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爷爷任八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三个师。林彪是第一一五师师长。到华北前线不到半年,他就受伤休养,直到八年抗战胜利,他都没有到过华北前线。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爷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林彪为第四野战军司令员,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到了1959年,林彪竟然信口雌黄,诬蔑爷爷没“当过一天总司令”,是他得了历史健忘症,还是别有用心呢?作为一位党中央副主席、共和国元帅和即将取代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在全军如此规模的大会上,竟然可以如此放肆地颠倒历史,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党的悲哀,人民军队的悲哀。爷爷的人品,在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中是有口皆碑的,十元帅中的其他八位元帅,对爷爷也是一向敬重和爱戴的,唯独林彪,他感情上疏远爷爷,蓄意攻击爷爷,这不仅由于他怀有野心、看风使舵,也是发泄他对爷爷的历史积怨。凡与爷爷共过事的老同志都说,爷爷一辈子没有整过人,他没有私敌。那么,林彪和爷爷有什么积怨呢?早在1927年10月,爷爷率南昌起义军第二十五团等部留守三河坝,掩护周恩来、叶挺、贺龙率领的起义军主力向潮汕进军,在三河坝与敌激战三天后撤出时,得知起义军二万多人已在潮汕地区溃散。爷爷在这危难关头毅然担起保存南昌起义火种的重任,率起义军余部仅两千多人沿赣粤边境向湘南转移。当时环境十分险恶,敌人重兵追歼,反动民团袭击。部队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好多人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动摇了,逃跑了,部队最后只剩下七八百人,师团级干部只剩下陈毅一人。粟裕大将在《战争回忆录》中说:当时黄埔军官学校出身的一些军官,其中包括七十三团的七连长林彪,来找陈毅同志,表示要离开队伍,另寻生路。他们说:“我们是搞过队伍的,现在队伍不行了,碰不得,一碰就垮了。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陈毅告诫他们:你们要走把枪留下,拖枪逃跑最可耻!朱老总和陈毅在赣南大余县天心圩召开全体军人大会,首先宣布,今后这支队伍就由他和陈毅领导,他大义凛然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朱老总要大家把中国革命的前途看明白,他预言:“黑暗是暂时的,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但是,就在大多数同志革命的信心加强的时候,动摇已久的林彪还是开了小差。当部队离开大余县城的那天,他伙同几个动摇分子脱离部队,向梅关方向跑去。只是因为地主挨户团在关口上把守的紧,碰到形迹可疑的人,轻则搜取财物痛打一顿,重则抓起来杀头,林彪感到走投无路,才又被迫于当夜返回部队。四十四年后的“九一三”事变,林彪在叛逃中自我爆炸。陈毅同志回忆指出:“南昌暴动,上井冈山,林彪起过什么作用?他根本是个逃跑分子”。也就是从那时起,爷爷对这个逃跑了一天又归队的年轻军官有了印象。凭这个印象,在1928年上井冈山后,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牺牲了,在研究谁接任团长时,爷爷没有支持林彪当团长。但林彪还是当了团长,不知他怎么知道了爷爷的态度,从此对爷爷开始心怀不满。还有一件事,是1929年2月,爷爷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游击,在寻乌县项山的圳下村发生的。粟裕回忆说:凌晨,我们在项山受到刘士毅部的突然袭击。那次第二十八团担任后卫,林彪当时任第二十八团团长,他拉起队伍就走,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和军直属机关被抛在后面,只有一个后卫营掩护,情况十分紧急,毛泽东同志带着机关撤出来了,朱德同志却被打散了,身边仅有五名冲锋枪手跟随。敌人看到有拿冲锋枪的认定有大官在里面,追的很凶,越追越近。朱德同志心生一计,几个人分作两路跑,自己带一个警卫员,终于摆脱险境。这时,我们连到达了一个叫圣公堂的地方,听说军长失散了,我们万分着急,觉得像塌了天似的,情绪很低沉、恐慌。因为军长威信很高,训练、生活、打仗又总是和我们在一起,大家对他有很深的感情。下午四点半朱军长回来了,此时部队一片欢腾,高兴得不得了,士气高起来了。但不幸的是军长的爱人伍若兰同志却被敌人抓了去,惨遭杀害,我们看到朱军长把伍若兰同志为他做的一双鞋子一直带着,很受感动。林彪这次不顾大局使红四军军部机关陷于极危险的境地,事后,受到了爷爷的严厉批评,林彪因此对爷爷更为不满。据当时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的傅柏翠回忆说:林彪由于受到了处分而对朱德军长不满,便向毛泽东党代表写了一封攻击朱军长的信,说朱军长好讲大话,放大炮,拉拢下层,游击习气等。我记得此信在红四军七大召开前曾经发给官兵讨论过。尽管林彪在下面暗中煽动,但红四军广大官兵是拥护、热爱、信赖朱军长的。林彪在白沙一次支队长以上干部会议上,公然说:“朱军长给了我记过处分,这点我不在乎,就是这个月扣了我两块钱饷,弄得我没钱抽烟,逼得我好苦。”可见,林彪对挨过爷爷的批评和处分是耿耿于怀的。三十年后,他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  [返回目录]  
0 0