见的就是这人,是他说的,华夏天子到了我国。”

那官员很有礼貌地对大封说:“小臣不知华夏贵宾驾到,未曾远迎,还望多多恕罪!但不知你们中那位是华夏天子?”

大封就把他领到黄王面前介后绍说:“他就是我们的黄王。”

那官员和那姑娘立即跪拜说:“草民拜见华夏天子!”

黄王忙说“免礼,二位快起来说话。”

那官员说:“敝国君听说天子驾到,不胜惊喜,但因为广场上人太多,他怕在广场上见驾引起民众­骚­动,便决定在行宫见驾,并要下臣前来迎驾,请天子到敝国君的行宫下榻。”

黄王说:“贵国君考虑周全,他的行宫离这里远吗?”

那官员说:“不太远,只有二里多路。”

黄王说:“那就请阁下在前带路吧!”

大封对那姑娘说:“谢谢姑娘将我们黄王到此之事奏明了贵国君,我们这就去了。”

没走多久,黄王一行就来到那行宫,那国君一见华夏天子驾到

,立即带了身边的人跪下迎驾说:“鄙人不知圣天子驾到,未曾远迎,还望圣天子恕罪!”

黄王说:“大家快起来!寡人奉天帝之命,巡视四海八荒,匆忙中来到贵国,不期与国君在此相遇,真乃天意呀!”

那国君起身后对那官员说:“快去给圣天子一行安排住宿与晚宴!”

然后,他带黄王一行到殿堂坐下说话。等大家坐定后,黄王把随行人员作了一一介绍,那国君深有感慨地说:“到底是华夏上国,英才济济啊!”

黄王说:“寡人在奇肱国就听说贵国人从长相、说话到穿着打扮与我华夏人十分相似,现亲自目睹,果然如此,不知其中缘由,贵国君能给我们说说个中原因吗?”

那国君说:“敝国之人其实都是华夏族的后裔。敝国的先君就是华夏圣天子伏羲的第三个儿子。”

苍颉恍然顿悟地说:“难怪贵国名叫翏黃国,原来是伏羲的三太子翏黃难到这里立国的。”

黄王也惊讶地说:“寡人曾听五圣先生说过,吾始祖伏羲在晚年确定由其妹妹女娲摄政之前,将他前面的四个儿子分封到四方,只留了第五个儿子少典在华夏,原来翏黃难成了这里的开国君王,他实际上也是寡人得祖先啊!”

那国君听了,不禁暗喜,忙问道:“鄙人冒昧地问一下,圣天子贵姓?是伏羲的那一代后裔?”

黄王说:“寡人姓公孙,名荼,号轩辕,因从小在姬水边长大,故也姓姬,叫姬云。是伏羲五子少典的裔孙。”

那国君惊叹地说:“那鄙人与圣天子还是同组同宗呢!”

黄王问:“那贵国君是翏黃难的第几代裔孙?”

那国君说:“应该算第十一代了。”

黄王说:“贵国君的祖先真不容易啊,在这西方立国之后,将华夏人的语言文化、道德素养、风俗习惯、穿着打扮代代相传,将国人教育培养得个个像淑士一样,温文尔雅,甚有礼貌,依寡人看来,贵国之名可以改称淑士国了。”

那国君高兴地说:“承蒙圣天子金口,敝国从今天起就改称淑士国。”

这时,那官员进来禀报说:“晚宴已经备好,请陛下陪圣天子一行去用餐。”

那国君就先起身,对黄王及随行人员说:“那就请圣天子去餐厅用餐。”

黄王起身后,在行宫大殿转看了一圈,然后随那国君步进餐厅,他见这行宫大殿和餐厅的布置和自己有熊国原来的布置差不多,就说:“寡人这次出巡,先在空中对西牛贺洲巡视了一圈,行走了近两天,到了贵国,如同回到了家里一样,倍感亲切啊!”

那国君惊疑了一会,就问:“圣天子是哪天出发的?”

黄王说:“前天夜里啊!”

那国君和官员惊讶地说:“华夏离敝国少说也有万余里路,你们八人不到两天,就巡视了整个西牛贺洲,到了敝国,中间还去了奇肱国,你们是怎么行的啊?”

黄王等八人一齐笑笑,大封说:“我们陛下是奉天帝之命,替天行道,出巡八荒的,自然得道多助,有大神相助嘛!”

赤将子舆说:“此外,我们九人都会升空飞行之术,所以来去非常人可比。”

那国君和官员听了,感佩至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