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就听人说中京这座新修建的城市号称荆南之冠,但在亲眼目睹之前,任何人都无法想象这座城市的雄伟。55885。com荆平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去体会了一番,可仍然理不出个头绪来。怎么说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中京城太大了。北靠邙山、东临汾水有一片河湾谷地,京城就修筑在这片东西六十余里,南北四十余里的谷地之上,从来时那十丈宽的官道上看来,整座城市就像是绵延在地平线上的一座巨山。城墙高约三十米,全部由两米长、一米宽的巨大青石砌成,外面再以铜油浇灌,根本看不见一丝缝隙。城墙宽约十二米,足以让四马之车在上面奔驰,城墙下的护城河宽约三十米,而且根本看不出有多深。光看外表,与其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城市,不如说成是一个可怕的堡垒。
进城之后,又是另一番感受了。整座城市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的布局,北边靠东的是封闭式的皇城,北边靠西则是皇亲国戚、各级官署、粮仓、武库等等的所在地。并且开凿了一条水渠——上清渠,引汾水绕皇城一周。再由北往南划分了八块区域以供居住,荆平第一天来时所居住的专门提供给应试举子的学馆以及太学、国子监等就位于皇城之下的第一块区域。城内的街道宽阔、整洁,每隔一段距离就栽种着一种树木,真是“道宽五十步、三丈而树”,而且每一个区域所栽种的树木也不同,有华樟、梧桐、松柏、银杏等等。沿街两旁商铺林立,各种酒肆、茶肆、客栈、衣饰店、当铺、钱庄、教坊等等,应有尽有,街上还有一些商贩兜售小工艺品之类,像荆平就发现这里竟然还有用他家乡盛产的落风木树干雕刻而成的饰品。总之是琳琅满目,看的人目不暇接。街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男女老少,服饰也是大有不同,既有北地风情、也有南国妩媚,真是令人目眩神迷,好不繁华、好不气派。这就是京城留给荆平的大概印象了。
游玩了一天,荆平真是太累了,头晕目眩之下,东西南北都辨识不清,好不容易回到学馆,就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荆平赶紧带着名帖去国子监签到。心里有事,荆平也无心参观一番,只感觉气象森严。问了门口出来的学子,正好也是签到回来的,得知进门往左,转过两进偏厅就到了,人很多,很容易找。果然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地方了。只见一间阁子,旁边白帘上挂着“应试举子签到处”几个大字。厅堂里隐约可见几位先生正在忙碌。门口也有十来个学子,荆平大喜,拿着帖子就往里走去,刚到门口,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只很白的大手。
“阁下也是应试举子吧,怎么如此有辱斯文,可知先来后到之礼?”
荆平一呆,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正挡住了自己去路,粉面朱唇、剑眉朗月,竟是一位难得一见得美男子。
“兄台好俊啊!”荆平止不住的脱口而出。
“你、你……”那男子听的这话,竟脸红了一下,正合那玉面生春之象,惹得众人的目光都到了这俊秀青年身上。
这时“咳咳”两声传来,里面走出一位先生,盯了荆平与那青年一眼说道:
“年轻人,稍安勿躁,先报上名字,再等待传唤,一个一个来。”
荆平听的这话,报个名字之后就赶紧老实排队去了。过了半响,里面一个声音传来:“金州应试举子荆平进来。”
荆平赶紧掀开帘子进 韩娱相随燃文去,看见对面端坐有三人,两旁是两位三十许岁的儒生,中间一人却是一位羽扇纶巾、面如满月的中年文士。如果荆平的舅舅李捕头在此,恐怕是要大吃一惊了,原来这位文士,竟然是当日那位御空而来的神仙。
这时左首一位黑衫儒生指着中间一把椅子开口道:“金州学子荆平是吧,你把名帖给我,去那里坐下,我等有话问你。”
“拜谢三位先生,这是我的名帖。”荆平先行一礼,再送上名帖,最后低着头坐在椅子上等待。
那黑衫儒生看过名帖,确认无误,在一张红纸上不知在写些什么。又过了一会儿,那黑衫儒生说道:“已经确认无误了,我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