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自古战争不断,烽火不息。
大明建国以来,内部虽较为安定,边境却一直不断遭到外敌的侵扰。
战火一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尸骨遍野,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
自从也先统一了蒙古后,两国边境关系更趋恶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宣府城,是大明国的一座重要城池,位于蒙汉交界,乃咽喉要塞,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它受到外敌的侵犯更加频
繁,然而它依旧屹立不倒,反而一派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当得是乱世中的桃园了。
宣府总兵公孙威,年逾四十,为当世不可多得的名将,生得威猛超俗,能征惯战,威名素著,他曾多次击退入侵的敌人
,因此倍受人们的拥戴和爱护。
他出身贫寒,深切体会人们的疾苦,他要求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军以民为本,作为一方将领,他一
向善待老百姓,并严令属下不得扰民,否则必严惩不待,即便是他的亲儿子也不可例外——
话说公孙威有两子,大儿子叫公孙悔,自小娇生惯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
公孙威忙于公务,疏忽了对儿子的管教,公孙悔已被其母刘氏所宠坏,他若要天上的星星,她可绝不敢给他地上的猩猩
,对他可谓千依百顺。
但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吃饱了,喝足了,闲来无事,常常偷偷溜到外面胡作非为,欺压老百姓。
他是子假父威,被压迫者,看在其父精忠为国,全心为民的份上,却是愚昧,宽恕了他,事情不了了之nAd1(
知夫莫若妇,刘氏深悉公孙威的脾性,生怕公孙威知晓儿子的恶行后,恼怒之下,父毒了也要食子,处罚起来真个铁面
无私,大义灭亲,全不念亲子之情,那可就糟了,因此她也就极力隐瞒着。
然而,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公孙悔的所作所为最后还是传到了公孙威的耳中,公孙威虽然恼火,然念其年幼,尚无大恶,相信顽子尚可教也,也就
不怎么深究,依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务上。
熟知,大恶从小恶起,恶不积,不足为恶,他虽取名叫公孙悔,却是死不知悔改的性子,以为有母亲撑腰,父亲不敢把
他真的怎样,于是故旧我行我素,劣行不但不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常言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这话大有道理,终有一次,不知他发的那一门子神经,年纪轻轻的,毛都没长齐,竟敢当街调戏人家大闺女。
那姑娘的情郎是饱读诗书的穷秀才,虽手无缚鸡之力,打是打不过的,但他有的是一张利嘴,秀才动口不动手,急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